儒家提倡仁义礼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021-03-05 13:38:07 字数 5331 阅读 4543

1楼:李家思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

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

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

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悌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2楼:匿名用户

志於道据於德

依於仁游於艺

.道者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之道

道德仁艺有所不行

必也讲礼也

儒家思想中,礼与仁,义的关系是怎样的

3楼:匿名用户

俗云:孔曰bai成仁,孟曰取义du。“仁”为孔子zhi的核心主张,意为以dao仁爱之心和谐内社会人际关系;“容义”出自孟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仁的比喻,是孟子对孔子“仁”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而礼即周礼,即“贵贱有序”,由孔子主张,符合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义”则是孟子提倡的行王道,施仁政,符合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儒家思想中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4楼:唯爱唐七

儒家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是:仁最为重要,是核心思想。“仁”是“礼”的内在精神,不仁则谈不上真正有礼。礼是道德规范中重要内容,是仁的有益补充表现形式。

儒家释“礼”多在四书。是要让人们认清自己和周围人、事、物的相互关系.狭义的礼更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礼,古字作“礼”,本意是拿个祭祀的器皿“豆”来祭那个至高上无所不能的“上天”的。它的潜台词就是对人对事要有真正的谦卑心,则在外表上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恭敬。

《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这个解释是从四书来的,也符合“礼”字的本意。

至于“仁”字,是礼的作用,也就是《说文》解释的:亲也。对人对事都是发自内心的恭敬,相互间的关系能不“亲”吗?能不令人感到有“仁者爱人”的行为吗?

所以,礼和仁的关系是:礼是本质,仁是作用。

拓展资料: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

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 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

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5楼:刚荣

儒家学说中的“礼”和“仁

”分别具有两种含义。

“仁”首先是指“爱人”,子曰“仁者爱人”,仁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它根源于家庭内部的血亲关系因此强调血缘纽带,强调亲亲、孝悌,故“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的第二个含义是从个体的角度讲,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如果从社会角度来讲,仁则代表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国”,是人类崇高的社会境界,“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礼”首先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个体立身的基石,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其次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儒家强调礼治而不是法治,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关于礼和仁的关系,简单一点说就是,“礼”是“仁”的表现形式,如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不仁则谈不上真正有礼,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个人的道德完善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前提,而社会的政治成功,则是道德完善的结果;政治统治的权力基础,不是经济上的富裕或军事上的强盛,而是老百姓的精神信念;治国安邦的根本途径,在于统治者把自己本性中的道德天良弘扬出来,发扬光大,引导和教化老百姓弃恶从善,提高精神境界,最终实现“无讼而治”的社会理想。

在儒家思想中,伦理道德被看作是人的本质,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就是实现伦理道德,即按照“礼”的规范修身养性,以达到“仁”的境界。个人的道德修养、家庭的伦常关系、国家的政治统治被置于同坐标系中,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公式。

6楼:匿名用户

礼是周公创办的,但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希望恢复礼乐,便为礼添加了仁的内涵,其实在孔子思想中,礼可以认为是包含了仁的,没有仁的礼不可被认为是礼,如果把两者分开来谈,那么仁是礼的基础,礼可以认为是践行仁的途径。当然,我说的都是孔子思想中的,并不能完全认为是儒家思想中的,孟子思想还算接近,但比如到后面研究儒学的,如朱熹等人,思想就和一开始相差得比较远了

7楼:蝶在弦上舞

“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仁”的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两者关系:

仁,是一种道德规范,具有内在性。受制于礼,两者相辅相成。

礼,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具有外在性。

拓展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3]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及其再传**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孔子的仁是以什么基础来论述的

1楼 莱克攸 仁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 仁 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 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 仁 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 弟 悌 忠 恕 礼 知 勇 恭 宽 信 敏 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

反规划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促使人们重新审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反规划 这种哲学观是后现代主义在规划界具体的表象,它是对理性规划模式颠覆和变异,是将规划理论中的复杂性重新定义的表述。有一个值得推崇的观点是,城市被看作一个动力系统,城市各个系统处于混沌的状态,而且是在秩序支配下的复杂状态...

电路理论基础中的“G”是什么意思

1楼 伊尚 电阻r的倒数,电导。 1 对于某一种导体允许电流通过它的容易性的量度 电阻的倒数 欧姆是测量电阻的单位 它就是欧姆的倒数表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符号是g。 2 全电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源的外部电路,它是由用电器和导线连成的,叫外电路。另一部分是电源的内部电路,有电池内的溶液或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