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交际就是心理学,交际解决一切心理问题。
2楼:
可以预防忧郁症,懂得人际交往,为以后就职和工作打下基础。
3楼:匿名用户
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有助于沟通
4楼:匿名用户
正其心,规其行,助其谋
5楼:清晨百合花
太有用了,《心理基础知识》、《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概述了人各个成长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了解自己和身边的人的正常心理或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平衡自我心理,更好的调节自我心理,并且能掌握一些**手段有益于自我和大家。我建议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能能系统的学习全套的《心理咨询》,那会受益匪浅的。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有什么重要性?
6楼:李瑶哈
心理因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个人情感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每个大学生都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就像是社会的缩影,里面充满了各色各样的人。刚进大学的学生一定会对大学感到很失望,因为它并不像老师所描述地那么美好。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反差确实很大:
生活上没有了家长的照顾,学习上了没有老师的督促。彷徨、寂寞等各种不良心态一定会干扰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学会独立,学会自觉,要让大学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大学里比你强的同学比比皆是,他们有的多才多艺,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成绩优异,这时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敢于挑战困难,面对挫折。
在大学里人际交往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也许你是一个胆小怯懦的人,不敢和别人说话;也许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让你觉得如鲠在喉;也许和人在交往中发生了矛盾、摩擦。这时有些人往往会选择封闭自己,不和人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了一种不合群、孤僻的心理,这会严重影响阻碍今后人生的发展。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勇于克服心理障碍,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发展的关键,拥有健康的心理更是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中共*****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今社会人人追求健康,健康不仅仅指具备健康体魄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健康。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任何一方都不可忽视的。
有时,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不次于生理因素。我国古代医学,对此有过许多研究和论述。《黄帝内经》中写道:
“故喜怒伤气,塞署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署过度,生乃不固。……怒伤肝。
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古代医学认为,情绪的过度兴奋或思维的过渡紧张、激烈可使内脏致病。
当今的医学告诉人们情绪变化直接导致人体内分泌的变化,使人的免疾力发生变化,可能使身体发生病变。
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青年的生理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使得青年极易接受外界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吸收能力大于他们的辨别能力,这就容易受社会消极影响而形成消极心理。
因此,人们称青年期这变化最激烈、最不平静的阶段为“急风暴雨的时期”,也有人视其为“危险期”,它确实对于人的一生具有关键的意义。如何驾驭青年期的这些特点,施以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成为民族振兴所需要的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正处于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间竞争日趋剧烈,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就是人的心理素质的竞争。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
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中国社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在我们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心理问题。工作中,要迎接竞聘、考核、升级的挑战,稍不留神还会有下岗之险。生活中,要面临购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压力,让人疲于奔命,应接不暇。
学习中,由于社会上用人制度的变革,人才的竞争,学生要面临各种校内外辅导、入学考试、阶段测验、升级、毕业及升学考试、就业及再就业等压力,左挡右防,穷于应付。由于种种压力,引起人们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却像一场雨后的杂草,四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我国青少年学生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各种影响。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很多调查和中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当前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
如,江苏、浙江两省1985年对1095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学生的比率为16.53%,浙江省1989年的数据是16.79%,广州市1994年对1000名青少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有53.
2%的中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为32.0%。尽管调查采用的量表和问卷各不相同,但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客观事实,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心理素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首先是家长期望过高,以及过度的溺爱、刻薄、指责或打骂等行为,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竞争压力巨大等,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
再就是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导致部分家长和老师无暇顾及对孩子在人格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纵观人的成长发展,家庭心理教育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必须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示,按教育规律坚持科学育人;按**建构和谐 社会的设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齐心协力,坚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7楼:匿名用户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想大部分人都参加了社团了的。当然,加入社团的初衷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学分、有的是想锻炼一下自己所欠缺的能力 。暂且不管他们最初是为了什么。
当我们成了大学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开始,我们就得与其他人打交道。有时我们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但当我们意识到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必修课时,我们又不能不踏出那艰难的一步,去摸索交际中的一些规则。人们焦虑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交际
拥有一颗干净纯洁的心灵,它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灿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是无可置疑的。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希望,是国家以后赖以生存的中流砥柱。
8楼:呆萌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院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而开设的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的必修和任选相结合的课程。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9楼:drh极地绿洲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有什么重要性?这个当然很重要,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目标
10楼:仅有的执拙
我国青少年学生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各种影响。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很多调查和中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当前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
如,江苏、浙江两省1985年对1095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学生的比率为16.53%,浙江省1989年的数据是16.79%,广州市1994年对1000名青少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有53.
2%的中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为32.0%。尽管调查采用的量表和问卷各不相同,但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客观事实,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心理素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首先是家长期望过高,以及过度的溺爱、刻薄、指责或打骂等行为,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竞争压力巨大等,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
再就是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导致部分家长和老师无暇顾及对孩子在人格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纵观人的成长发展,家庭心理教育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必须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示,按教育规律坚持科学育人;按**建构和谐 社会的设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齐心协力,坚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定要采纳偶的哟
对于心理学的知识你的了解,想了解关于心理学的知识。。。
1楼 清韵如斯丶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一词 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 因为古代原始人认为人的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 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mind ,心理学...
你觉得学校建设图书馆对学生有什么好处
1楼 邬秋荣言沛 唉。。图书馆现在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没好的图书馆的学校基本不是很行。 至少我们可以去那坐坐找点自己想看的书啊。而且学校的图书馆的书全是那种很经典的书。很难在外面找到的,有些书已经完全绝版了,而网上的都是 那种新 ,不怎样,经典的书还是在图书馆,而且各方面都有,喜欢什么就看什么。下棋...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结合例子说明你对知觉的理解
1楼 匿名用户 1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 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的常识可以有效帮助人们认清物体的动静,比如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其实是无题没有运动,只是我们对他的感觉而已。 社会知觉帮助更大。比如刻板印象 晕轮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等等,这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