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王欣阳
《将相和》这篇课文的三个小故事赞扬了蔺相如英勇无畏(勇敢机智)和顾全大局(以和为贵)的优良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勇于认错)的可贵品质。
2楼:匿名用户
足智多谋 顾全大局 注意团结
3楼:匿名用户
结婚不是地方那文件如何
4楼:最man华哥
当然,点击满意答案查收链接
关于诸葛亮的资料
5楼:匿名用户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蜀汉(季汉)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及散文家。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人称“卧龙”。
刘备三顾始见之,为备画据荆益、联孙权、拒曹操之策,佐备取荆州,定益州,遂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曹丕代汉,刘备称帝于成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死,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整官制,修法度,志复中原。
屡次北伐,与魏相攻战。建兴十二年卒于五丈原军中,年五十四,谥为忠武侯。
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倍受后世敬仰,故常被尊称为武侯、诸葛武侯。后民间**、戏曲谓其通晓阴阳,料事如神。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刻画者,流传众口,最为著称。与汉昭烈帝刘备在统治蜀汉期间,提拔诸多名将与能臣,并奠定基础。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与发明家。 被袁准称誉为集忠、义、智、勇于一身,自三国演义起在中华文化圈内很长时间代表智慧的化身。
在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与日语里,诸葛亮几乎是作为智谋的同义词(日本战国时代的竹中重治就被称为“今孔明”)。因为诸葛亮同时具备杰出的才能与高尚的品格,后人对诸葛亮评价颇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诸葛亮之忠诚,备受后世推崇。在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尽心尽力,凡事亲力亲为,忧国忘家,于《出师表》中表明心迹,直至最后自己食少事烦,病死军中。在割据政权中,诸葛亮总揽朝政十余年,既不敛财,也不营谋私利或名位,以兴复汉室为任。
另一位托孤重臣李严曾写信给诸葛亮,希望他受赐九锡,但是诸葛亮拒绝,表示不能为汉室收复中原就不算有功。 诸葛亮曾上表指出自己没有多余财产,只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
诸葛亮在政治上有极为突出的成绩,除了在《隆中对》提出了刘备政权长期战略外交规划之外,早期经常为刘备足食足兵。等到他开始独掌蜀汉军政大权以后,则以法为根本,到后来在朝内作八务、七戒、六恐及五惧训诫各臣,而朝外亦民风朴实,赏罚分明,突出法制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极为罕见。
他鼓励其他朝臣以集思广益的态度进谏。诸葛亮在世时,蜀汉虽然国力较弱,然而在正面战场处于上风,且在战争负荷的情况下国内经济仍然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可以体现出诸葛亮杰出的治国能力。
6楼:南叔小百科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隐居乡间耕种,生平好吟诵乐府歌《梁父吟》。
《三国志》中描写他身高八尺,常自比管仲、乐毅,与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为友。《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瓢瓢然有神仙之概。
公元206年,徐庶在驻屯新野的刘备处受到器重,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自此刘备与诸葛亮关系之亲密。
《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在东吴经历了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等精彩片段,使得赤壁的漫天飞焰更具传奇色彩。
赤壁之役曹操败北后,诸葛亮协助刘备占据了长江以南的荆州诸郡,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督察零陵、桂阳、长沙诸郡。**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情节描写也为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做下了形象生动的描绘。
经过:1、公元211年益州刘璋派法正迎接刘备入川攻打汉中张鲁,诸葛亮和关羽镇守荆州。刘备从葭萌返回时进攻刘璋,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将率兵逆江而上,分头平定诸郡,和刘备一起包围了成都。
平定成都后,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左将军事务。
2、公元221年,刘备经诸葛亮劝谏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3、公元221年张飞死后,诸葛亮又兼任司隶校尉。
4、公元223年,刘备在永安病危,召来诸葛亮托付后事。留下诏书告诫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5、公元223年,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兼任益州牧。
6、公元225年,诸葛亮“五月渡泸”,率兵南征,同年秋“深入不毛”,平定了南部诸郡叛乱。**中正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剧情所在。“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于是诸葛亮“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7、公元227年,诸葛亮上疏刘禅,那道奏疏便是有名的《出师表》。诸葛亮率各路大军北上,驻扎汉中。
8、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派赵云、邓芝为疑兵据守箕谷,自领兵进攻祁山。
9、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出兵散关,围攻陈仓,魏国派都督曹真抵御,诸葛亮粮草耗尽,在被迫撤退的途中,打败魏军,斩杀魏将王双。
10、公元229年,诸葛亮派陈式平定了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11、公元231年,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使用木牛流马运送军需,粮草尽而退兵,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死张郃。
12、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从斜谷道北上,据守于武功县的五丈原,在渭水南岸与与司马懿对恃。蜀魏相持百余天后。
13、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军营去世,享年54岁。诸葛亮留下遗嘱,把他安葬在定军山。刘禅追赠诸葛亮丞相武乡侯印绶,追封谥号“忠武侯”。
诸葛亮去世后,两袖清风,在成都仅有八百株桑树,十五顷薄田。诸葛亮一生擅长思考谋划,他改进出连弩,制造出木牛流马,推演兵法,创出著名的八阵图。无怪乎杜甫有诗云:
“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1、主要作品: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2、廉政建设:
