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琳琳123的海角
原文:有贾人渡河而覆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人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曰:"我富人也,能救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33063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得几何 而今骤得十金犹不足乎 "渔者默然而退.
他日,贾人渡河又覆其舟,渔者在焉.或曰:“何以不救?
”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
翻译:有一个商人过河的时候船翻了,他抓住水中漂浮的水草.大声喊救命.
附近打渔的渔夫听见后划船过来救他,还划没到商人面前,商人说:"我是有钱的人,如果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可以救我吗?
"渔夫听了后把他救上来并送到岸上.商人却给渔夫十两银子.渔夫说:
"你答应给我一百两现在却给我十两.这行么?" 商人听后脸上都是怒容.
说:"像你打渔,捕鱼捕一天才能赚几个钱.现在你一下子得到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你?
"渔夫一声不吭的走了. 又一天,商人渡河船又翻了-_-||.渔夫就在落水的商人旁边.
有的人问:为什么不救他?”渔夫说:
'这是那个说给钱而给不够的人."于是将船停在那里**, 没一会,商人沉下去了.
寓意:说话要一诺千金,万不可食言,如果这么做,那么到最后害的是自己!自己也会失去信用
关于“做生意”的古诗词有哪些?
2楼:墨影之瞳
一、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
南北朝: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61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二、文侯与虞人期猎
两汉:刘向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译文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
“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
”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三、吴起守信
明代:宋濂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
”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
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
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四、贾人食言
清代:邹弢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曰:
"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或曰:"何以不就?"渔者曰:
"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
译文济阴有位商人,渡河的时候沉了船,趴在浮在水面的水草上呼救。一位渔夫驾着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划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大喊:“我是济北的大户,你能救了我,我送给你一百两银子。
” 渔夫用船把他载到岸上去以后,他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银子。渔夫问他:“我救你的时候你亲口许诺给我一百两银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合理吧?
”商人马上变了脸说:“你是个打渔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
”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过了些日子,这位商人坐船沿着吕梁河东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沉了,而那位渔夫刚好在他沉船的地方。有人见渔夫没动,便问他:
“你怎么不去救救他?”渔夫轻蔑地回答说:“这是那位答应给我百两银子却又说不算的人。
”于是,渔夫把船停在岸边,看着那位商人在水里挣扎了一阵就沉没于河水之中了。
五、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先秦:左丘明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
“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
“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鼎。
译文从前,齐国攻打鲁国,要索取鲁国的镇国之宝-岑鼎。鲁国国君悄悄地换了另外一个鼎献给齐君,并向齐君请求订立合约。齐君不相信鲁君会把真的岑鼎送来,便提出:
“如果柳季说这是真品,那么我就接受它。”鲁君只得去请求柳季。柳季说:
“您把岑鼎当作是国家的重器,而我则把信用看成立身处事的根本。眼下你想破坏臣的根本,保全您的国家,这是臣下难以办到的事。”鲁君无奈只得将岑鼎献给齐君。
扩展一、诚实。
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
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南北朝时,有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叫明山宾。他当州官时,因开仓济贫得罪朝廷,被罢除官位。
有一天,他看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去集市上卖了。可是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
二、人尽其责,诚实守信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
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
“信,则知其可”。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淳厚。
远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每个人可能都听说过:诸葛亮辅佐刘备并受托孤之重任,正如《出师表》所言:“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心为汉,七出祁山,耗尽毕生心血,留下千古美名。什么是诚信?诸葛亮就是诚信。
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也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素质。我国素有“一诺千金”之说: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图一时之快,置后生于不顾,拼命透支自己已经不多的诚信,可想而知,这种行为的后果就是沦为成克杰之流:遗臭万年!
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也流传着许多诚信的故事。这些宝贵的论述,在今天也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
失信于人,什么工作也就开展不起来。古语曰: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
也就是说最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得道多助”古人尚能如此明白,而作为我们,当代的中学生,更应该诚信做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
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诚信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就像一轮圆月,惟有与高出的皎洁相伴,才能衬托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就像一个砝码,在生命的天平上,放上他,摇摆不定的天平就会稳稳地倾向他;诚信更像是高山之水,能够在浮动的社会里,洗尽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诚。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诚信。
蚯蚓和蜗牛这则寓言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楼 半夏 我们只要自己下决心,去做并且是对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要用行动表明 2楼 好兵伊万 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还要努力的去实现,不要半途而废。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都不要管。 3楼 无忧无虑每天快 只要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说都要坚持下来 《蜗牛和蚯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叶公好龙给我们的启示,叶公好龙这则故事给人的启示录
1楼 股民 小户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叶公好龙 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的爱好它 引申为浮华不实。 2楼 桃子 做人要表里如一,不要像叶公一样 3楼 贯梓夫昂雄 我们要丢...
爱护小鸟的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1楼 鸟类是和平的象征,它们像天使一样美化着环境。 一只燕子,可以在6个月里吃掉50万只害虫 一只猫头鹰一年会吃掉1000只田鼠,而1000只田鼠一年要吃掉2吨粮食 一只灰喜鹊,可以保护1300平方米松林免遭松毛虫的侵害。人类要与鸟类和平共处,共同创造美好的环境,这不仅对鸟类,而且对人类都是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