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制屯田制占田制实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1-03-04 11:38:12 字数 4635 阅读 3798

1楼:此生不换at爱幂

相同地方:都是古代中国土地分配制度,都产生于社会动荡时期,均田和屯田都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占田加剧了土地兼并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屯田制最大功劳就是使经济发展,人民不在挨饿,而北方民族也因此更加团结了.

屯田制和以前的田制最大的不同就是军队的加入,这使规模更大,农民负担减少,军民关系也变得融洽了。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西汉前元十一年(前 169),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汉武帝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但当时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边陲,主要方式为军屯,且规模不大。东汉末年,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建安元年(196),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其实是被迫而来的。

据说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缓解了社会矛盾。“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

民屯每 50 人为 1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军屯以士兵屯日,60 人为1 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

但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分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三国时期,吴、蜀也都实行过屯田,只是规模和成就都不及曹魏。曹魏后期,屯田剥削量日益加重,分配比例竟达官 8 民 2 的程度,引起了屯田民的逃亡和反抗。

屯田土地又不断被门阀豪族所侵占,于是屯田制逐渐破坏了。咸熙元年(264)**宣布废除民屯。兵屯虽然继续存在,但作用已经不大了。

占田制与课田制为西晋并行的两种土地制度。太康元年(西元二八○年)平吴後,制户调之式,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即一夫一妇得占田一百亩。所谓「占」,即汉时习称的「自占」或「占著」,有办理登记之意,土地办理登记後表示占有便用权。

占田令对於人民占有土地亩数,设定一限额,因此,占田制的作用就是限民占田。不过实际上,占田制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法阻止土地集中的发展,相反的,使大土地所有者,获得法律上的保障。因为法令对於占田逾制的豪族没有处置的办法,表示默认其既得利益,而且式令中对官僚占田,另有明白的规定,依照官位的高卑占田:

一品官占田五十顷,二品官四十五顷,依次递减,每差一品减五顷,至九品官犹得占田十顷,就是最小品官,也可由得比一夫一妇所占多十倍的土地。晋朝的世族门阀在九品官人法的荫庇下,均有入仕做官的机会。占田法中依官品占田的规定,使官僚家族能够合法的占有相当可观的土地。

当时既然尚未出现土地还授的办法,已占的土地可以遗传子孙,因此官僚贵族都累积广大的田产,世族大姓的经济由此得到合法的基础。(刘显叔)

均田制,国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在经历了长期的纷乱和战争后,**掌握了大量的无主荒地,大批农民又离开土地流亡四方的情况下,国家为了吸引劳动力回到土地上,增加**财政收入,也为了抑制豪强对土地的兼并而推行的.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月,北魏推行均田制。

均田制是北魏政权在奴隶制残余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补充形式。同时,均田制使游离的劳动力重新和士地结合起来,扩大了自耕农的数量和**的纳税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唐朝后期国有土地减少,均田瓦解

屯田制与占田制的区别 首先占田制并不是像屯田制那样由官府授田,强迫农民在土地上耕作,更不是将地主的田地授与农民,而是在屯田制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农民自己占垦荒地。

其次占田制农民与屯田制下农民相比,占田制下农民的负担显然有所减轻,农民人身更自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最后两者实行的背景不同,屯田制是在战争时期实施的,而占田制是在西晋统一全国后实行的。

什么是屯田制 屯田制最早并不是曹操发明的,汉后历代**就实行了屯田制.最早应该是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由于连年的战争,汉初期为了恢复生产,稳定国家,就大力进行农业的生产,而屯田在当时就有了一定的规模.

当曹操推广屯田制的时候,田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屯田制的产生一方面是曹操迫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所做出的改革,另一方面也是他想一统天下,要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所至.就这样屯田制就在魏发展起来了.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商屯亦称盐屯,明盐商为了便于在边境地区纳粮换盐而办的屯垦.

这是在明朝了,而民屯和军屯就是所说的屯田.而屯田制就是以屯田为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制度,由曹操建立.

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曹操在许下屯田.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曹操为了更好的屯田,就推广屯田制,为此还设置了“屯田都尉”这一官职,进行行政的专人管

理.《三国志.魏志.

梁习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习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与道次耕种菽粟,以给人牛之费”.可见这一官职设立所需了.

