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1.赏析首句:
(1)首句“杨
花落尽子规啼 ”,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 。“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
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 ,今湖南省黔阳县。五溪指湖南西部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龙标县当时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溪深涧险,“非人迹所履” ,其生活条件艰苦。
王昌龄从江宁启程,要沿长江逆水而上,过洞庭,入沅江,然后才能抵达偏远荒凉的龙标。诗中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 。
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王昌龄知己甚众!在众多的知己中,李白这种无私的声援、坚定的信赖和诚笃的友谊,不仅给王昌龄以温暖,而且也给了他与**势力斗争的勇气。
王昌龄后来在贬所曾写了《送柴侍御》和《龙标野宴》两首诗,都一洗“黯然销魂”的低沉情调,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前一首写道"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后一首写道“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这两首诗中都因有“青山明月”和他相依为伴而情绪昂扬。
大概王昌龄也从明月中看到了李白、常建诸诗友遥寄给他的友好声援了吧?!另外,从王昌龄这两首诗中也可以看出,李、王的交情之笃,互相了解之深,志趣爱好之接近,不然,诗中的"明月"怎能起到两相慰勉的神奇作用呢? 这首诗歌感情深挚,意境高远,胸襟开阔,给人以奋发昂扬的感觉。
古时由于封建阶级思想的影响和毒害,一些文人往往为仕途的坎坷而叹息,更有为“左迁”而“黯然神伤”者。但李白却一反俗念,视仕进为其次,而将“人生贵相知” 、珍视友谊放在首位。表现出飘逸豪放的情怀。
全诗的格调、境界也因诗人思想的高逸而变得高远深沉。这首诗历来颇负盛誉。正如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六中所高度评价的"有挥斥八极,凌属九霄意"。
(2)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
“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她,是多么地多情啊!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2.中国古诗的体裁至唐代而大备。作为一代宗匠的李白,无论对于哪种体裁,用起来无不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不过其中尤以歌行和七绝的精湛成就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在李白集中,题材是怀人赠别而体裁又是七绝的多达数十首,但绝无一首构思或表现方法雷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用“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用“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寓情于景,“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哭晁衡卿》)情景交融。不管用哪种手法,都能真切而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使人回味无穷;而本篇则以想象的驰骋和构思的别致在同类诗篇中独具一格。
诗人匠心独运和技巧之娴熟,于此也可窥见一斑。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然后回答问题。急!
2楼:匿名用户
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2.借明月以抒发了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表达了对友人的一种思念之情,同时也有对自己前途一片渺茫的情感在里面。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3楼:百度用户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b3.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意思对即可)
阅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6—7题。
4楼:匿名用户
6 杨花 子规
7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 。
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
5楼:百度用户
小题1:b
小题2: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阅读题:
6楼:中国打标机网
原创解答:
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忧愁(忧虑亦可)
2。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中第一句通过写景,既点名了(时令),又暗写了诗人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关切。诗中还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情感,将其人格化,诗人托付( 明月)将(愁心)寄给朋友,把自己对朋友的慰籍,带到遥远的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练习题
7楼:_______路過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此句融情人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表达作者对友人的同情之情。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古诗阅读理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楼:小茜娇
1借物抒情的手法
2朋友被贬远走,自己无能为力,只有将一腔同情与忧愁之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诗人撇开同
情王昌龄去龙标的思路,掉转笔锋写自己的愁绪。明月历来是文人笔下怀远思亲的象征。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因此诗人寄情明月,赋之以人情美。
同时表明自己心中充满愁怅与忧思,但无处相诉,惟明月可鉴。
9楼:匿名用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本诗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
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风”字亦作“君”。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
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10楼:草莓酱的力量
杨花落尽,杜鹃鸟声声哀啼,听说你要去的龙标要经过五溪才能到。我将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默写
1楼 佳人醉月 李白 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楼 风啊风轻轻的飘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 3楼 我就是坏蛋哈 潇潇暮雨子规啼 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求个采纳,谢谢你了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名句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 随风 直到夜郎西。 题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 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诗歌意思
1楼 百折不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 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 全诗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