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在文言文里要怎么说,文言文或古汉语里的“谢谢”怎么说?

2021-02-20 12:32:34 字数 5625 阅读 8030

1楼:谢秀桃

“谢”字就可以。《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就可以理解成“感谢”。

“谢”可以,文面上亦可用“感激”。如《出师表》:“由是感激”“臣不胜受恩感激”。

文言文或古汉语里的“谢谢”怎么说?

2楼:张震是

谢、拜谢

、谢承、谢荷、感激

文言文表示谢谢的词语主要有:

谢、拜谢。如 唐代-李朝威著《柳毅传》:“使前泾阳女当席拜毅以致谢。”译文:让从泾阳归来的龙女当筵向柳毅再拜致谢。

由于“谢”的本义是向人认错道歉,又引申为推辞,阅读文言文或用文言文表述时,一定要注意语境。

扩展资料

文言文翻译技巧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例如: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3楼:看完就跑真刺激

谢、拜谢、谢承、谢荷、感激。

文言文表示谢谢的词语主要有:

1、谢、拜谢。由于“谢”的本义是向人认错道歉,又引申为推辞,阅读文言文或用文言文表述时,一定要注意语境。

2、谢承。表示感谢或答谢。

3、谢荷。如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谢荷先生!”

4、感激。

4楼:可爱晶晶啊

谢、拜谢、谢承、谢荷、感激

文言文表示谢谢的词语主要有:

1、谢、拜谢。如《柳毅传》:“使前泾阳女当席拜毅以致谢。”

由于“谢”的本义是向人认错道歉,又引申为推辞,阅读文言文或用文言文表述时,一定要注意语境。

2、谢承。表示感谢或答谢。

3、谢荷。如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谢荷先生!”

4、感激。

谢谢用文言文怎么说?

5楼:破碎的沙漏的爱

文言文表示谢谢:

1、谢、拜谢。如《柳毅传》:“使前泾阳女当席拜毅以致谢。”由于“谢”的本义是向人认错道歉,又引申为推辞,阅读文言文或用文言文表述时,一定要注意语境。

2、谢承。表示感谢或答谢。

3、谢荷。如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谢荷先生!”

4、感激。

“谢”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①《动》认错;道歉。《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罪。”

②《动》推辞;拒绝。《孔雀东南飞》:“阿母~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③《动》告别;告辞。《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客就车。”

④《动》告诉;劝戒。《孔雀东南飞》:“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⑤《动》感谢;道谢。《鸿门宴》:“乃令张良留~。”

⑥《动》凋谢;死。《芙蕖》:“及花之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6楼:勾天籁友范

友者,虚也。平日谓之兄弟,遇事则匿而远之,笑哉!何者可谓友?

7楼:孛海荣覃浩

友者,虚也。平日谓之兄弟,遇事则匿而远之,哈哈哈!何者可谓友?

晕死....差不多就这样吧

8楼:匿名用户

古人书面语不单用谢字

我给你举几个例子,你看有没有你需要的:

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如此厚赠,实深惶悚,但来从远道,却之不恭,因即拜领。

9楼:伊染冰

谢或谢过、承蒙夸奖、彼此彼此、承蒙抬爱

【直接表达】

文言文表示谢谢

的词语主要有:

1、谢、拜谢。如《柳毅传》:“使前泾阳女当席拜毅以致谢。”

如:“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由于“谢”的本义是向人认错道歉,又引申为推辞,阅读文言文或用文言文表述时,一定要注意语境。

2、谢承。表示感谢或答谢。

3、谢荷。如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谢荷先生!”

4、感激。是文言文“盛感谢意”的简说。如:《宋书·庾登之传》:“ 登之与晦俱曹氏壻,名位本同,一旦为之佐,意甚不惬。到厅牋,唯云‘即日恭到’,初无感谢之言。”

5、“谢”。 《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就可以理解成“感谢”

古代人说谢谢怎么说?

10楼:河传杨颖

以下各句均是“谢谢”的意思:

1、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2、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3、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4、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5、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6、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7、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表示谢谢的方法: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

《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

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

(二)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

11楼:超觉之精

古代人说谢谢多使用谦词,如下所示:切谢或谢过、承蒙夸奖、感激不尽、铭感五内。

不同场合下古人表示谢谢的用法

1、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2、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3、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4、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扩展资料

表示谢谢的古语出处

切谢:切谢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深切感谢。

深切感谢。 鲁迅 《书信集·致邵文熔》:“前日得十六日惠书,次日干菜笋干鱼干并至,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铭感五内 (míng gǎn wǔ nèi):比喻内心非常感激。

出处:明·罗贯中《粉妆楼》第八十回:“这是万岁的龙恩,臣等铭感五内。

感激不尽: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驿官传扬都督之命,将十千钱赠为路费,又备下一辆车儿,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张氏心中感激不尽。”

12楼:霁雨若初

1、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2、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3、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4、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5、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6、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7、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8、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拓展资料:古代人表达谢谢也是礼仪的一种。

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这里的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

古代正礼:

1、稽首:跪拜,两手拱合,叩头至地并停留一段时间。用于朝臣见君主;

2、顿首:扣头触地即礼毕。用于下级见上机;

3、空手:类顿首,但俯头至手与心平,不触地。用于**对尊敬的人;

常礼:1、揖手: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用于同级;

3、答礼:颔首致意。用于对下级;

13楼:区十四

古代语言非常复杂,所说的话都是要分场合的。

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14楼:吴本龙

这厢有礼了,晚生这厢有礼了.

古代正礼都是:

1、稽首:跪拜,两手拱合,叩头至地并停留一段时间。用于朝臣见君主;

2、顿首:扣头触地即礼毕。用于下级见上机;

3、空手:类顿首,但俯头至手与心平,不触地。用于**对尊敬的人;

常礼:1、揖手: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用于同级;

3、答礼:颔首致意。用于对下级;

15楼:匿名用户

双手举高,一手掌一手拳,鞠躬道谢

谢谢用古文怎么说?

16楼:神丶雨祭丨

多谢不胜感激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希望采纳,你的支持我们的动力!

17楼:刀壤军巧绿

就是“谢”,但有时“谢”字有道歉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注意上下文。

一定能用文言文怎么说?谢谢,“一定能”用文言文怎么说?

1楼 zjc 座 白话文 一定能 文言文 必能 有时候可以用小段文言文表述词义。很多时候现代文可以表达清楚的。 2楼 文以立仁 现代汉语的 一定 ,文言文用单音节词表述,有 必 定等。 这里的 能 包括了主客观两方面的情况,文言文分别用 可 能 。如客观的 可使以其技鸣。 主观的 夏礼,吾能言之。 ...

文言文新娘婚礼感谢来宾的话,用文言文来感谢来宾参加婚礼怎么说?

1楼 zjc 座 感谢诸位亲朋好友百忙中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喜庆,我十分感动,尤其是不少长辈在场更是让我激动,你们看着我长大,今天你们又见证了我走进婚姻的殿堂,我祝福这些长辈和所有的亲朋好友,阖家欢乐,福寿绵长! 文言文 谢诸亲友 百忙中来会我之婚礼吉,甚感,尤为不少长辈在 更为情激动,你们看我长成,今...

藏文刘俊言怎么写谢谢

1楼 乐笔晓新 刘俊言 藏文书写 刘俊言 藏文书写 刘俊言 藏文书写 关于中秋节的一切 2楼 梦里心落 咏月诗 《中秋月》宋代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翻译 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