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傲骨的素材,有关傲骨的素材三个

2021-02-05 17:45:17 字数 4949 阅读 8782

1楼:李氏吾谟

素材一:南宋 文天祥

抗金英雄,不为**厚禄所动,宁死不屈。留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诗。

素材二:明末清初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

抗清英雄,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意义了,但中国人更注重的使他们的气节。

素材三:抗日英雄(这个不知道算不算)

赵一曼,刘胡兰,李大钊…

李白的傲骨有关的作文故事素材 800字。 写的不要太华丽,那样一看就不是偶写的。求大师帮助。速速~~~

2楼:匿名用户

高一作文素材(文化名人系列之(一)——李白)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

李白,字太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o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说: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15岁时,学习剑术。20岁前后,在家乡的匡山读书,从友人学习纵横术。

李白勤奋好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在20岁以后,李白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由干受纵横家和儒家思想影响,李白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又热切地向往着求仙学道的隐逸生活。这种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二者兼顾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三峡后,李白首先漫游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当时正是开元盛世,国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那时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通常是走科举考试的道路。此外,还有一条“终南捷径”,即通过求仙访道的隐居生活,扩大影响,引起朝廷重视,也可能被召去做官。

李白豪放不羁,又抱负很大,自视甚高,不愿走科举道路,所以选择了一终南捷径。为此,李白在江陵拜访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并写了一篇《大鹏赋》,用寓言形式记叙这次会晤。此赋通过“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抒写了他远大的抱负。

李白在求仙访道的同时,很注意结交“豪雄”,即那些能够抗暴扶弱、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李白自己就“少任侠”,“轻财好施”。他在东游吴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散金三十万,周济生活困难的人。

李白一生写了许多歌颂侠士的诗,赞美那些在国家危急关头,勇于舍身赴难而不居功、不贪恋爵禄的豪侠。如《侠客行》赞美侯赢、朱亥“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古风》第十首赞美鲁仲连“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并说“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他景慕这些历史人物,反映了他的性格、抱负和理想。

”李白在游历中,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加上阅历的增长,使他的诗歌创作日益提高,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天开,碧水东流直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再如《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景色,经过诗人别出心裁一番吟咏,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李白在学习乐府民歌时,创作了不少乐府诗。

《长干行》第一首开头六句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游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便成了比喻小儿女相亲相爱的著名成语。

开元十六年早春,李白来到湖北安陆。在这里,他和曾在唐高宗时做过宰相的许围师的孙女结婚,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他曾隐居安陆境内的寿山和白兆山桃花岩,后又与道士元丹丘一道隐居嵩山。

开元二十四年,他去山东,又和孔巢父、韩准等人隐居祖徐山的竹溪,时人号为“竹溪六逸”。他写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表白自己此时的隐居是“养贤”而非遁世,是在等待时机。文章说,“奋其智能,愿为辅粥,使衰区大定,海县清一。

”可见隐而不忘政事。开元二十二年,李白在襄阳,“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韩荆州即韩朝宗,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判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

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他初见韩时的一封自荐书。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

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负,以及他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文章写得气势雄壮,广为传诵。在此期间,李白结识了比他大12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以善写山水田园诗著名,二人一见如故。当他们分手时,李白写了著名的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开元二十四年,李白移家东鲁任城(今山东济宁),自己则继续往来各地,寻找政治出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他又举家南下,住到安徽南陵去了。不久,李白被朝廷征召去长安,临行时写的《南陵别儿童人京》一诗,表达了他踌躇满志和狂喜的心情: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长安,李白结识了任太子宾客的老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对李白的《蜀道难》十分赞赏,“读未竟,称叹者数四”,认为此诗只有神仙才写得出来,因而称李白为“滴仙人”。

《蜀道难》描绘了由秦人蜀途中的山川,一开头就以“噫呈*,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充满磋叹的情调很快抓住了读者,中间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援”等,竭力形容人蜀途中山川的高危险峻,再衬以“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的凄厉气氛,以及诗人的反复嗟叹,把蜀道的高危艰险渲染得十分突出而激荡人心。

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进一步推荐,李白终于受到玄宗皇帝的亲自接见,并以翰林供奉的身份被安置在翰林院。翰林供奉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草拟文浩诏令之类文件。同时也迎合皇帝的兴趣,随时写些应景诗文。

李白曾利用与玄宗接近的机会,向玄宗申述过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主张。遗憾的是,这时的玄宗,已不是早年那个励精图治,能够任用贤才的开明君主,而是已经变成贪图享乐,不问政事的人了。他把“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请将”.深居官中,沉溺声色。

玄宗曾一度受重李白,目的是要他写诗作词,供自己享乐。当玄宗觉得李白好言政事,不满足于当驯服的御用文人时,就疏远了他。从李白方面来说,玄宗之所以疏远他,与他那傲岸性格有关。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这种无视封建秩序的叛逆精神,显然是统治者所不喜欢的。相传,玄宗在便殿召见李自时,李白曾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是最有权势的一个大宦官,为解“脱靴”之恨,他挑拨杨贵妃说,李白《清平调》词中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二句,“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

