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两点观

2021-03-04 14:05:37 字数 3487 阅读 2256

1楼:广汉王

这两个分别要从普遍和特殊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个高尚的情操,能做到这个的人自然是很有德行的,但是世上之人能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就是特殊性。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普遍性,绝大部分人都是遵循这个逻辑、规律的。

这两句话不矛盾。

2楼:移行换影

普遍而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环境对人会产生影响。但是,特殊的情况,一个人品性高洁,洁身自爱,也可以避免环境的不良影响,这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

如何看待出淤泥而不染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楼:古人为什么玩玉

这二句都是用于比喻内人的比喻词句,描绘人的精神容和行为状态。放在一起好象有矛盾,前者描述的是不易受感染,后者描述的是易受感染。但是,古人的比喻还有分寸,恰到好处的。

现实,我只仔细思考,就会体验到,凡是有生命力的动物也好,植物也好,是很难改变它的本色,如鸭和鸡,为了不与邻居相混,想尽千方百计涂色,但过一段时间,鸡鸭是什么样子还什么样子,涂上的颜色消失。相反要是没有生命迹象的物品,改色就很容易见效。所以这二者并无矛盾:

有鲜活生命、有灵魂精神的,还是出淤泥而不染,无生命迹象、没有灵魂精神的,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两种观点你怎样看待

4楼:空谷盘

【出淤泥而不染】这类人有定力、有理智、有毅力、有自我。不易受到外界干扰,执着而有韧性。这种人不光是“出淤泥而不染”,而是“出任何泥都不染”,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我行我素,只听自己的,独树一帜。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表现形态。在什么样的环境受什么样的影响,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受什么样的人影响。这类人一般具有水性意识心理,随性较强,“跟着感觉走”,能比较快地适应环境。

上述两种观点,两列阵容里的人,各有利弊,各有其不同的生存理念和人生态度。

5楼:包艳戢珧

出淤泥而不染,这就要看个人的意志了,如果是正直的人,就会不理会世俗的眼光,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是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近朱者赤固然好,但近墨者黑就是那种同流合污的没主见的人

6楼:匿名用户

这两个都是强调环境和个人的关系。前一种侧重于自身品格和修养的作用,后一种偏向于环境对人的影响,都是对的。人总是会被环境影响,但是当你自身品行高洁性情高尚信念坚定时,周遭的恶劣环境就只是让你走向更高的磨砺。

当你意志不定,则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7楼:嬴阎鼎

外界作用与自身反应的斗争结果,我们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然后是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当然在自己不熟悉和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提高更快。。。但我们不一定有这种抵抗力

8楼:离殇之念

近墨者未必黑,当看近者如何。

如何看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两种观点

9楼:锦娟锦上添花

出淤泥不染易,濯清涟不妖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就让墨者近朱吧!

短文爱莲说 赞扬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有人却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这些观点,你怎样看待?

10楼:岭尽

出淤泥而不染说的是一些有着高尚品格的人,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是符合普遍民众的现况,与其所在坏境有着重要关系。

11楼:匿名用户

我个人认为莲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是它特别的品质,所有的花并不是都像莲花般,拥有这样的品质,所以才存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相对广泛的现象.反过来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最重要的是个人修养及操守,对事物的把持.周围,外在的环境会对个人有影响,但不是绝对影响.个人的态度才是核心. 在看待这两个观点应该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孤立地说谁是谁非.

12楼:匿名用户

出淤泥而不染,这就要看个人的意志了,如果是正直的人,就会不理会世俗的眼光,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是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近朱者赤固然好,但近墨者黑就是那种同流合污的没主见的人了。

13楼:匿名用户

近墨者黑就是那种同流合污的没主见的人了。

14楼:匿名用户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也有不同的选择!

15楼:匿名用户

所以才可贵!!!!!!!!!!!

出淤泥而不染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两种观点怎样看待

16楼:空谷盘

【出淤泥而不染】这类人有定力、有理智、有毅力、有自我。不易受到外界干扰,执着而有韧性。这种人不光是“出淤泥而不染”,而是“出任何泥都不染”,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我行我素,只听自己的,独树一帜。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表现形态。在什么样的环境受什么样的影响,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受什么样的人影响。这类人一般具有水性意识心理,随性较强,“跟着感觉走”,能比较快地适应环境。

上述两种观点,两列阵容里的人,各有利弊,各有其不同的生存理念和人生态度。

孔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那种观点?谈谈 20

17楼:匿名用户

前者是人的交往中,真正的接触,思想的影响;后者是植物的生长,用来打比方的。

18楼:匿名用户

凡事都有双面性,不能极端,要保持中立。

19楼:匿名用户

笫一种,更适兮正常人

20楼:匿名用户

孔子的 后者是少数

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一种

21楼:匿名用户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

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22楼:匿名用户

对于一般人来说都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于自己的观点 原则 目标坚定的人 这些人 就算“近朱”了也都会 出淤泥而不染的 我比较容易接受周敦颐《爱莲说》,他的观点是指部分。而孟子的 却包含了所有 相当于“凡是”。

23楼:匿名用户

孟子说的是普通人,周说的是圣贤,我是普通人。当然同意孟子

24楼:匿名用户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

1楼 匿名用户 这两个看法不相互矛盾 出淤泥而不染,这就要看个人的意志了,如果是正直的人,就会不理会世俗的眼光,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是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近朱者赤固然好,但近墨者黑就是那种同流合污的没主见的人前面那段话是指这人心地纯洁,心不受旁焉的骚扰 而后面则是,墙头...

出淤泥而不染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两种观点怎样看待

1楼 空谷盘 出淤泥而不染 这类人有定力 有理智 有毅力 有自我。不易受到外界干扰,执着而有韧性。这种人不光是 出淤泥而不染 ,而是 出任何泥都不染 ,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我行我素,只听自己的,独树一帜。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表现形态。在什么样的环境受什么样的影响,和什么样的...

翻译下列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

1楼 唯念一萌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有好事的人用船载驴进入了 那个地方 。 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英语翻译 2楼 大大壮 你可以使用字典进行翻译,非常快捷。 3楼 匿名用户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