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赞赞威
1.汉倭奴国王金印
等级:国宝
价值:日本朝贡史上的最珍贵实物
年代: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年)
质地:**
收藏地:福冈市博物馆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这枚金印后来不知所踪,直到1784年,才在九州的福冈,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
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清晰的说明了倭国是汉朝的附属,是中日外交史上最珍贵的文物。
2.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殓服,也是死者身份等级的象徵。
3.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这件金印是在西汉南越国的墓葬中发现,属于墓主第二代南越王赵眜所有。印面阴刻「文帝行玺」四字。
4."右夫人玺"金印
西汉 印面阴刻篆书“右夫人玺”,印纽为立龟。
5.西汉铜羊尊灯
铜灯呈卧羊形,故又名羊灯。
6.马踏飞燕
7.西汉长信宫灯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wǎn]墓中出土。2010年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
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汉朝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及文物有什么?
2楼:呼啸海岸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
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卜千秋壁画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北0.5公里处郊区邙山乡浇沟村邙山南麓洛阳市面粉厂内。
1976年发现并由文物考古部门发掘,出土铜印上阴刻有篆书“卜千秋印”,故名卜千秋壁画墓。墓洞穴砖室,包括墓道、主室、左右耳室三部分。主室由特制空心砖砌筑而成。
年代当在西汉中期稍后。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武帝刘彻在此建寿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他采用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抗击匈奴的宏伟战略,在政治上加强**集权制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煮盐、冶铁、运输和**的官营制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展对外**;在军事上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使汉帝国以统
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茂陵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金缕玉衣: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汉朝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及文物有什么啊?
3楼:呼啸海岸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
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卜千秋壁画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北0.5公里处郊区邙山乡浇沟村邙山南麓洛阳市面粉厂内。
1976年发现并由文物考古部门发掘,出土铜印上阴刻有篆书“卜千秋印”,故名卜千秋壁画墓。墓洞穴砖室,包括墓道、主室、左右耳室三部分。主室由特制空心砖砌筑而成。
年代当在西汉中期稍后。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武帝刘彻在此建寿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他采用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抗击匈奴的宏伟战略,在政治上加强**集权制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煮盐、冶铁、运输和**的官营制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展对外**;在军事上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使汉帝国以统
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茂陵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金缕玉衣: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4楼:一杠青年
汉朝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一、秦王朝历史虽然短促,但在建筑上留下的彪彰业绩,却是千载以后仍为世人所仰叹的。阿房宫、骊山陵、万里长城,以及通行全国的驰道和远达塞外的直道,工程浩大宏伟,予后世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汉代兴建的长安城、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诸多的礼制建筑,也都是十分宏伟壮丽的。这些大规模工程,在施工的组织和实施方面,必定十分复杂艰巨,然而又都能得到顺利解决,古人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和经验,就是在今天也是十分令人折服的。
