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 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据说,飞向太空的宇航员曾经报告说,从遥远的月球观察地球,能够辨认出的人类工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
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 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 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 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 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 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 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 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 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 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
(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 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 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 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 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有没有全面介绍俄罗斯的书?
2楼:天线宝宝
1、《俄罗斯文化之路》
本书从文化的角度对17世纪到20世纪初俄罗斯二百多年的历史作了回顾,**了俄罗斯文化进程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勾勒出了近代俄罗斯文化发展的轨迹。
作者既注意反映俄罗斯文化在文学艺术、**、美术、教育、习俗诸领域的具体表现,并把它们放在其时**的政治、社会、思想背景下进行考察,资料丰富,论述精当,文笔洗炼。
2、《俄罗斯历史之路》
《俄罗斯历史之路:千年回眸》全面地回顾了俄罗斯千余年的文明史进程,叙述了俄罗斯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俄罗斯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全景图案。
作者著有《论俄罗斯民族性格及其对俄罗斯历史文化的影响》、《俄语犯罪俚语的三次浪潮》、《村社与俄罗斯文化价值取向》等。
3、《俄罗斯文化史》
《俄罗斯文化史》是2005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俄罗斯)m·p·泽齐娜b·科什曼。本书是一部俄罗斯文化通史,系统介绍了俄罗斯中世纪、近代、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化发展史。
4、《俄罗斯通史(1917-1991)》
闻一编写的这本《俄罗斯通史(1917-1991)》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
《俄罗斯通史(1917-1991)》以追求历史的原本和真实为职志,以历史发展的重要进程为线索,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人物、重要事件和焦点问题为主题,即从沙皇**覆灭、十月革命爆发、苏俄政权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和集体化时期、苏联卫国战争、战后开启冷战、美苏全球争霸到最后的苏联解体。
从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到最后的戈尔巴乔夫,条理清晰地叙述了1917年至1991年这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即苏联的历史。
《俄罗斯通史(1917-1991)》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恢复了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被隐去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较为完整的面貌,如苏联生活的真实状况等;二是以俄罗斯解密的苏联档案作为阐述的依据;三是富有个人著作的色彩,如作者在每章的篇末对历史人物、重要事件和焦点问题所作的精彩点评,直奔主题,画龙点睛,让人深思,给人启迪。
3楼:百度用户
《俄罗斯文化之路》,讲基辅罗斯到俄罗斯到苏联的文化发展历史[俄罗斯文化史] 差不多,不过较为简练[世界通史:俄罗斯部分] 最容易读的,不过关于文化的东西较少[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从社会和文化两个方面将俄罗斯国家及其民族文化特色介绍给读者
[在北大听讲座(第八辑):俄罗斯文化之旅]不容易懂,但很全面[俄罗斯文化名人] 都是介绍作家,乐曲家,画家,诗人的
长城的资料简介
4楼:易玉兰单画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
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可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山海关。
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
6千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千米。
更多信息可以参考
http://baike.baidu.***/view/2203.htm
5楼:匿名用户
长城(the great wall)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
可以想象,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那是根本无法完成这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里面有这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且也标志着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编辑摘要目录-[ 隐藏 ] 1概况 2起止点 3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 4历史 5防御工程体系 6现在的作用 7带的经济结构与民族格局 8带的民族关系 9文化遗产 10山海关长城 11有关长城的传说 12修建长城的历史人物功过 13也是个天文学名词 14太空视野中的长城 15别名 16齐长城 17唐长城 18目前现存几段长城 19关于长城的经典文学作品 20军事意义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概况 长城(the great wall)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20。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工程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那是根本无法完成这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纷纷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而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明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险长度为2592.
2千米。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
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特殊关口的名称---门]
在万里长城上有许多关口。这些地方多以“关”、“口”命名。而在张家口的长城处,却以“门”命名,谓之“大境门”。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
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它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
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起止点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长城超过5000公里的有三个朝代:
一是秦始皇时修筑的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止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1万多公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的长城,全长8851.8公里(2009年修订)。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大约在5万公里以上。
这些长城的遗址分布在我国今天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就有遗址1.5万多公里。
其次是甘肃的长城。
由于时代久远,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一般人谈长城,主要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指的是明长城的长度,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达鸭绿江畔。
以下是我国研究长城的专家罗哲文写的一副对联《长城赞》: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且也标志着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例如,明朝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建筑业也体现了规模巨大的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
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
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军事意义 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後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而是攻击起始线,和交通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前线在长城以北一千公里。
在古代,游牧骑兵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对於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的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
有没有详细介绍城堡的图书,有没有介绍世界各地城堡的图册加资料的书
1楼 匿名用户 《城堡建筑细部设计》 《城堡》 《古堡 欧洲的浪漫与传奇》 2楼 虛情总是溫暖 应该有的,去书店问问。 有没有介绍世界各地城堡的图册加资料的书 3楼 园子 城堡的故事 秘密世界的永恒诗篇 菲利普 莱恩著 本书通过对21座世界经典城堡建筑的扫描,挖掘隐藏在建筑里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使...
有哪些介绍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旅游景点的书?要书名
1楼 匿名用户 中国交通旅游地图册中国旅游景区景点大辞典书店里有很多此类书,像 自驾游 一生不得不去的100个地方 诸如此类的。你去找找看就知道了,上面都介绍的很全, 并茂,我就是在书店买的。 2楼 匿名用户 《走遍中国》这本书相信介绍了国内所有旅游点,非常实用! 有没有旅游方面的书,介绍各个城市主...
最有魅力的班主任基本情况介绍要介绍哪些方面,有没有
1楼 水浒很好看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读书中的建议充满着无比的好奇和渴望。紫色过度的封面已经完全的吸引了我,特别是封面上的这段话,更是对本书最好的诠释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教育家。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以高尚的人格 创新的能力 无私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人 教育人 塑造人中,真正体现一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