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帝内经中关于经脉别论篇主要讲的是什么

2020-11-26 11:14:09 字数 6250 阅读 2156

1楼:易书科技

一、说明环境、情志的变动和体力的劳逸都影响着脉搏。临床诊断,必须结合观察病人身体的强弱、骨肉**的形态等,才能正确地了解病情。

二、详细地阐述了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等过程,指出其主要是依靠脾的运化和肺的输布,得以营养全身。

三、叙述了六经偏盛所发生的症状和治法,同时阐述了气逆所出现的脉象。

【原文】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白对曰:

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对,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疾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吕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跃前卒大,取之下俞。

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疒肙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帝曰:太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帝曰:少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

帝曰:阳明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译文】黄帝问道:人们的居住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随着起变化吗?岐伯回答说:

人在惊恐、忿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经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夜间远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则气喘出于肾脏,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肺脏。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而喘出于肝,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脾脏。

或有所惊恐,惊则神越气乱,扰动肺气,喘出于肺,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心脏。渡水而跌仆,跌仆伤骨,肾主骨,水湿之气通于肾,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气喘出于肾和骨。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强盛的人,气血畅行,不会出现什么病变;怯弱的人,气血留滞,就会发生病变。

所以说:诊察疾病,观察病人的勇怯及骨骼、肌肉、**的变化,便能了解病情,并以此作为诊病的方法。在饮食过饱的时候,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

惊则神气浮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

劳力过度的时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都有其常度,人在这些变化中所以发生疾病,就是因为对身体的劳用过度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

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一部分精微之气输散到肝脏,再由肝将此精微之气滋养于筋。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精微之气,注入于心,再由心将此精气滋养于血脉。血气流行在经脉之中,到达于肺,肺又将血气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最后把精气输送到皮毛。

皮毛和经脉的精气汇合,又还流归入于脉,脉中精微之气,通过不断变化,周流于四脏。这些正常的生理活动,都要取决于气血阴阳的平衡。气血阴阳平衡,则表现在气口的脉搏变化上,气口的脉搏,可以判断疾病的死生。

水液入胃以后,游溢布散其精气,上行输送于脾,经脾对精微的布散转输,上归于肺,肺主清肃而司治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如此则水精四布,外而布散于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合于四时寒暑的变易和五脏阴阳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

太阳经脉偏盛,则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表里两经俱当用泻法,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溪穴。阳明经脉偏盛,是太阳、少阳之气重并于阳明,当用泻阳补阴的**方法,当泻足阳明经的陷谷穴,补太阴经的太白穴。少阳经脉偏盛,是厥气上逆,所以阳跻脉前的少阳脉猝然盛大,当取足少阳经的临泣穴。

少阳经脉偏盛而独至,就是少阳太过。太阴经脉鼓搏有力,应当细心的省察是否真脏脉至,若五脏之脉均气少,胃气又不平和,这是足太阴脾太过的缘过,应当用补阳泻阴的**方法,补足阳明之陷谷穴,泻足太阴之太白穴。二阴经脉独盛,是少阴厥气上逆,而阳气并越于上,心、肝、脾、肺四脏受其影响,四脏之脉争张于外,病的根源在于肾,应治其表里的经络,泻足太阳经的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的经穴复溜,络穴大钟。

一阴经脉偏盛,是厥阴所主,出现真气虚弱,心中瘦痛不适的症状,厥气留于经脉与正气相搏而发为白汗,应该注意饮食调养和药物的**,如用针刺,当取厥阴经下部的太冲穴,以泻其邪。

黄帝说:太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岐伯说:

其脉象似三阳之气浮盛于外,所以脉浮。黄帝说:少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其脉象似一阳之气初生,滑而不实。黄帝说:

阳明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其脉象大而浮。

太阴经的脉象搏动,虽沉伏而指下仍搏击有力;少阴经的脉象搏动,是沉而不浮。

在黄帝内经中关于经络论篇主要讲的是什么?

2楼:易书科技

一、指出经脉与五脏相通连,其色泽与五脏色相应。

二、指出络脉虽与经脉相通,但络脉之较浅者(阳络)的色泽变化,往往随四时寒暑的变迁而变化,不象阴络那样与经脉主色相应。

三、说明了引起络脉色泽变化的原因。

【原文】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

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帝曰:善。

【译文】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么原故呢?岐伯回答说:

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这些都是与其所属经脉的常色相应的。黄帝说:

阴络与阳络,也与其经脉的主色相应吗?岐伯说:阴络的颜色与其经脉相应,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它是随着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

寒气多时则气血运行迟滞,因而多出现青黑之色;热气多时则气血运行滑利,因而多出现黄赤的颜色。这都是正常的,是无病的表现。如果是五色全部显露,那就是过寒过热所引起的变化,是疾病的表现。

黄帝说:好。

在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别论篇主要讲的是什么?

