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1-03-03 09:36:06 字数 3931 阅读 9375

1楼:光环路过

(1)目的:弘扬传统文化,活跃群众生活,打造文化品专牌。内容:举办宋文化民俗庙会、

属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

(2)辽、西夏、金。

(3)特点:人口稠密;最大的都市;买卖区与居住区分不清,商品交易时间长等。作品:《清明上河图》。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2010年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今天

2楼:唰唰唰儿

(1)目的:弘copy扬传统文化;活跃群众生bai活;打造du文化品牌。内zhi容:举办宋文化民俗dao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4分)

(2)辽、西夏、金。 (2分)

(3)特点:人口稠密;最大的都市;买卖区与居住区分不清,商品交易时间长等。(4分)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和杨传统文化的相关史实,解题时依据材料信息便可得出准确答案,目的可以依据“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跃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旅游生活”“打造年文化品牌”,内容可以依据“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

第(2)问,主要考查宋朝多民族并立的局面,依据“大宋”“定都开封”指的是北宋时期,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经过25年的宋辽战争,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北宋输绢纳银,以求得边境和平。随后,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蒙古人建立的元,相继崛起于北方。

第(3)问,主要考查北宋时期商业发展状况,依据材料“人口稠密”“中国最大的城市”“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等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提示,判断这是中共

3楼:手机用户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3)b。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确认识,依据**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等信息可以判断出中共会议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第(2)问,主要考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企业。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沿海开发城市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84年5月,中共**和***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威海、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5个沿海港口城市,而题干**中a是上海,b是南通,c是连云港,d是温州。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

4楼:末路军团

(1)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文化软实力还有待加强。

(2)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6分)

1一方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2另一方面,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0分)

1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5分)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b.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5分)

a.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以推行强权政治。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试题分析:本题第(1)问是图表材料分析题。在提取材料一的信息时,要注意几点:

一要看清图的名称,反映的是中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二要看清图中两项内容数字的对比变化,通过变化得出结论即可。第(2)问审读设问,限定知识点非常明确,就是分析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作用。

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比较简单。

点评:本题是知识限定明确的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准确提取基础知识;审设问明确问题指向和其他限定;解读材料信息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信息对接确定恰当的理论依据;答案组织要充分体现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楼:邹璇焦梦易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能源**紧张,能源短缺现象严重,部分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安全问题凸显。(3分)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能源浪费现象严重,粗放型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2分)

(2)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分)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分)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分)

4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3分)

(若考生回答出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该题是两个图表。第一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要针对不同的材料分别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的现状及我国部分能源对外依赖性较高。材料二是我国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实,要注意这些表面现象背后隐含的信息。第二问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反映的问题,是措施类题目,和第一问的答案有直接的联系,对第一问的回答显得更为重要了。

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具体回答:指导思想、宏观调控、企业的发展、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等方面具体回答,但要注意体现资源节约和提高利用率。

考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及如何发展我国经济

点评:该题表明我国资源面临严峻形势,第一问要分别回答,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要从表中的内容和数据结合小注内容进行解读,对学生解答图表题的能力有一定要求,难度适中。第二问是开放型思维题目,看似简单,其实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不仅要理解题意,准确解读问题,还要对所学知识迁移提炼,综合运用。

难度很大。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

6楼:百度用户

(1)农耕经济的发展;**商业政策的松动;政治中心的影响。(9分)(2)主要表现: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

(任答四点即可,8分)

发展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9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第(1)问可以从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看出商业发展基础、材料二“蓬勃的**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看出**的政策、材料五“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可以看出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等角度分析原因。

第(2)问利用材料中的 有效信息从城市规模、人口、商业繁荣程度、文化娱乐、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等方面归纳东 京经济生活繁荣的表现,从中总结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1楼 百度用户 分 1 本质差异 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 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 或封建社会 。 4分 2 沉沦 西方列强侵略,清王朝腐败 中国社会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分 答出其中1个要点,即可得2分 3 没有认识到前30年为后30年发展的奠基作用,过分夸大了前30年社会...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楼 楠楠2b b坊 1 从君主 过渡到君主立宪制。2分 要求 答案必须要体现变迁 即由什么制度到什么制度 2 特点 以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实现代议制民主 或者答与封建势力妥协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政治 以法治方式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2分 作用 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2分 3 理解 英国近代...

阅读下列所示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1楼 微蓝亲 1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 必须有先后秩序 注明国名 2 共同点 都宣扬人的基本权利是自由 平等 不同点 《独立宣言》强调 权力来自人民授予 或 人民主权论 《人权宣言》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或 人民制定法律 法律保护人民 。 意思相近即可 但必须分清异同层次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