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境界不同
旅夜书怀复 杜甫
细草微制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的后四句笔势急转,直抒情怀。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岂”“应”是关键字眼,上下关联。
尾两句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运用形象的比喻收结全诗。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
2楼:匿名用户
“岂”“应”是关键字眼,上下关联
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第2联垂和涌2字使用妙处? 从情景交融角度分析本诗
3楼:中国打标机网
《旅夜书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解杜甫的诗和解李白的诗,王维的诗大不相同,白诗在想,维诗在品,杜诗在悟,解杜甫的诗须在篇中寻句,在句中寻字,这是诀窍。
理解一字的关键在于理解全诗,写这首诗时,严武去世,杜甫好不容易刚刚过上了一年不到的平静安顿的日子,又要被迫四处漂流,当时作者52岁,在古代已属晚年,离杜甫逝世也只有六年,作者无意无靠,没有经济**,小船漂泊,不知道该停哪一站,该诗正是其此时心灵的真实写照。
首联写自己象江岸的细草般渺小,像江中的孤舟般寂寞;颈联明写天地之大,暗抒发自己竟无容身之处;颔联直写自己的一生,空怀大志,受尽排挤,没做几天官就早早退休,不能报国,不能济世,只能凭文章出点虚名;尾联做了个比喻,把自己比做天地之间漂泊无依的一只小沙鸥。
再看颈联,天高地平直视无碍眼界极远才可能看到星空与大地垂直,所以“垂”指视野极广,一可指天之高远,二可指自己的胸襟之大眼界之宽才能之实,写星是为了写天;大江奔流不息月光才会涌动,“涌”指奔腾不息,一可指江水奔腾不息,二可指时间不断流逝,三可指自己仍然在怦动的雄心。明为写景,实为写情,写月光是为了写江水。借景写情,情的境界落到实处,不空;以情写景,景物栩栩如生,感人至深,不俗。
景中情,情中景,情景合二为一,充分交融,需要仔细参悟。
天高地远,有才有志,本可大有作为,哎,谁知连唯一能够赏识和任用自己的朋友也去世了,我这颗怦动的心将随着滚滚的大江流向何方呢。
作者很成功地应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塑造一个天高地远江流滚滚的大的时空境界,来反衬自己有才有志,竟然从中无处容身的实际情况。一叹自己虚度了一生,二叹朝廷或说时代不给自己机会,这么丰厚的含义要在十个字里表达出来,着实不易,要反复结合上下文才能读懂参透,杜甫诗意蕴深厚,字里行间密不透风由此可见一斑,须在篇中寻句,在句中寻字。
下全文录原作,以视对杜老夫子的崇高的敬意。
原文: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高中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4楼:匿名用户
一、明确意象,辨析意象的特征、冷暖色调、季节色彩、虚实动静等存在状态
古典诗词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彩,早春的景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歌描绘的是初春季节的景物。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春风和煦;百花初放,芳草如茵,芳香浓郁: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生机勃勃、春意盎然。青日和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春天的温暖,在溪边沙洲上静睡不动。
整个画面和谐统一,色彩鲜明,生意勃发,流露出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的欢悦情怀。
而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写的是暮春之景。前两句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
又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无言”而又“独上”,见出了“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月如钩”,“缺月”象征着人事的缺憾。“无言独上”是寂寞,“梧桐深院”是寂寞,“锁清秋”是寂寞,眼前一切都着上了冷落凄清的色彩,抒发出幽囚生活的愁苦。
牛峤《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
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描写边塞风物。下阕月夜望乡,残夜行将消逝,望中只见高天辽阔,残星暗淡,漫漫飞雪中乡关迷茫,戍楼之间回荡的画角数声,呜咽沉郁,愁人听来,真是如泣如诉。景物的色调悲凉、凄冷,表现了征人的乡愁。
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快船快意,彩云轻舟,色调明朗清新,正烘托出诗人突然遇赦的喜悦畅快。
二、解读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等表达技巧,把握诗歌形象。
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对妙处的品味。
比如,元代才子王冕的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诗歌中运用衬托手法,以冰雪林衬托梅之坚毅;还运用对比手法,拿梅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其清高守志,表达了作者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与世俗合流的高格。
再如《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突出运用对比手法,对百姓苦难的深刻同情,对贵族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生活的讽刺,全包含在对比之中。检举
高中古诗词鉴赏 古诗+赏析 要40篇快救救我π^π 80
5楼:凋零了的樱草花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
武陵微醉。(1
)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
的是什么事物?
“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
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2
)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
凌越世俗的感情。
这首词以物况人,
“白白与红红”
,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
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
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20.昭君怨
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1
)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答:梅。
两个“道是”
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
花色如雪,
香气高雅不同一般,
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2
)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答: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
洁品格21.
暮过山村
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1
)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
50个字。
答;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
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
直写人烟稀少的静。(2
)“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
35个字。
答: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3
)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
60个字。
答: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
“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
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22.菩萨蛮
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浩
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答: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
有极大的想像空间。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婉,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
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
开头用“人人尽说”
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
令人信服。
一般游子,
总会发出“思归”而不得的感慨,而这首词的结尾又巧妙地呼应开头,反传统而用之,
说游人和客居应老死于此,否则将遗憾无穷,俏皮而极富新意。
23.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
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1
)从两诗的内容上看,
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a
(不超过
40字)
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b(不超过
40字)
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
)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
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
50字)
答:“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
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
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
24.暮江吟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
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答:"
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
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25.望江南
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
有人说这是一
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1)你读出了什么?
答:从表面看
(特别是后三句),
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
但实际上是表达
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
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
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1
)读出了什么?表达梦醒后其处境
无限凄凉,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答:(要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反衬或以虚写实。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26、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借物咏怀
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
。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
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27、梅
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南宋人李壁评此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
悟有香来。‘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
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
答:这首古乐府只不过就梅花而咏梅花,
形象和意境都没有跳出梅花本身。
而王安石诗的“凌寒独自开”,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了不惧恶境的心境,所咏的是
“有我之境”,不是客观的描写。
28、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
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1
)、就这首词的上阕而论,最能表现词人情感诗歌**性的
几个字眼是
好、棹、闹词的下阕中,最能表现词人情感的词是
长恨。(
2)、结合整首作品,谈谈这首词在写景方面的妙处。
答:写景集中在上阕:风光好总起,生机勃勃表现得颇为传神,为下阕抒情铺垫,
设定情景蓄势。
29、浣溪纱
(宋)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
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1
)、本词叙写词人春天载酒湖上的所见所感,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人
游春的欢娱,
下片写此人与友人在船中宴饮的情形,并抒写了此人当时的情怀,别有意趣。(2
)、“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写出了人的活动,有人认为,“出”字用得好,
有人认为这里用“荡”好,你赞成哪种说法?为什么?
答:“出”,实中有虚,表现嬉戏者在绿杨楼外忽现忽隐的情景,使词意蕴深长,
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联想。
“荡”,实写。具体描绘出嬉戏场面的欢娱,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30、临江仙
夜归临皋注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保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
1082
)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
①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原因。
答:抱负不得伸展,身不由己,不能摆脱人世间的名缰利索。或答为“理想不能
实现,心为物役”等,意思对即可。
②“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一语双关,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或答为“情景交融(以景寓情、
虚实结合)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