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全部课文是什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2021-01-15 20:43:51 字数 5568 阅读 1820

1楼:匿名用户

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2 芦花荡 3 蜡烛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亲爱的爸爸妈妈第2单元6阿长与《山海经》7背影8台阶9老王10信客第3单元11中国石拱桥12桥之美13苏州园林14故宫博物院15说“屏”第4单元16大自然的语言17奇妙的克隆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19生物入侵者20落日的幻觉第五单元(古文)21桃花源记22短文连篇 陋室铭 爱莲说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第六单元(古文)26三峡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28观潮29湖心亭看雪30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其一)课外古诗词背诵长歌行野望 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2楼:鹄鹄要饮水

你要找的是什么?

课文名字?还是其他

3楼:张祥戴映真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

竹之属)描写桃花源记中自然风光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描写和谐安适的人文景观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人们常用这个句子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品质。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描写年老体衰却日夜思念戍边的句子是(僵卧孤村不自哀,上思为国戍轮台

).以梦述志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大道之行也》的纲领性说明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6.《望岳》包含作者深刻思考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说明了只有不畏艰险的去攀登,才能俯视一切雄奇世界。

7.《三峡》中从侧面描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归园田居》反映作者归隐田园志趣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使至塞上》中,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把孤独抑郁之情融入自然之景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被称为写景佳句。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野望》中描写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名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为落晖

).11.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描写秋景的句子是(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表达思想之情的句子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1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的句子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从气势上和声势上受后人赞赏。

13.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与《送友人》中的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运用相同的手法的是(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有的可能不对*^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主旨是什么

4楼:匿名用户

http://****pep.***.**/czyw/jszx/tbjxzy/jsys/bs/

人教网上的教师用书里有

5楼:匿名用户

力求做到内容丰富、精练、独特、新颖、高效

6楼:匿名用户

了解历史 掌握更多知识

7楼:匿名用户

不知道诶

你自己看看吧

我们有没有呢本书

八年级上册课文《日出》的原文是什么?

8楼:小衣

1.《日出》刘白羽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就对我有魅力的一件事。

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

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海涅在《哈尔次山游记》中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我们一言不语地**,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了,群山象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俄罗斯原野上的日出,却作过精辟的描绘:

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先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

亮得象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先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

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一次是在印度。我们由马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

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

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空,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

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的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

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

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像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

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浓雾迷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声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

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彩,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这就把我的心灵一下吸引住,一下照得通红。那是1958年8月24日,我从莫斯科搭机东飞塔什干。

在机场上,黑夜沉沉,满天繁星。三点四十分钟起飞,飞到空中,向下俯视,只见在黑天鹅绒一般的夜幕之下,莫斯科大片灯火,像亿万细小的钻石熠熠放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

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

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色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

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觉得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

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

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把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

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东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般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2.作者简介:刘白羽(1916.

9.28-2005.8.

24),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家、作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

作品有长篇**《第二个太阳》,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1936年在《文学》月刊上发表短篇**《冰天》,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37年出版第一本短篇**集《草原上》。

翌年春赴延安。抗战期间投身敌后战场,写出《五台山下》《太阳》《幸福》等**。解放战争时期转战东北,写有**《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报告文学《光明照耀着沈阳》等。

新中国成立后,在担任文化领导工作的同时,发表了《日出》《长江三日》等大量散文通讯。晚年笔耕不辍,写有四部长篇:报告文学《大海》(**的前半生),**《第二个太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风风雨雨太平洋》。

3.作品赏析:

《日出》与《长江三日》一样充分地体现了刘白羽散文境界雄沉宏阔的特点,是作者以新的审美观“对新的美的探索的结果”,与某些描写日出、歌颂自然、礼赞生命的礼品不同,它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并出神入化地将“光彩夺目的黎明”与“新中国瑰丽的景象”相比拟,以一幅气势磅礴、雄奇壮阔的日出图,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表达无产阶级战士的豪情壮怀,反映了刘白羽散文对意境创造的追求及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使浓郁的诗情与深刻的哲理相交融,以造成一种深邃高远的艺术境界,这也是刘白羽散文追求的目标。《日出》在细致描写高空日出奇景的基础上,阐述“革命的哲学”,高唱“战斗的诗歌”,诠释“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盛赞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与无限光明的前景,从而大大加强了散文的思想内蕴和艺术感染力。

《日出》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奇景。文中有关日出的五幅图画,前四幅全是辅垫,全是曲写,是“杨”前的“抑”,是欲扬帮抑。在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作者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日出奇景,并对此进行充分的、细致的、油画般的描绘——它的色彩,它的形态,它的气势,它给人的思索与遐想,笔墨不多却令读者无法忘怀。

参考资料

《刘白羽的《日出》赏析》:http://****wenku1.***/news/f5f4fe59da62aa09.html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选择题,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全部

1楼 杨风游 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 b 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 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 d 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d选项错...

八年级上册英语书翻译,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文翻译

1楼 匿名用户 我喜欢像我一样的朋友 我比我们班上大多数的孩子都安静 内向 而我的最好的朋友袁利也很安静 内向 虽然我们有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但是我比袁利更聪明,她比我更健壮 2楼 s水晶心 题目都没打出来 怎么翻译哈 3楼 匿名用户 你不想从老师那要命啊 4楼 宋长逸衷寿 https wenku b...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楼 du知道君 第一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大石头 8 我不能失信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风筝 11秋天的雨 12 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