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小梦
一篇好文章,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不能轻易取舍替代。删改他人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名家名篇,更应持慎之又慎的态度。一般说来,未经原作者许可,越俎代庖,任意删改这一类范文,则弊多利少。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是1948年去世的。解放后,他的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屡次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原先,编者在课题注释里标上“有删节”字样:
近几年,编者在课文里又加进了几句原文,课题注释在“有删节”前加了个“略”字。可以设想,这种删节是当时编者在无法征得作者意见的特殊情况下,出于某种意识形态原因所致。
笔者仔细与原文校对,发现课文删节共有三处。
第一处是原文第四段中间一句:“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描写女性人体美还是个“禁区”,有宣扬资产阶级审美观之嫌,正在发育成长的中学生看了也会想入非非,恐怕影响不好。
编者的良苦用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尽管删掉这一句无伤全篇大局,然而仔细推敲起来,问题还是冒出来了。原文是一个双绾并列复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比喻在远处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点缀的白花;再用“刚出浴的美人”比喻眼前“袅娜地开着的”鲜花和“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这个比喻非常贴切)。作者视角由远景到特写的伸缩,富有变化。将“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删掉,好象一个人缺了条腿,不但文句失去了平衡,而且“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所形容的直观形象消失了。
第二处删掉的是原文第五段中间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本来这一句无非是形容阴森森的黑影;编者也许担心年轻人会中封建迷信的流毒。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扫兴时谁不说一句话“活见鬼”之类的话,难道真的见了鬼了?原文是个并列复句: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删掉了“峭楞楞如鬼一般”以后,“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有喻体,而“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无喻体,这样“却又”二字便“师出无名”,读者不知其所以然,而编者真有点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了。
第三处,删掉了原文第七段的大部分,还删掉了第八段和第九段,然后又将第七段剩余部分与第十段相衔接,让没有接触过原文的中学生看去,的确是天衣无缝了。现将删去的内容抄录如下: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编者在这里作了155字的删节,对于这篇不很长的散文来说,该不算“略有”吧。也许编者认为,怎能让年轻的读者去看“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一类文字,说不定现在的少男少女要模仿“妖童媛女”的样子去早恋呢!何况梁元帝《采莲赋》文字古奥难懂,删掉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尽管编者的出发点是不错的,但删去上面的内容后,仍然出现了无法避免的缺憾,而且起码有三条:
第一,“流水”问题。于庆同志在《分析〈荷塘月色〉不可忽视“流水”》(见《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8期)一文中写道,课文多处描写流水的目的是“以水传神,以水衬塘”。笔者认为,问题好像还没有说透。
如果看了删节的部分,就会豁然大悟:原来,采莲女是“荡着小船”去的,流水是赖以载舟者,没有它,“是不行的”。此间荷塘“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没法行船,**来的采莲女“有趣的事”?
于是,作者只好“惦着江南了”。
第二、内容过渡问题。作者在写了荷塘月色美景之后,“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连许多学生读到这里。
都认为作者联想有些唐突,过渡不自然。文章也似乎出现了“蛇足”。语文教学参考书里解释道:
作者“当被蝉声、蛙声惊醒,意识到还在现实之中时,便求助于远古的江南幻境了。”愚以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诗·小雅·伐木》中说: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夏蝉、青蛙热闹的鸣叫难道不是在求偶么?(为了证实这一点,笔者还查阅了有关这方面的书。
)这实际上与被删去的采莲女“荡着小船,唱着艳歌”是一码事。朱自清先生由此及彼的联想是极其自然的;但是,经编者删节后的重新拼接,课文上下段之间就出现了无法吻合的“段沟”。
第三,主题偏重问题。笔者认为《荷塘月色》一文的主题,简而言之曰:寻找宁静,向往自由,寻找宁静,目的在于解闷。
别人对此已说得很多,笔者无需赘述;说到向往自由,因编者将表现采莲女爱情生活的那些内容删掉了,所以这一点就无法完全落到实处,便出现了主题偏重问题。
《荷塘月色》第三段明白地写道:“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作者是在夜晚独处的环境里,去自由地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的。
许多论者认为,是蝉声蛙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打破了这种超然境界,使作者又回到了现实,于是心中泛起了更加深重的苦恼和烦闷。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与被删掉的一段“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之间,无论是思想感情还是表现手法,都有相类之处。明显得很,作者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在家庭生活重负(五个孩子)的压力下,对于动物求偶的热闹场景,对于采莲女的风流韵事,都是感到“热闹的”“有趣的”,这叫“苦中寻乐”吧。那么,作者仅仅是羡慕他(它)们“谈情说爱”的热闹情景么?
如果停留在这个认识水准上,那当然是肤浅的。保加利亚的瓦西列夫在他的《情爱论》中说得好:“爱情的实质是精神的自由振奋。
”作者羡慕幸福的爱情生活,实际上是追求美好,向往自由,这与第三段里所描写的个体自由心态遥相呼应,一脉相承了。笔者认为,只有读了《荷塘月色》的原文,课文主题的全部内涵才能完美地昭示,才能深刻地理解。
现在,极“左”的迷雾已逐渐地退去,中学语文教材里的《荷塘月色》该到了展现它全部丰采的时候了。
句、章全面地抓好学生的基本训练,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形式。在练的基础上,教师用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解,更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每项练习,还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一个阶段的练习,应该相互联系,不断深化。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对整个学期的练习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安排,一般一个单元结束后,可把前面进行的各个单项练习来一次综合运用,所谓综合,主要就是指的字入词,词入句,句入章的不断“汇合”。
如在一个单元的训练结束后,根据课文特点,搞一些排列词句、摘编词句、观察记录、拟定提纲、回讲复述等形式的读写综合训练,这类练习不只可以训练学生掌握规律的准确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举一反三”的灵活性。重视课内多练,既有利于学生当堂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又为学生课外练习打下基础,扫除“拦路虎”,这就调动了学生多练的积极性,把思想练活,把人练精,练出新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一个教师倘若不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如何按质按量地上好课,而是着眼于“课内损失课外补”,寄希望于加班加点,其后果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五六自然段是什么
2楼:为谁为谁为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名家点评
佩弦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被称作早期散文里的代表作的,**字,平稳清楚,找不出一点差池,可是总觉得缺少了一个灵魂,一种口语里所包含的生气。
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且以溢美过盛的《荷塘月色》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些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
……在想象文学之中,明喻不一定不隐喻,可是隐喻的手法毕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浅白,这也是一个原因。惟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
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个各种类型的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描写荷花荷叶、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叠词,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倾注诗人主观思想的美的形象。
其中一些从古典诗词中选用的描写香草美人的叠词,大大浓化了妙若美女的荷花形象的情态和风韵,与作品的内在抒情取得了和谐的契合,使描写语言有一种典雅的美,清丽的美。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
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
《荷塘月色》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第四段分开几个方面为
1楼 匿名用户 明线 行踪 家 小煤屑路 荷塘 家 暗线 情感 忧 喜 忧 第四段可分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荷韵五部分,按照由近及远 由上而下 先静后动的顺序写作 《藤野先生》中的明线和暗线分别是? 2楼 小新 明线 与藤野先生的相见 相处和离别。 暗线 爱国主义情感。 什么是 暗线? 3楼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