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戚广利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体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它包含着以下内容:其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当今所有的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唯独把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呢?抽象的生产力并没有阶级性,但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都是具体的,从来没有脱离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而单独存在的生产力。我们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统一怕生产力,是同我们党的纲领相联系的生产力。
其二,发展生产力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前途和命运的决定因素。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才能在国际之间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其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中国历史和现状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
其四,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讲全。中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建立新中国发展了生产力;但现在现存体制的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这样就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讲全了。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是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属性。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说,***同志提出既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这就使我们在不损害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采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供了保证。从分配制度方面说,***同志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同时又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共同富裕”,最能从目的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高水平发展的生产力与基本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高水平发展的生产,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
但有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共同富裕”,还要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保证,社会成员可能有先富后富之别,但不至于使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得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提倡先富帮后富,最终使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年提高,达到共同富裕。
二、如何理解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总的看,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那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如何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呢?首先需要我们加深对公平正义内涵的认识。
公平正义属于人们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不同的历史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正义观,不同的阶级、阶层和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对公平正义的认识也必然不尽相同。因此,如果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就难以正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笔者认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加以认识,公平正义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公平正义可称为程序公平正义,它与法的普遍性原则相联系,要求对所有人平等地执行法律和制度,赋予人们程序上的公平;第二个层面的公平正义可称为结果公平正义,它以追求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福祉为目的,强调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的人予以不同的对待,赋予人们结果上的公平。
目前,我们党对公平正义的这两个层面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鲜明地指出: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这就是强调法的普遍性原则,其所蕴涵的就是第一层面的程序公平正义观。同时,**也指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这些要求,正是为了从结果上更好地维护和争取公平正义,从而从公平正义的两个层面上都更有针对性地去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作努力。
(二)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庄严宣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999年,“依法治国”方略还被写进了宪法。这些努力表明,我们党已经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要建立公平正义,就必须高扬民主与法制的旗帜,努力缔造一个机会均等、依法办事的新的社会环境。
沿着这个正确方向前进,目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争取实现公平正义,就必须认真分析诚信缺失、腐败现象等种种问题的产生原因,从中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可以发现,当前多数社会矛盾,尤其是有所扩大的贫富差距,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上的确存在着市场失序、权钱交易、***结等问题而造成的。所以,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的不公平不正义现象,其根源主要在于起点上、机会上和程序上的不公平。
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大力倡导程序公平正义,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是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实基础的要求。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有程序的公平正义是不够的。因为尽管程序公平正义为人们提供了起点上的公平以及程序上的公平,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在禀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起点上的公平总是会随着竞争的不断而演变为结果上的不公平。所以,我们还需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在结果上实现公平正义。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情况看,如不考虑个体的如机遇、禀赋等条件,不同人群可能由于自身综合条件的差别,而不断拉大收入等方面的差距。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的规模,但是由于社会成员在能力上的差异,也由于市场规则难免存在诸多不严密和不尽合理的地方,还由于中国特定时期的经济梯度发展的战略安排,我国社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贫富悬殊等结果不公平现象。这些结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是十分有害的,它提醒人们应当更加重视结果上的公平正义,努力将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贫富悬殊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实现结果上的相对公平。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比程序公平正义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据此,我们应当更有力地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也应当进一步加大向中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援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当更有力地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劳动保护,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应当进一步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实现公平;应当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彻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唯有如此,公平正义才能更好地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四)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程序公平正义与结果公平正义的问题往往会交织在一起,从而给人们的认识和行动增添了许多困难。这就明显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正确区分和看待公平正义的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认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事实上,公平正义的两个层面并不是彼此割裂与相互矛盾的,它们之间本来就是辩证统一的。没有程序公平正义的坚实支撑,结果公平正义就可能沦为无原则的妥协,从而走回到大锅饭的老路。而没有结果公平正义的保证作用,程序公平正义也有可能蜕变为弱肉强食的通行证,从而加剧社会的对立与矛盾。
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程序公平正义,努力培育契约精神、程序精神与法治精神,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一个坚实的法治基石。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把实现结果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任务,发扬助贫扶弱的优良传统,以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福祉为己任,大力倡导结果公平正义,积极协调人民群众和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从根本上缓解社会矛盾,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总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程序公平正义与结果公平正义的辩证统一。如果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做一场友谊赛跑,而公平正义是不可或缺的裁判的话,那么程序公平正义就是起跑线上的裁判,它掌管着比赛起点的公平正义;而结果公平正义则是终点线上的裁判,他掌管着比赛结果的公平正义。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创造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2楼:宛如小妹
本质是 劳动人民共同致富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3楼:常识客栈店小二
公务员常识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4楼:贞观之风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是因为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要使这种富裕成为“共同富裕”。
5楼:赛跃蔚琬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否定批判与肯定诠释
1、否定批判: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进行思考,先后归纳了十个不是社会主义,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是社会主义、照搬外国经验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2、肯定诠释:***一改以往习惯从基本标志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路径,采用了新的功能揭示路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关系,解放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互为条件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后者是最终目标与实现方式。
3、***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过程
80年:“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84年: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87年:“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发展生产力”
。91年:“我们搞改革开放,……没有丢马克思,……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
92年初南方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编辑本段***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表现在:
(1)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理论成果
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2)这一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3)突破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4)这一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
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
的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怎样提出的
1楼 山东华力机电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是随着改革的起步 和深化而逐 步进行的。要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需要对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作一考察。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但由于受 左 的思想长期干扰破坏,长期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致使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社会主...
如何理解宪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楼 匿名用户 如果宪法的规定能够得到真正的执行,那这个社会就和谐了。 2楼 山野柴胡 只有宪法公正了,才 如何发挥法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楼 手机用户 由于自然法学派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在历史上曾进行过不少次争论,人们似乎以为分析法学派是否认法有价值的问题。分析法学认为自然法学混淆了...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1楼 匿名用户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