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洪荒太子长琴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写这首诗的?
2楼:匿名用户
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
作品概述
【名称】《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诗意画
【作者】苏轼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代】北宋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 李炯峰先生书写的《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
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
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1]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1]编辑本段后世影响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
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1
3楼:南门天曼僧轶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提林西壁这首古诗的意思,古诗两首题林西壁大概的意思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大概意思已经忘记了 好像是描写庐山的景色,多变性 最后的 不识庐山这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为千古决句 2楼 小雨滴 远看是山岭 近看是山峰 远看 近看 高看 低看各不同 不知道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 只因为自己就在此山中 3楼 知道里的知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应该就是这个简单而许多...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楼 薄荷之风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 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 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2楼 素年小椴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
题西林壁的千古名句是什么,题西林壁诗中千古名句是?
1楼 科学普及交流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楼 幽草天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楼 匿名用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应该是后两句。 题西林壁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4楼 匿名用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楼 任佳乐 不识庐山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