二、中国的木框架建筑,特别是以抬梁式为主流的结构形式,到秦、汉时期已经更加成熟并产生了重大的突破。首先是在大跨度梁架方面,秦咸阳离宫一号宫殿主厅的斜梁水平跨度已达10米。可以想象,雄伟的阿房宫前殿的主梁,一定不会小于这个跨距。
而千年后另一宏大建筑--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的主梁,亦未超过这一限度。这表明至少在秦代,对木结构梁架的研究和使用,就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高层建筑的木结构问题,到汉代也得到了解决(虽然西汉武帝时所建的井干楼结构是用大木套叠的井干)。
抬梁式木构施于高层建筑的形象,可见于画像砖及陶楼建筑明器,其柱、梁、枋、斗拱的结构与组合形式已很清晰。因此可以断言,这类建筑的出现,不应迟于东汉中期。它们的产生和运用,使得中国建筑又有了新的突破,名噪一时的"高台建筑"退出历史舞台不是没有原因的。
三、陶质砖、瓦及管道的使用,到秦、汉时亦有了新的发展。陶砖不但用于铺砌室内地面,而且用作踏道,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还被用于贴砌墙的内表面。砖瓦的表面上,还要模印成纹样。
汉代则大量用砖于地下工程,例如西汉长安城的下水道,以及许多空心砖墓和砖券墓的地下结构。它们是否也曾用于地面建筑,目前未见实物。但从少量陶楼明器中看到墙面有划为纵横砖缝的表示,而且至少还有两例陶楼下部已施用半圆拱券。
此外,前述画像石中多次表现之弧状拱桥的形象,应非当时人所臆造。在某些画像砖和画像石中的建筑台基,似乎也是以条砖包砌其外表面的。若干建筑的正脊,亦有类似的砖砌现象。
四、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方式是柱梁或墙梁式,但从西汉初已开始使用正规的拱券结构了。这时以筒拱为主要结构形式,大量用于下水道及墓葬。为了加强拱券的承载力,使用刀形或楔形砖加"枞",叠用多层拱券,及在券上浇注石灰浆等措施。
到东汉时才出现覆盖于方形或矩形平面上的穹窿。
五、在墓葬中大量使用画像砖和画像石,以代替容易朽坏的传统壁画与木雕。这些刻画在门楣、柱、墙、门扉等表面的形象,通过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墓主事迹、装饰图案等,表现了生者对神鬼的崇敬,对死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雕刻手法上,既有线刻,也有浅浮雕和深浮雕,甚至还有圆体的透刻。
大概是为了造成似壁画的多彩效果,在某些画像砖和画像石上还涂上了红、绿、黑、黄、紫等各种颜色。这些都使我们得以更加形象地看到了当时世俗生活和社会思想的一个反映面,以及传统雕刻艺术所达到的艺术水平。此外,画像砖、画像石除了表现自身的艺术风格,还和其他墓中建筑构件如柱、梁、斗拱上的艺术处理(浮刻、圆雕、壁画等)相配合,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如山东沂南和安丘石墓及洛阳空心砖墓中所示。
汉朝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一、石辟邪,这头石兽名为「辟邪」 ,属於东汉时期放置於陵墓前的祥瑞之物,据说能够镇邪驱煞,守护死者的灵魂。
二、石天禄,「天禄」,东汉时期放置於陵墓前的祥瑞之物,据说能够镇邪驱煞,守护死者的灵魂。
三、着衣式陶俑,高度约为一个正常成年人的三分之一,而且全身各个部位皆按真人比例仿制,充分表明,两千年前中国已有成熟的人体雕塑艺术。
四、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殓服,也是死者身份等级的象徵。
五、兽面纹玉铺首,「铺首」是中国古代镶嵌在大门上作为门环的底座,也有些是不衔环,仅作装饰之用。在汉代时期,已经非常流行。
六、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这件金印是在西汉南越国的墓葬中发现,属於墓主第二代南越王赵眜所有。印面阴刻「文帝行玺」四字。
七、「右夫人玺」龟钮金印,金印有边栏和十字界格,刻有「右夫人玺」四字,应为南越王赵眜的妃妾所拥有。
八、「长乐未央」瓦当,属汉代宫殿遗址常见的文字瓦当。未央,未尽的意思。「长乐未央」四字含有「快乐而没有止尽」的意思。
九、「四神纹」瓦当,「四神」,在汉代也叫作「四灵」,代表守护天上四界的四种神兽,包括东方的青龙丶西方的白虎丶南方的朱雀和北方的玄武。
十、动物陶俑,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汉景帝阳陵,陶动物俑以「六畜」为主,显示西汉时期重视农耕,家畜饲养的种类丰富多样。
汉朝时期的瓷器是什么样的,汉代的瓷器有哪些特点?
1楼 漫阅科技 到了西汉时期,青铜工艺日趋衰落,因其漆器的 昂贵,不能普及使用,而饮茶风尚业已形成,青釉器物便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从浙江上虞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瓷片标本看,当时的瓷质已达到了现代瓷标准,从而结束了原始瓷阶段。东汉的窑址,在浙江慈溪 宁波和永嘉等地均有发现,普遍采用依山坡地形而筑的较...
巴西代表性建筑物是什么,巴西的建筑风格是什么? 20
1楼 匿名用户 救世主耶稣 像是巴西代表性建筑物 巴西 像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 雕像,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俯瞰着整个里约热内卢市,是该市的标志。他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人民热情接纳和宽阔胸怀的象征,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 这尊雕像体积庞大,有200吨重,左右手的指间距...
南北朝时期与汉朝时期的画像砖有什么区别
1楼 景阮 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像身形多瘦长,服饰精美。线条舒展柔和。汉朝时期人物画像多古朴,服饰简单古典,线条朴拙。 汉代画像石与当代常见的中国风有什么区别 2楼 大漠孤烟直在哪 汉画像石 画像砖艺术特色 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 石棺 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常用的雕刻技法有 阴线刻 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