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桩长和入岩深度的问题

2021-02-01 18:05:34 字数 2915 阅读 6234

1楼:匿名用户

其实,施工各种疑bai难du杂症最好都问设zhi计,设计一般都能给你们

dao满意的答案,不要回不好意思。答

这个问题,设计说的平均有效桩长24米,这个数据是根据地勘报告估计的一个平均值,并不是每根桩要求的有效桩长,比如这根桩22米,另根桩26米,那这两根平均也是24米。所以实际的桩可能有长有短,还有,根据地勘报告估计的平均桩长也不一定准确。

这个嵌岩桩工程,主要关注入岩深度是否满足要求,还有就是相邻桩底的高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就可以了,实际桩是多长不重要。

冲孔灌注桩设计桩长与施工桩长是怎么算的?

2楼:匿名用户

施工桩长就是实际钻孔深度,不是算出来的。因为地质情况的原因,设计桩长通常只是给施工提供个参考,而现场终孔的深度是需要根据打捞上来的岩样判断的。比如你们这个桩设计桩长打到47米的时候已经超过设计桩长要求了,但是打捞上来的岩石碎屑仍然是中风化,达不到微风化是不允许终孔的。

图纸中的设计桩长计算方法是:桩顶标高-桩底标高。50米你们施工员给你的数值是现场实际钻孔深度,这根桩的有效桩长计算方法也很简单。步骤如下:

1、50米减去护筒标高=实际桩底标高。护筒标高管技术员或测量队长要。

2、设计桩顶标高-实际桩底标高=实际桩长,实际桩长就是有效桩长。实际桩长就是你说的施工桩长,通常项目部用来核算成本及给民工队计价用。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追问。

3楼:匿名用户

设计桩长是设计单位根据地勘报告来确定的,冲(钻)孔桩施工时收锤是按入岩深度来;控制的,因此实际桩长与设计值是有所偏差的,但一般不会差太多。施工桩长=设计桩顶标高-清孔后的桩端标高。注意:

这个清孔后的桩端标高,因为钻(冲)孔后都要清孔,清走桩端多余的沉渣,但桩端还是有沉渣的,只要沉渣厚度符合规范就没问题;设计桩顶标高指桩头标高,不包括要打掉的那部分。

4楼:匿名用户

其实就是护筒顶标高-清孔后孔底标高,根设计肯定有区别噻

嵌岩桩入岩深度最深需要入岩多少?

5楼:cc小可爱呀

深度5m以内的就不能按“桩”设计,就是“墩”。如果是嵌岩灌注桩,应进入中风化基岩不少于0.5m.

按理,承受竖向荷载的桩嵌岩太深没有作用,徒劳而已。这种事应该与设计人协商处理。说实话,如果题说的是普遍情况的话,设计没有结合地勘报告是失误的。

只是少数几根,与设计人协商处理就是了。甲方所说照设计图并没有错,但这事甲方、监理也有义务促成与设计沟通。

见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5.2-3条。

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强度计算。对预制桩,尚应进行运输、吊装和锤击等过程中的强度和抗裂验算;

桩基础沉降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5.15 条的规定;

桩基础的抗震承载小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

桩基宜选用中、低床缩性士层作桩端持力层;

同一结构单元内的桩基,不宜选用压缩性差异较大的士层作桩端持力层,不宜采用部分摩擦桩和部分端承桩;

由欠同结软土、湿陷性土和场地填上的同结,场地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等原因,引起桩周土的沉降大]桩的沉降时,应考虑桩侧负摩擦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

对位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桩基的整体稳定验算。桩基应与边坡程统--规划, 同步设计;

岩溶地区的桩基,当岩溶上覆七层的稳定性行保证,且桩端持力层承载力及厚度满足要求,可利用上:履士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当必须采用嵌岩桩时,应对岩溶进行施勘察;

应考虑桩基施中挤上效应对桩基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深厚饱和软土中不宜采用大片密集有挤士效应的桩基;

应考虑深基坑开挖中,坑底七:回弹隆起对桩身受力及桩承载)的影响;

桩基设计时,应结合地区经验考虑桩、土、承台的共同工作;

6楼:默默她狠伤

嵌岩桩入岩深度没有最深需要入岩多少 这种说法,只有深度5m以内的就不能按“桩”设计,就是“墩”。如果是嵌岩灌注桩,应进入中风化基岩深度不少于0.5m,见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

5.2-3条。按理,承受竖向荷载的桩嵌岩太深没有作用,徒劳而已。

入岩是否要按设计要求一定要到6米,这应该与设计人协商处理。如果是普遍情况的话,设计没有结合地勘报告是失误的,与设计人协商处理就是了。一般项目刚性桩入岩1.

5d ,柔性桩5d,一般要进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岩层才能算入岩,d为桩直径。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3.3条款规定:

对于嵌岩桩,嵌岩深度应综合荷载、上覆土层、基岩、桩径、桩长诸因素确定;对于嵌入倾斜的完整和较完整岩的全断面深度不宜小于0.4d且不小于0.5m,倾斜度大于30%的中风化岩,宜根据倾斜度及岩石完整性适当加大嵌岩深度;对于嵌入平整、完整的坚硬岩unregistered9和较硬岩的深度不宜小于0.

2d,且不应小于0.2m。d为桩身设计直径。

预算编制时可以按规范要求计算,决算时按实际桩深记录计算。

7楼:ziyi哦

不用。根据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5.

2-3条。如果是嵌岩灌注桩,应该进入中风化基岩不少于0.5米。

其实承受竖向荷载的桩嵌岩太深没有太大作用,徒劳用功而已。

这种事应该与设计人协商处理。设计没有结合地勘报告是出现了失误。只是少数几根,自己与设计人协商处理就是了。

拓展资料:嵌岩桩是指桩的下部有相当一段长度浇筑于坚硬岩层中的钻孔灌注桩。下端嵌入中等风化、微风化或新鲜基岩的桩。

其轴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桩周土总侧阻、嵌岩段总侧阻和总端阻三部分组成。当根据土(岩)的室内试验结果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

8楼:黑风暴

我们项目刚性桩入岩1.5d ,柔性桩5d,一般要进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岩层才能算入岩,d为桩直径。

机械设计自由度的计算,请问这道机械设计的题目的机构的自由度应该如何计算?

1楼 是指能活动构件数目 机架不算,因为是固定不动的 虚约束不算,因为那个构件是随着别的构件运动的 这样说明白码? 请问这道机械设计的题目的机构的自由度应该如何计算? 2楼 可轩 滚子与杆3连接为局部自由度,滚子不计入活动构件数。 1 2 3 4 5 凸轮与大齿轮 6 7 8 9,活动构件数n 9 ...

道路设计规范最大坡度的问题搞不明白

1楼 举个例子,一条道路长1000米,设计速度60,如果按6 的极限值全程爬坡,那么道路可以上升60米的高程。这种长距离的单一坡在实际设计中是不能出现的,而是必须得设置缓坡段,比如可设计为100m 3 400m 6 100m 3 300m 7 100m 3 1000m,实际1000米爬坡高程为3 2...

机械设计基础计算题,求齿轮的齿数模数和分度圆直径

1楼 匿名用户 108 4 27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27 2 54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81 2 162 模数54 18 3 大齿轮齿数18 3 54 这是机械设计基础方面的题目,两道大题,求大神解答 2楼 第一题1 设小齿轮齿数为a,则大齿轮齿数为3a,则有a 4 3a 4 144 2 ,则求出a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