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凤凰灬低
一、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三、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
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
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六、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
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万寿无”,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
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
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
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枝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枝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
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此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七、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
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不过必将原用“熙”字改写成“熙 ”字,这个“ 熙”仅出现在康熙的瓷器上。
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匡。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
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匡,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
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一种,乾隆有兰料也有赫色料款。
珐琅彩瓷器有哪些特征
2楼:汝瓷笔洗
1、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糯米底胎。
2、造形:器型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很少见。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3、底釉:为纯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黄,釉面光滑洁净无疵。
4、珐琅彩色泽:色极鲜艳且明丽,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
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5、珐琅彩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
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6、绘画与纹饰:珐琅彩瓷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
7、珐琅彩成分特点:珐琅彩料是添加了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彩色玻璃粉,用多尔门油做稀释调和剂,绘画时是什么颜色,入窑烧制后还是什么颜色。进口珐琅料中的金属氧化物氧化程度好,玻璃质感好,透光性强,里面没有杂质和斑点,所以覆盖在墨线上面以后,墨线清晰可见。
而国产珐琅料中的金属氧化物氧化程度差,玻璃质感差,透明度不如进口珐琅料,里面有许多杂质和斑点,所以覆盖在墨线上面以后,下面的墨线模糊不清。进口料色彩艳丽;国产料没有进口料艳丽。这就是鉴别清三代进口珐琅彩料与国产珐琅彩料瓷器的最基本要领。
这就是清代珐琅彩的特征。谢谢
清代珐琅彩瓷特点有哪些
3楼:地煞
珐琅彩瓷一般指瓷胎画珐琅。
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巅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游园罐是其代表。至今,乾隆仕女游园罐的各种复制品,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和收藏。
4楼:
搪瓷,始建于清朝康熙。珐琅铜胎画珐琅学到的技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瓷器胎,釉用各种材料,描绘了一个新的陶瓷釉料,也被称为“搪瓷画。
”搪瓷瓷器的特点是滋养,彩料凝重,鲜艳靓丽的色彩,精美的艺术作品。
珐琅彩瓷器的特点有哪些
5楼:匿名用户
1、皇家御用 珍罕稀有
珐琅彩瓷是瓷器中的极品,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存世稀少近几年拍卖价不断飙升。珐琅又名景泰蓝,起源于元 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因其色调以蓝色为主,故称为景泰蓝。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产量极少,仅见于康、雍、乾三朝。
清代所 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镇烧制,惟有珐琅彩瓷器是在故宫内造办处烧制,是皇室御赏器,当时都由景德镇官窑精挑出最洁白细腻之瓷胎,再送往宫中造办处,由如意馆宫廷画师再加绘珐琅彩饰,在炉中以低温烧成。所以,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最贵,艺术水平最高,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
珐琅器是13世纪由陆路传入中国,在明代就有大量的掐丝珐琅产品出现。而一种叫做铜胎画珐琅的器物,则是由欧洲传教士或商人在清朝康熙年间从海上带 入中国的。康熙皇帝对这些从遥远的法兰西运来的精美鲜亮的铜胎画珐琅器物非常喜爱。
他邀请法国的画珐琅艺人进入内廷造办处,并要求他们传授画珐琅的技艺。 意大利耶稣会士郎世宁于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时就携带一批画珐琅器物作为赠礼。由于康熙时期铜料紧缺,康熙要求研制以瓷胎代替铜胎的画珐琅器。
