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中医在我国源远流长,号称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事实上历代都有人在猜测,到底《黄帝内经》这本最古老的中医圣典的作者是谁?当然是没有答案了。
谁也不知道这本书出自何方神圣!后世读书的人都觉得奇怪,因为书中总是有:上古之人如何如何,今时之人又如何如何的比较,看上去更像现在人写的书而不像「古书」。
也许真有「史前文化」这回事吧!果真如此,《黄帝内经》的作者肯定是史前人类,中医也肯定是史前文化,那它的历史就不知多么久远罗! 所有仪器都在大夫身上!
这样一个古老的医术真的蕴涵极多奥秘,君不见:一个装药的大橱柜、一个秤药的台子、一个小秤子、一个捣药的铁臼子,加上一方桌子、两把椅子、一个脉枕,就构成了一家大诊所,什么病都能看。如果大夫医术好,这么简单的家当,就能活人无数。
有些还传子传孙,代代相传,用好几百年哪! 中医到底怎么诊病的?仪器在**?
所有仪器都在大夫身上带著:眼睛、耳朵、鼻子、手和嘴。四诊就是:
望、闻、问、切。大夫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嘴巴问,手触摸就能够清清楚楚了解病人的状况。医书上说: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
切而知之,谓之巧。」神圣工巧的大夫就是医术高超的大夫。 什么人会发出淡淡的香味?
四诊中的「闻诊」,事实上包括鼻子闻和耳朵听,医生透过与病人交谈,听他讲话的声音,或痛苦发出的声音,咳嗽声音,扣击身体发出的声音等来诊察病的位置与属性。至於各种味道的变化则要靠鼻子来「闻」,最简单的,连一般人都知道的就是:人火气大时会口臭。
还有粪便、尿液、分泌物的味道等。这是最最粗浅的部分。更细微的体味的分辨,那得医术精湛的大夫才办得到,这是我今天要透露的秘密。
你知道吗?一个「自私」的人,他身上会发出微微刺鼻的气味;一个心存「怨恨」的人,身上带著另一种令人不快的臭味,怀恨和怀怨之间,味道还有一点分别;性生活混乱、杂交的人身上的气味那就臭气冲天,难以靠近了。 反之,心地纯净的人,他身上的味道也相对纯净,像小娃儿和修炼的人,有时候还发出淡淡的香味呢!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
《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
在黄帝内经中关于经脉别论篇主要讲的是什么
1楼 易书科技 一 说明环境 情志的变动和体力的劳逸都影响着脉搏。临床诊断,必须结合观察病人身体的强弱 骨肉 的形态等,才能正确地了解病情。 二 详细地阐述了饮食物的消化 吸收 输布等过程,指出其主要是依靠脾的运化和肺的输布,得以营养全身。 三 叙述了六经偏盛所发生的症状和治法,同时阐述了气逆所出现...
关雎是谁写的,诗经关雎的作者是谁?
1楼 心鹃心 关雎是诗经中从民间收集来的歌谣,不是那个人写的,它来自于民间,是劳动人民激情浪漫生活的真实再现! 2楼 匿名用户 这是诗经上的诗,是整理出来的,有句话叫诗在民间啊 3楼 成明慧 据传,是周康王的夫人。 《关雎》是谁写的? 4楼 匿名用户 穷苦百姓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雎》属于 国风 ...
在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类论篇主要讲的是什么
1楼 易书科技 一 讨论了三阴三阳的含义和功用,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病状 脉象等。 二 论述了疾病的预后与四时阴阳的关系。 原文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日 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 雷公对曰 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 帝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