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没想到的》从画师的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021-01-28 19:19:29 字数 3894 阅读 8604

1楼:白鹭丹枫

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平时要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2楼:纳姐看世界

《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启发我们要开阔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 做别人没做到的。

3楼:仲基欧巴

人不的hwhshswjwjwjahhshsjsjwjwkjsjjsjdjsjs

上《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一课,谈谈小学语文怎么教

4楼:匿名用户

【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都是在用具体的事情来说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想别人没想到的》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

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并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召集、骆驼、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词语;正确理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画师)的话,来体会小徒弟画的巧妙之处。

【教学设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脑筋急转弯激趣导入、复述课文、**对照、朗读训练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同学们敢挑战吗?谁来说说,全世界通用的话是什么话?妈妈最讨厌什么蛋?(**、人话、妈妈 鸭蛋、捣蛋、笨蛋、坏蛋 )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也都是自己的想法,老师引入这一问题,是想告诉大家: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妨换一个角度,想别人没想到的。(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词语检测:召集 骆驼 露出 禁不住 点头称赞 密密麻麻

弯弯曲曲 连绵不断 连绵起伏 若隐若现 恰好 恍然大悟

(**车读、男女生混合读、齐读)

2.概括文意: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由答)

教师梳理:

起因:画师要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最多的骆驼。

经过:大徒弟——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二徒弟——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结果:小徒弟的画得到了画师的称赞

师总结:像这样读课文,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所以,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三、精读课文,梳理脉络

师:1.画师要考徒弟们什么?(一张同样的纸上画的骆驼最多)

结果如何?(小徒弟获得了称赞)请找出揭示这一结果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小黑板出示: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2.师:①画师对徒弟们画作的态度有何不同?“禁不住”是什么意思?

②三个徒弟各自画了什么?请同学们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四、汇报交流,深入研读

1.生个别答,师相机板书

大徒弟——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二徒弟——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板书:大徒弟:很小很小的骆驼

二徒弟: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小徒弟:山、两只骆驼

2.研读大徒弟:

师:大徒弟画完之后,心情如何?(得意)他为什么得意?(他以为自己画得最多)他的画是怎样的?(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问:从“密密麻麻、很小很小”这两个词语,我们来揣测下他作画时的想法?(画得小,才能画得多)

(学生变换角色,训练说话)

师问:你认为大徒弟的画怎么样?

3.研读二徒弟:

师①:谁来读读二徒弟画作的内容?(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②和大徒弟相比,他的方法怎么样?(有一定的进步)

③那么,二徒弟作画时是怎样想的?(用骆驼头代替整只骆驼,画得多)

4.研读小徒弟:

师:①小徒弟画了什么,谁来读一读?(生读)那这幅画妙在何处呢?

②齐读画师的话:

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fú)的群山里走着,若(ruò)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qià)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③师:画上有几只骆驼?(两只)

④连绵起伏是什么意思?高低不一的群山连接不断。

⑤若隐若现:好像隐没,看不见,又好像显露,看得见。形容模糊不清。

分析句子:这不恰(qià)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改陈述句)

5.总结:小徒弟的画,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替了无限的可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大徒弟和二徒弟,他们画骆驼受到了纸张的限制,数量有限。

师问: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法还有哪些弊端?

(他俩的画法太麻烦,要花费很长时间。小徒弟的思考角度和别人不一样,是想别人想不到的事。)

板书:创新,奇特(以少代多)

6.师:同学们明白吗?那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吗?他们有什么反应?

“恍然大悟”

7.师: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

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以诗作画的故事:

(1)宋太祖——踏花归来马蹄香

(2)深山藏古寺

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

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

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

(3)宋徽宗——万绿丛中一点红

①画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②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③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2.师:如果让你来画,你想怎样画?(画许多骆驼的脚印)

3.总结: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生自由答)

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短文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5楼:沐雨萧萧

《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短文。

小徒弟的画能得到画师的称赞,是因为:

小徒弟想别人没想到的。 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它们在连绵起伏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6楼:纳姐看世界

《想别人没想到》小徒弟的画中虽然只有两只骆驼,可由于其所处特定的地点——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又若隐若现,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仿佛它们身后即将走出长长的挂着骆铃的骆驼队。小徒弟以有限表现无限,不仅突出骆驼的多,还突出山的美、意境的美,这也是画师欣赏这幅画的原因——构思新颖。

7楼:匿名用户

!!!!!!!!!!!

读了短文,你受到的启发是什么,读了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楼 匿名用户 不要以物小而不为,要往长远去考虑 2楼 匿名用户 要往远处想 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3楼 匿名用户 以前我们学过,《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和这篇文章相似 4楼 匿名用户 要多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5楼 匿名用户 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读了短文后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6楼 匿名用户 不管...

《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个什么启发

1楼 卒吃卒 我体会到了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要有观察,发现,探索的精神。。 2楼 13390844082翁 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个什么启发? 3楼 匿名用户 1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像一位可敬的老师给予人类知识,给了人类无数的启示。可以...

读了这则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读了《三只白鹤》这篇短文,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1楼 奇萤狐 做人应诚实,哪怕是一件小事。在孩子说谎后应纠正并进行教育。 2楼 匿名用户 拍照效果能再清楚一点吗?像素太低了,抓狂 3楼 爱你的我 能拍好一点吗? 看不清 读了《三只白鹤》这篇短文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4楼 116贝贝爱 写作思路 明确读者,根据读者需求来写合适的文字,在写文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