”使杨贵妃由此深恨李自。他们都是玄宗最宠的人,在玄宗面前进谗言,自然会影响玄宗对李白的看法,何况对他进行中伤的,还有驸马张*等人。权臣贵成的谗毁,玄宗的疏远,使李白很苦闷,发出“行路难”的感叹。

天宝三载春,李白知道自己留在长安已不能再有所作为,于是上疏,“恳求归山”。玄宗没有挽留他,而是“赐金放还”。李白在长安实际上只有一年半时间。

这期间,他亲眼看到朝政的黑暗腐败,以满腔忧愤写下了许多揭露和批判现实的诗篇,如《古风》第十五首,谴责统治阶级“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天宝三载,李白在东都洛阳认识了比他小11岁的诗人杜甫。杜甫“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其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与李白意气相投。他们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和杜甫分别后,李白又在漫游中度过了10年。

这时,他因夫人许氏早已去世,又在广州梁国(在今河南开封)与相门之女宗氏结婚,并常住于此,所以他说:“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国”。以梁园为中心,李白往南到过越中,往北去过幽州,有不少地方,如金陵等地,则是旧地重游。

他的漫游,一是求仙访道,一是欣赏大自然的美。他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

”此外也是寻求为国效力的机会。他在《梁园吟》中说:“东山高卧时走来,欲济苍生应未晚。

”这个时期,朝政更加黑暗,把持朝政大权的宰相李林甫,大兴冤狱,打击**正直贤能的**。目睹国是日非,李白内心的痛苦也与日俱增。但他决不向权贵屈膝,在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他写道:

“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的高尚人格。他还写了许多揭露和鞭挞黑暗现实的诗篇。

《远离别》对玄宗宠信李林甫等奸臣,大权旁落,提出警告:“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北风行》批判了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而挑起的对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战争。

3楼:梦想舞台

唐诗乃我国五千年文化之瑰宝,而在诸多吟诗寄情之人中,诗仙李白则格外突出。每每读他的诗,便觉得荡气回肠。

腰悬酒壶,仗剑行天下,一口气吐出,便是诗无数。后人赞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岂是凡人!

他在年少时便已立下志愿:看遍天下美景,游遍大唐江山。他入巴蜀游齐鲁,逍遥一公子。

李白十五通剑术,说他是游子,倒不如说他是游侠。与好友把酒做诗,论古今风流人物,但他更期盼的,却是在仕途中,找到一把写满功名富贵的钥匙。

几番坎坷之后,李白终可奉诏入京。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成了御用文人。

可玄宗也不过是有雅兴或是哄美人时,才想起他李白,而他一吟也尽是带着奢华之气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经历游子、仕途、受宠和离京之后,他终明白,宫廷不适合他,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继而又回归游子生活,主宰大唐诗歌。

细看李白宫廷生活,心生诸多遗憾之处。李白身处宫中,心寂寞,唯能独饮,却仍要对月举杯。权贵压不住他,力士脱靴、驭手调酒、贵妃研墨,如此傲慢之李白,玄宗如何留他?

可李白既有抱负,就应全力施展才能,方可报祖国、耀楣门,而非做出上述三事件。如力士脱靴,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可他既是御用文人,饮酒便该有三分节制,虽赋得佳作,却为自己的仕途埋下祸根。有人称之为文人骨气,我则认为是书生意气!

为官在外,首须隐忍。司马迁忍辱偷生,方作史记;司马炎沉静内敛,做事果断,喜怒不形于色,终统一三国;雍正颇懂隐忍,心思缜密,才继帝位……。反观李白,本就因才能出众引得群臣妒忌,却还傲慢张狂。

李白虽才高八斗,却不适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不善于宫中的为人处事,终不能在权贵之地成大器。

综上所述,我眼中的李白,满腹才情,却不适为官;傲骨铮铮,却非霜心耿耿。可见,他最终退出仕途弃功名,为诗痴狂成诗仙,确是正确的选择。

人可有傲气,不可有傲骨谁是作者,“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话是谁最先说的

1楼 鼓风机岳阳 著名画家徐悲鸿有一句名言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骨气。傲气是一时的神气,傲骨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尊严,不能骄傲,但也不能唯唯诺诺,一点骨气都没有,受人欺负。 2楼 sws赦 齐白石说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这句话是谁最先...

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有没有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1楼 我是哈哈哈 1 传说 年 是一种 头生独角,凶猛异常 的野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出来掠食噬人,威胁人类生命的安全。但这种野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它有 三怕 怕声 怕光 怕红颜色,人们为了驱赶它,用红颜色的桃木砍成牌子挂在门口,称谓 桃符 。还有的燃烧砍来的青竹子,燃烧时发出劈劈啪啪的 声...

有关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有没有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1楼 匿名用户 启蒙教育好,受了国学启蒙教育的孩子懂事。如《二十四孝经》 2楼 匿名用户 孔子学院的设立让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四海! 有没有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3楼 快乐的小鲜肉 1 传说 年 是一种 头生独角,凶猛异常 的野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出来掠食噬人,威胁人类生命的安全。但这种野兽,人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