而屯田的农民也有的新的称呼,当时曹操所募的农民,称为客,亦称屯田客,这里也有一段文字介绍:“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当计牛输谷...如抵议,于官便,于客不便.....

”.语出《三国志.魏书.

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当曹操设立专人管理,屯田就大大发展了,屯田制也就建立并向前发展着.

当提及为什么魏可以统一天下的时候,有一个原因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曹操的经济改革,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屯田制的实行.这不仅使魏的粮食得到了积累,社会生产力也大步的发展了,使魏的经济走在其他各国的前头.正是这种物质和经济的双重保障,为后来魏一统天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屯田制最大功劳就是使经济发展,人民不在挨饿,而北方民族也因此更加团结了.屯田制和以前的田制最大的不同就是军队的加入,这使规模更大,农民负担减少,军民关系也变得融洽了.当田够是国家的,即官田,这使农民利益并没有真正得到保障,这是封建社会必然的.

北魏均田制的与西晋占田制的比较

占田制-- 也就是国家把国有土地,按一定比例分给农民。按一定比例分给各级官吏。以 稳定流民,增加户籍,增加户税,增加财政收入。

它和均田制 除了在分配 土地的多少,比例问题外,有区别和联系的.

占田制曹魏推行的大规模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渐遭到破坏。到264年,魏元帝下诏罢屯田官,将典农官分别改为太守、令长。次年,晋武帝又重申前令,民屯制度正式废除。

民屯废止以后,贵族、官僚争相侵占田地,隐匿户口。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荒废,国库空虚,百姓穷困。

针对这种情况,灭吴以后,西晋采取两项重大措施:罢州郡兵以归农;颁布占田制。 占田制包括下列内容:

其一,户调式:凡是丁男(男、女16岁以上至60岁为正丁)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男女15岁以下至13,61岁以上至65为次丁)立户的,纳半数。边郡民户的户调,纳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更远的纳三分之一。

其二,农民的占田和课田: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是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与的地数额。

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丁女有二十亩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其三,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

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均田制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也无从征调。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实行均田制,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到唐建中元年(780年)始废弛。均田制是由代北实行的计口授田演变而来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按照规定,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至于不宜蚕桑的地区,则改受麻田,当中男子十亩,妇人五亩。

二、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

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他们可得壮牛一头,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

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均田制实施初意为按口授田,平均地权,但由于地主拥有大量私属奴婢,加上他们又多隐瞒土地,以致所分的田土超过了法令所限,分到农民手中的土地达不到应受的额。但均田制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规定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规定不准买卖,这些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族兼并土地。国家公开授田,可以招徕流民和豪强大族控制下的依附农民,有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自耕农增多,户口滋殖,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

2楼:风巽

为了维护当时的统治基础

占田制与均田制 有什么的区别与联系

3楼:匿名用户

占田制是西晋时**并不是将土地授给农民,而是承认占有土地的限额,并将其合法性。曹魏时**强迫农民扩大耕种面积,但是农民对土地并没有使用权,使得农民的积极性降低。西晋的占田制使得农民对自己开垦的,以前种的有使用权,这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均田制是当时北魏**已经有很多无主荒地,它将这些地分给农民。

除此之外,均田制还分给奴婢土地

除了规定数目不同外,这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幅度调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M调制的基本原理

1楼 莱特信息科技 幅度调制是由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幅度,使之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在波形上,幅度已调信号的幅度随基带信号的规律而呈正比地变化 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完全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内的简单搬移。 am调制的基本原理 2楼 醉意撩人殇 am调制的基本原理 使载波的振幅按照所需传送信...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原因即为什么不推翻

1楼 匿名用户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起源于1688年的 光荣革命 ,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相妥协的结果。英王作为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规定的某些权力,比如授予某人勋章以及爵士称号 是国家最高元首的象征等等。但是英国国王权力的行使要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并受到内阁的限制。 虽然英王有否决某项议案的权力,但是...

后代制成日晷的原理是什么,日晷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1楼 北京创典文化 殷商时用表测日影的旁证还有甲骨文中表示一天之内不同时刻的字。这些字都同 日 字有关,如朝 暮 旦 明 昃 中日 昏等,其中 中日 与 昃 更是明确表示日影的正和斜,是看日影所得出的结论。这一点同时也说明了表的一个用途,即利用表影方位的变化确定一天内的时间,这便是后代制成日晷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