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第三课《我的第一本书》的背景

2021-03-05 11:30:32 字数 3065 阅读 1875

1楼:匿名用户

研讨与练习说明

一、给同学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下面的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设置本题是希望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本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二、联系全文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设置本题是希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评,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这也许是他们觉得上学有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

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中国,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三、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

设置本题是希望学生阅读课文有所感,有所悟,能调动、激活生活体验,联想和想像,并通过写作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

1、文章开头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很有特点,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本文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2、在第1段里作者写道:“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指什么?

“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指无论当时学习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处境何等窘迫,只要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感受父子之情,同学之情,那么什么困苦都会忘却。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3、整篇文章通过“我的第一本书”的故事写出了“我”的什么独特感受?

首先是父子之情。其次是同学、朋友之情。最后是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4、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激之情。

5、“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6、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7、“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8、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书让父亲装订完整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了。“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了(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时髦的话概括一下:“知识改变命运。

”但是,谁能给“他”以知识呢?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了。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的小伙伴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和人生。

9、父亲听完“我”的解释,为什么只是“深深叹着气”,而且还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父亲从儿子分给元贞半本书的行为中看到了儿子善良的本性,同时又为世道艰难,孩子们上学都这么不容易而感慨长叹;不过,同样都是只有半本书,元贞却考了第一,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向他学习,所以才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2楼:兰梦馨玉

本文通过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反映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

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这些都是作者在那个特定年代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有着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这也是这篇文章能打动人的地方。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通过“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前呼后应,感情真挚。

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也让我们受益无穷。作者在叙述自己的考试名次以及“弄不成”一些事件时,语言风趣、幽默,寓有情趣,让人忍俊不禁。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课《蜡烛》

1楼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同时,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俱,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因此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书第一课的近义词,反义词有哪些

1楼 313倾国倾城 1课《燕子》 近义词 聚拢 聚集 生机 生气 俊俏 俏丽 鲜艳 艳丽 增添 增加 偶尔 有时 偶尔 偶然 仿佛 好像 光彩夺目 五彩缤纷反义词 聚拢 分散 活泼 呆板 俊俏 丑陋 乌黑 雪白 轻快 沉重 2楼 甫祺泰嘉 《文言文两则 》近义词 辩论 争论 凉爽 凉快 阴冷 阴凉...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书第一课中的近义词、反义词有哪些

1楼 蜡笔萌萌新 近义词 聚拢 聚集 生机 生气 俊俏 俏丽 鲜艳 艳丽 增添 增加 偶尔 有时 偶尔 偶然 仿佛 好像 光彩夺目 五彩缤纷反义词 聚拢 分散 活泼 呆板 俊俏 丑陋 乌黑 雪白 轻快 沉重 造句 1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聚拢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像满天繁星,令人眼花缭乱。 2 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