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3、制定法律:
葛亮入蜀之初便与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人依据和增删秦汉旧律,共同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
4、经济: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5、治军思想
诸葛亮擅治军,陈寿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就曾提到,诸葛亮“治戎为长”。诸葛亮也曾在《论荐刘巴》一文中亲言:“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若提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可见,诸葛亮治军有方。
7楼:jolin】不变心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8楼:百度用户
百科名片
诸葛亮造像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中文名: 诸葛亮
别名: 孔明,卧龙
国籍: 中国(东汉,三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出生日期: 181年7月23日
逝世日期: 234年8月28日
职业: 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代表作品: 《出师表》(前、后)、《诫子书》等身高: 184cm
官职: 丞相
爵位: 武乡侯
全吧?小子怎么连个分都不给啊
9楼:匿名用户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生于公元181年4月14日,卒于公元234年8月28日,享年54岁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
其父诸葛圭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亮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十四岁时,因家乡兵患频繁其兄诸葛瑾逃往江东,他也同弟弟诸葛均跟着叔父离开家乡,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避难,后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
建安二年(公元19 7年),玄病故。17岁的诸葛亮就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躬耕垄亩,隐居下来。从此,耕作之余,他博览群书,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静观时势,深思治策。
虽隐居,却以博学多才,远见卓识,胸怀大志而受到世人器重,被称为“卧龙”。
建安12年,刘备在屡遭挫折之后,思贤若渴,经谋士徐庶推荐,冒严寒,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坦诚表露志在削平群雄,扶正汉室,统一国家。亮见刘备志大意诚,便把自己在隆中长期精心谋划的计策献出。
刘备高兴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遂“出山”辅助。
从此,他登上政治舞台。在长达27年的丞相生涯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建安十三年七月(208年),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之后,挥师南下,长驱直入,直指刘备。
在当阳的长阪坡大败刘备。顺江而下,想一举扫平江东。此时,孙权持观望态度,诸葛亮分析当时的严重形势,主张联孙抗曹,以成大业。
并亲往柴桑会见孙权,陈述利弊,舌战群儒。孙权折服,当场结盟。立即命周瑜等率水军三万,与刘备联合,拒曹军于赤壁,利用火攻,大败曹军。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之后,亮助刘备乘胜攻占荆州,再取益州。建安26年,诸葛亮辅佐刘备在成都称帝,正式建立蜀汉政权,亲任丞相。
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章式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故。临终前把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从此,“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在治理内政方面,诸葛亮实行了许多得力措施:减轻剥削,实行屯田,恢复和发展农业;选贤举能,加强法制,赏罚分明:严明军纪,决不扰民。
为消除同南中诸都少数民族的隔阂与矛盾,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报,相安无事。建兴五年多(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统一全国。临行前,他写了一篇著名的《出师表》,请求后主准他“统率三军,北定中原”。
自次年春始,诸葛亮先后率大军五决攻魏,二出祁山。最后一次斜谷出兵,进驻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相持一百多天。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军中。
后人称颂诸葛亮最能“扶颠持危”。他“守身甚正,躬为表率”。《襄阳记》云:
“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上。”《浣水续谈》记有:“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传为诸葛公服,所居深远者,后遂不除。
” 连敌对的魏国将领司马懿也佩服他,称他为“天下之奇才”。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实,在他会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他的后世家人,湖北、四川、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均建有“武侯祠”、“纪念馆”,同时全国还建有“诸葛亮研究会”。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由小故事组成的,小故事之间的关系是
1楼 匿名用户 亲,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将相和中讲了完璧归赵,渑 mi n 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课文开篇就叙述蔺相如以布衣身份为赵国化解了和氏璧带来的危机,得到赵王的赏识。之后又在渑池之会上以其过人智慧保护了赵国的尊严,更是官拜上卿。 他的成功终于引来廉颇的不满,处处找蔺相如的麻烦,但...
战国时《将相和》的。历史故事,秦脸《将相和》是哪个朝代的历史故事
1楼 江逸黎 将相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 共6个含义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和 负荆请罪 3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将相和,平天下。 中文名将相和 外文名general and premier m...
谁知道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
1楼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窦太后崇尚 黄老 学说,罢免了支持儒家学说的窦婴和田羛的官职,陆续任命了几个浑浑噩噩的人当了丞相 御史大夫和郎中令。武帝不愿与他们议事,呆在宫里实在无趣,就经常换上便装,外出游玩打猎,有时跑得很远,一连四五天不回来。后来,他觉得跑得太远,不仅危险,也实在辛苦,就命光禄大夫吾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