这项革新于康 熙三十五年初试成功。雍正七年,另一项革新得以完成,那就是雍正时期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珐琅彩料,并起用了顶尖的宫廷画师和文人官吏绘图题诗。这使得雍正 一朝的珐琅瓷器无论在瓷胎的制造和色彩的调和以及构图的艺术上都达到顶峰。
乾隆时期,珐琅颜料的研制更加细致多样,纹饰图样和器物形制更加丰富,制作工艺 更加精巧别致。乾隆以后,则没有了严格意义的珐琅彩瓷器的宫廷制作。大体上讲,康、雍、乾三代的珐琅彩瓷器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非常明晰地反映了珐琅彩瓷器 在中国的兴起、发展到式微的过程。
2、细致秀雅 瓷中极品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为素胎,所以必须用黄、胭脂红等作地子,然后再绘制纹样。其画法也是从铜胎画珐琅移植而来。雍正时期则解决了高度白色釉上着色 绘画的问题,并有了更细腻多样的国产珐琅颜料,造型雅致,构图清丽,极具艺术感。
乾隆则是将珐琅彩颜色发展到十几种,并明显受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影 响,器物造型多种多样,纹饰构图繁复华美,绘制工艺极尽巧妙。康雍乾三朝珐琅瓷器的共同点就是工艺极其精致,颜色沉着鲜亮,造型规整疏朗。
珐琅彩瓷器在短短的百余年内经历了创造但不完美的康熙时期,完美但数量极少的雍正时期,尚未发挥便失宠的乾隆时期三个阶段。感慨着历史是由当权者个人情绪操纵的同时,更清醒地认识到珐琅彩瓷器的珍贵,特别是鼎盛的雍正时期所呈现的美轮美奂。
3、瓷中极品 瓷润工细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亮丽,画工精致。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坯、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时期出现了 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绘画也成为珐琅彩瓷的精华所在,画工并非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 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
珐琅彩瓷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珐琅彩瓷的胎、彩和造型终究逃不过同时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绘画却有它独特的一面。珐琅彩的绘画大多出自宫廷御用纸绢 画的画稿。
据记载,从康熙到乾隆画供奉纸画的名画家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王原祁、蒋廷锡、郎世宁、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达、金廷标、李世倬、 沈晖、袁瑛、王敬铭、钱维城等等。这些名画家的画稿被画工精心地描绘于珐琅彩瓷器上,形神兼备,各具不同的风采。
4、珐琅异彩 洋为中用
珐琅彩瓷最突出的特点,是绘画时是什么颜色,烧出来仍是什么颜色。施彩虽较薄,但看起来却有凹凸不平的立体感,绘画层次鲜明,色彩瑰丽,精美异常。 它采用中国画的章法布局,勾勒填色、没骨敷彩,并利用画面中的空白,配以书法隽秀的题诗;诗的引首、句后还加以朱砂印章,成为集瓷、画、诗、书、印于一身 的高雅艺术品。
珐琅彩瓷的用料,在康熙时期以进口珐琅料为主,雍正六年以后,随着宫中自炼珐琅料成功后,珐琅彩瓷以其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 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成为紫禁城内皇帝、后妃们赏玩的御用瓷,在清宫内独领**近百年,乾隆皇帝由此赐御旨庶民弗得一窥。
珐琅彩瓷由于烧制成本昂贵,仅以康、雍、乾三朝为限。珐琅彩瓷器胎白釉润,色调明快,其精湛程度远非其他瓷器所能比。珐琅彩绘的发展有各自的时代特点。
康熙时候的珐琅彩绘大都仿照铜胎画珐琅时的色彩图案,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大特点。
雍正以花卉图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当时尤为突出的是画面上配以相呼应的题诗。
珐琅彩瓷器的两大特点是什么?
6楼:深圳装修队
第一,它的数量不多,由于珐琅彩制作难度大,成本昂贵,往往制作一件珐琅小瓶要精描细绘三至四个月时间,所以传世的很少。据现存的资料统计,雍正七年八月十四日至十三年十月,呈进珐琅彩为“碗80对又17件,碟44对,酒圆36对,盘12对,茶圆26对又3件,瓶6对”。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收藏清宫珐琅彩瓷有400多件,近200个花色品种。
第二,没有相同的两件珐琅彩。素胎入宫时都由宫廷画师自行选择绘画图案,因此每件珐琅器都单独绘画,珐琅彩被称为“古月轩”瓷,然而传世珐琅彩中并无一件署此款,“古月轩”也成为了珐琅彩高贵身份的代名词。
乾隆年间制造的珐琅彩瓷器,一般落款都是什么格式
1楼 汝瓷笔洗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底足书 乾隆年制 4字篆书款,圈足内有 大清乾隆年制 青花6字篆书款。乾隆珐琅彩的款识,在雍正的基础上,增加了青花6字篆书款 大清乾隆年制 ,这是由景德镇烧制白胎瓷器时预先写好的,也有在宫内书写的蓝料彩4字楷书款 乾隆年制 ,外围方栏。以及横排篆书6字款。 个别器...
明代成化瓷器有什么特点,浅谈明代成化瓷器有哪些特征
1楼 艺鉴 瓷胎成化瓷器的胎骨非常洁白,胎质在精细的程度上不仅超过了元代,也超过了永乐 宣德时期,器物的胎壁也比以往要薄一些 除永乐的薄胎器物之外 。 瓷釉成化瓷器在瓷釉方面比以往有所进步,这时的釉质一般都比宣德精细,釉面较为光润,也较少有桔棕现象。但是在釉色的品种上,成化比永乐 宣德时期有了较为明...
商代青铜器有哪些特征,商代青铜器的特征主要是什么?
1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赣江流域地区的文史记载,归纳起来只有四个字 荒蛮服地 。然而就在人们渐渐淡忘这块被历史 忽略 的荒蛮之地的时候,1989年这块大地却给人们带来了惊喜。1989年,在这里发现了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 静卧在千里赣江中游东侧的这座大墓,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珍藏在3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