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http://hi.baidu.***/leojison/blog/item/d296aa45d365b93e869473e7.html
舌抵上腭,您抵的位置正确吗?
2楼:魅
人的上腭有两个小窝,称为“天池”,
修炼的真气会从此处外泄,需要用舌顶住。还有个功效是:一般打坐,舌一顶上腭之后,小舌自然就打开了,喉腔扩大了,呼吸就畅通了,不容易昏沉,舌顶上腭不容易昏沉,你要真正舌顶上腭,打坐一般不会昏沉,因为他呼吸空气具足,氧气具足,人昏沉的时候,就是脑血氧不足了,氧不足就发木,一发木头就昏,神经系统失去控制了。
正确的舌抵上腭是,口中发“尔”声,舌尖所抵之处就是。
舌抵上腭即柱舌,古名为“搭鹊桥”
,是内功“调身”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道家内功修炼中有重要作用。
内功修炼,重在调心。心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王”
,而“舌为心之苗”
,故舌抵上腭不仅有利于调心,而且对五脏六腑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任脉经穴,下起于会阴,上终于承浆(位于下颏唇沟的中点);督脉经穴,下起于长强而上止于龈交(位于上唇系带与齿龈连接处),舌抵上腭,可以上承督脉之龈交而下接任脉之承浆,对于沟通任督二脉气血的运行、形成“周天运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古人将舌抵上腭形象地称为”搭鹊桥”
。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把口唇轻闭、牙齿扣拢,舌尖即会自然地抵在上腭与上牙龈之间(实为龈交穴内侧),舌体宜直不宜卷,宜轻不宜重,因其上通脑髓,恐其往下泄气,用舌顶住天池穴,引真气由玄膺穴下降丹田,生有甘露,顺归气管,过十二重楼
闭口藏舌,舌顶上腭的做法,从前是要把舌尖反卷过来成90度,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
。故上腭是天池穴所在,位置在上牙床内寸许凹陷处,口念“而”字舌尖所触部位。闭天池,一是为了开玄膺(玄膺穴在巧舌之后),玄膺一开真息往来畅通无阻。
再则闭天地易生津。舌根下有生津两穴.左为金井,右为石泉。静坐往往有津液满口的现象,并感清而甜。
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并“汩汩”有声。据说这样引吞能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舌顶上腭,是炼炁
的起码常识,但其原理,无人深究。人之上腭部位,有两个小窝伸进手指可以摸到,道家称为“天池”
,此非针灸之穴位,乃属修炼之关窍。
舌抵上腭,上腭到底在那里
3楼:匿名用户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上颚就在舌头上面,舌头卷起往上顶就是上颚了。
——————满意就采纳我哦。谢谢!
4楼:今天你开心吗
朋友是练什么**啊?上颚就是你舌头尖轻轻上卷,很自然舒服地顶住牙龈部位,就可以了。
5楼:抗仪謇子辰
舌抵上腭顾名思义就是舌抵住嘴巴的上颚。这在练太极的时候,经常用到。
6楼:姓罡温静云
舌抵上腭
就是图一中的j、q、x,所指的舌面万与
硬腭中。
7楼:充彦天魄
上腭即:嘴微微张开,舌头尽量上卷到最大限度,舌尖抵至的方位。
练习气功,舌抵上腭,上腭在**?距离上牙齿约有多远。舌头抵上腭抵是用舌尖,还是用整个舌头?
8楼:慌张的兔子
上颚在牙齿内部3厘米处,用舌尖顶住,发气.
9楼:匿名用户
恩 小神童说的对 就是轻轻的 放在那 贴上
呵呵 我的方法是舌头尖的背面 贴在门牙上面的肉那 呵呵
10楼:太极小神童
上面三位说的都正确,舌尖轻抵即可。放松
11楼:妮有哥当年神经
上颚就是土话的天堂,闭上嘴,舌头一台就顶到了。
练功的舌抵上颚要求舌尖自然地顶在上颚,事实上摆好姿势后舌头自然就顶在了上颚。无需专门去注意。
道家修炼舌顶上腭在那个位置是 第一还是第二,或者是第三,请正在修炼的或者知道的正确的说一下,因为有
12楼:匿名用户
是2、熟练后可以自然的抵住的就是、舌也丝自然卷起
13楼:稻稗人
道家修炼,舌顶上腭,是2.
你把舌头自然放着,就会碰到上颚,稍稍用力向上即可,不要太用力,也不要改变舌头的方向。
口腔上腭长个包怎么办阿,口腔上颚长包,该怎么办
1楼 小灰熊 这情况在中医看来可能是心火上炎造成的口舌生疮,不可吃辛辣刺激和易上火的食物了 注意多喝水也很重要 口腔上颚长包,该怎么办 2楼 爱利久emma老师 可能是口腔溃疡 ,而最常见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可能是上火 或者吃的东西太烫太咸或太硬了 因为我也经常这样,还看过两次医生 嘴巴里上颚长了个包 ...
虎口是身体的哪个部位,身体上的虎口是指哪里?
1楼 小吆 食指与拇指做成字母v的形式 最底下的那个拐角就是虎口 虎口附近有很多穴位经常按摩对身体好哦 离虎口两厘米处的穴位经常按摩可以抑制食欲 加快新陈代谢 保持苗条身材喔 希望对您有帮助 2楼 张扬无妨 虎口。它的位置在人的手上,也就是手掌伸开,大拇指和食指整个呈 u 字型的部位称之为虎口。 它...
阴宅中以水定向的水口是指那个位置
1楼 古人为什么玩玉 任何地段,其视觉范围内,都有一个自然流水出口,这个出水口就是水口。 1 有流水经过。2 无流水经过,只有下雨时其水必从那里出。3 视觉塘局范围内,某一点,有可能看不到水口,但对整体塘局要有基本估计,才能正确用事。 4 有些地段存在多重水口,即第一水口,第二水口,甚至有第 三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