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暖暖炊烟袅袅
1、介词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2、连词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3、动词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4、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2楼:匿名用户
(yú,yù,yǔ,)yǔ
①《动》给予。《鸿门宴》:“则~一生彘肩。”
②《动》结交;交好。《六国论》:“~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名》朋友;同类者。《原毁》:“其应者,必其人之~也。”
④《动》通“举”。整个;都。《涉江》:“~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⑤《连》和。《愚公移山》:“吾~汝毕力平险。”
⑥《介》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归?”
⑦《介》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柳毅传》:“洞庭之~京邑,不足为异。”
⑧《介》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裹头。”
yù①《动》赞同。《中山狼传》:“固君子之所不~也。”
②《动》参与;参加。《肴之战》:“蹇叔之子~师。”
yú《助》表示疑问、反诘或感叹,相当于“吗”、“吧”、“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齐桓晋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闻~?” br> 【与国】友好的国家。
【与手】施毒手杀之。
3楼:q柒柒
与:给如
与朱元思书 译为 给朱元思的信
初中的文言文中“殆”的全部意思和句子
4楼:匿名用户
殆 dài
形容词义:
1、形声字。从歹(è)台声。本义:危险。
殆,危也。——《说文》
民今方殆,视民梦梦——《诗经·小雅·正月》
亦曰殆哉。——《书·秦誓》。传:“危殆。”
晋有三不殆。——《左传·昭公四年》。注:“危也。”
兵殆于垂沙。——《荀子·议兵》。注:“谓危亡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韩非子·三守》
备危恐殆,急置太子,祸乃无从起。——《韩非子·扬权》
此二者,殆物也。——《韩非子·忠孝》
2、困乏;疲惫。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向注:“疲困之谓也。”
日将暮,步履颇殆,休于路侧。——《聊斋志异》
3、假借为“怠”。懒惰。
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章》
受命不殆。——《诗·商颂·玄鸟》
滋敝邑休殆。——《左传·昭公五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下》
副词义:
1、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
殆于不可。——《孟子》
沛公殆天授。——《史记·留侯世家》
殆有神护者。——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游历殆遍。——宋·沈括《梦溪笔谈》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表示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此殆空言,非至计也。——《汉书·赵充国传》。颜师古注:“殆,仅也。”
3、表示肯定,相当于“当然”、“必定”。
(彼)投吾所忌,用吾所长,是殆益敌资而遗敌胜耳,不可不察。——宋·辛弃疾《美芹十论》
4、表示时间,相当于“将”、“将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诗经·豳风·七月》
初中文言文字词“已”是停止意思的有什么句子
5楼:匿名用户
已:动词,象形字。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诗·郑风·风雨》:“鸡鸣不已。”
《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不已。”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初中文言文“借”字的解释
6楼:匿名用户
借动词义:
1、形声字。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借进:借,假也。——《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
借,假借也。——《广韵》
借无不给。——《晋书·阮裕传》
借旁近与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允修借书。——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借出:有马者,借人乘之。——《论语·卫灵公》
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说下》
2、帮助。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文天祥《念奴娇》
动词义:
1、假托;借口。
若苟有以藉口。——《左传·成公二年》
2、凭借;依靠。
借子杀之。——《墨子·公输》
其可以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韩非子·孤愤》
借天降大雨。——《广东军务记》
借寨墙为蔽。——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借征入境。——[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连词义:
1、相当于“假使”“假设”“假如”“即使”。
借第令母斩。——《史记·陈涉世家》
求:中考文言文的翻译标准是什么?是讲究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还是整个句子有点别的词好?
7楼:匿名用户
文言文的翻译要求是“信、达、雅”,即准确、通顺、有文采。对于初中生来说做到“信、达”就已经足够了,要是你能做到“雅”就更好了。文言文讲究一字一意,所以你所说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也是正确的,但是同时你也要注意将翻译好的字词按照正确的语序来组合好,变成通顺的句子。
还有,我们要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将你所学的那些特殊句式整理一下,来记住翻译特点,这样就可以了。
8楼:爽子
最好是逐字翻译~~不过个别句子书下有完整的注释,那就按书下的写~~如果没有,就逐字或词翻译~~有时还要用上“加调删补”
9楼:匿名用户
一般句子通顺一分,重点字词一个一分,句式也要注意,被动、倒装、省略等灵活翻译,地名、人名通常可以不译,(即按原句写)其实中考的文言文一般不难,要求也不会太高。平时多注意掌握常见实词、虚词、句式以及语句的表达。
文言文中常见字词的各种解释,初中文言文常见词语、字解释
1楼 匿名用户 1 而 一 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并且 或 而且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初中文言文中故的解释以及例子,让在文言文中的解释结合例子
1楼 稀糊糊 故 《名》事故 变故。《孟子 滕文公》 今也不幸至于大故。 《报刘一丈书》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名》缘故 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形》旧 旧的 原来的。《墨池记》 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副》旧时 从前。《项脊轩志》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
文言文句子中“爱”的解释,文言文中有关 爱 的句子和实词解释
1楼 匿名用户 1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怜爱2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重爱 重视 3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 对人有爱心 4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 喜爱,崇拜 5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