3楼:易书科技

一、指出四时正常脉象和十二经脉的变化,与四时十二月的自然变迁,是必须顺应的。

二、以碉阳学说来辨别脉象、诊断疾病、推测预后。

三、六经发病的常见脉象、症状及其预后。

【原文】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必败,败者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旧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凡持真脏之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

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痛;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日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日毛,鼓阳胜急日弦,鼓阳至而绝日石,阴阳相过日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之所生,和本日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肢;结阴者,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日石水,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阳虚,肠辟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

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译文】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这是什么意思?岐伯回答说:四经,是指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月相应的十二经脉。

脉有阴有阳,能了解什么是阳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能了解什么是阴脉,也就能知道什么是阳脉。阳脉有五种,就是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五时各有五脏的阳脉,所以五时配合五脏,则为二十五种阳脉。

所谓阴脉,就是脉没有胃气,称为真脏脉象。真脏脉是胃气已经败坏的象征,败象已见,就可以断其必死。所谓阳脉,就是指有胃气之脉。

辨别阳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所在;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死亡的时期。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在结喉两傍的人迎穴,三阴经脉的诊察部位,在手鱼际之后的寸口。一般在健康状态之下,人迎与寸口的脉象是一致的。

辨别属阳的胃脉,能知道时令气候和疾病的宜忌;辨别属阴的真脏脉,能知道病人的死生时期。临证时应谨慎而熟练地辨别阴脉与阳脉,就不致疑惑不决而众议纷纭了。

凡诊得无胃气的真藏脉,例如:肝脉来的形象,如一线孤悬,似断似绝,或者来得弦急而硬,十八日当死;心脉来时,孤悬断绝,九日当死肺脉来时,孤悬断绝,十二日当死;肾脉来时,孤悬断绝,七日当死;脾脉来时,孤悬断绝,四日当死。

一般地说:胃肠有痌,则可影响心脾,病人往往有难以告人的隐情,如果是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甚至经闭。若病久传变,或者形体逐渐消瘦,成为“风消”,或者呼吸短促,气息上逆,成为“息贲”,就不可**了。

一般地说:太阳经发病,多有寒热的症状,或者下部发生痈肿,或者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若病久传化,或为**干燥而不润泽,或变为颓疝。

一般地说:少阳经发病,生发之气即减少,或易患咳嗽,或易患泄泻。若痛久传变,或为心虚掣痛,或为饮食不下,隔塞不通。

阳明与厥阴发病,主病惊骇,背痛,常常嗳气、呵欠,名日风厥。少阴和少阳发病,腹部作胀,心下满闷,时欲叹气。太阳和太阴发病,则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变易常用而痿弱无力,或者四肢不能举动。

脉搏鼓动于指下,来时有力,去时力衰,叫做钩脉;稍无力,来时轻虚而浮,叫做毛脉;有力而紧张,如按琴瑟的弦,叫做弦脉;有力而必须重按,轻按不足,叫做石脉;既非无力,又不过于有力,一来一去,脉象和缓,流通平顺,叫做滑脉。

阴阳失去平衡,以致阴气争盛于内,阳气扰乱于外,汗出不止,四肢厥冷,下厥上逆,浮阳熏肺,发生喘鸣。

阴之所以能生化,由于阴阳的平衡,是谓正常。如果以刚与刚,则阳气破散,阴气亦必随之消亡;倘若阴气独盛,则寒湿偏胜,亦为刚柔不和,经脉气血亦致败绝。

属于死阴的病,不过三日就要死;属于生阳的病,不过四天就会痊愈。所谓生阳、死阴:例如肝病传心,为木生火,得其生气,叫做生阳;心病传肺,为火克金,金被火消亡,叫做死阴;肺病传肾,以阴传阴,无阳之候,叫做重阴;肾病传脾,水反侮土,叫做辟阴,是不治的死症。

邪气郁结于阳经,则四肢浮肿,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邪气郁结于阴经,则大便下血,以阴络伤则血下溢,初结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经阳经都有邪气郁结,而偏重于阴经方面的,就会发生“石水”之病,少腹肿胀;邪气郁结于二阳(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则肠胃俱热,多为消渴之症;邪气郁结于三阳(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则多为上下不通的隔症;邪气郁结于三阴(足太阴脾、手太阴肺),多为水肿膨胀的病;邪气郁结于一阴一阳(指厥阴和少阳),多为喉痹之病。

阴脉搏动有力,与阳脉有明显的区别,这是怀孕的现象;阴阳脉(尺脉、寸脉)俱虚而患痢疾的,是为死征;阳脉加倍于阴脉,当有汗出,阴脉虚而阳脉搏击,火迫血行,在妇人为血崩。

三阴(指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二十天半夜时死亡;二阴(指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十三天傍晚时死亡;一阴(指手厥阴心包络、足厥阴肝)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十天就要死亡;三阳(指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之脉俱搏击于指下,而鼓动过甚的,三天就要死亡;三阴三阳之脉俱搏,心腹胀满,阴阳之气发泄已尽,大小便不通,则五日死;三阳(指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之脉俱搏击于指下,患有温病的,无法**,不过十日就要死了。

在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类论篇主要讲的是什么

1楼 易书科技 一 讨论了三阴三阳的含义和功用,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病状 脉象等。 二 论述了疾病的预后与四时阴阳的关系。 原文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日 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 雷公对曰 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 帝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