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四季常青
诵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似一条清澈绵长的小溪,惠泽两岸生灵发荣葱茏,生命不息。又如一副彩色画卷,赤、橙、黄、绿,挥洒五彩人生。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本学期,在学校的号召下,我班开展了经典古文《千字文》诵读活动,这本书,篇幅不长,但包罗历史,哲理,修身,常识等方面,内容丰富。全文以四字词语的形式构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诵读短短的两个月,学生精神面貌,气质修养就为之改观。
诵读美文,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从这些箴言中,学生明白了有了过错就要改正,掌握了某种技能就不要忘记。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信用要经得起考验,气量要越大越好。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教育学生要珍惜有限的时间,不浪费一分甚至一秒。“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激励学生做一个品行高尚,光明磊落的人。涵咏这样的文字,品味其中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和行为潜移默化地移植到学生的心灵,“你一言,我一语”的班队课上,同学之间少了一份批评,多了一份规劝;少了一句说教,多了一句名言相赠。
诵读美文,培养了学生的气质。良好的气质靠丰富的内蕴支撑。吸纳语言丰富内心的过程就是良好气质的培养之路。
诵读的形式又为学生气质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我们把《千字文》的诵读主要定在早晨到校后,鸣声朝阳里,书声琅琅,学生昂首挺胸,坐姿端正,大声地朗诵,既锻炼了他们的口齿,又培养了学生的风度。口吐莲花的境界虽未企及,确有大将威武的风度。
小组比赛,气势如虎;个人展示,闪亮登场。碰巧,前不久,我校又组织了“学生气质训练营”活动,我们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上台发表自信的言说,二者相得益彰。交流之中,扭扭捏捏的少了,大大方方的增加了;吞吞吐吐的少了,明快流利的多了;词不达意的少了,引经据典的出现了。
美丽的气质之花,正在悄悄绽放,我们欣然等待那红硕的花朵。
诵读美文,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千字文》主要以四字词语的形式构成,文字简洁却意蕴丰富。彰显了作者高度的语言文字功底,是学生积累文字,习得语言的典范之作。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聊聊几句从颜色、形状、构造等方面描写了古都建筑的华美和气势。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极富想象力。
《千字文》里既有正面的描述又不乏巧妙的取譬。如:“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把美好的情操比作芬芳的兰花,茂盛的松树,不息的河水,明亮的镜子。深入地读读《千字文》你会发现,我们现代文章的长篇大论,就在它的片言只语里。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日积月累中,这些名言佳句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不断丰富他们的积累。
此外,诵读美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情感,真是一举多得。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文化的精彩世界吧,它将以无限的魅力,带领我们走进精神的殿堂。
颂中华经典,做少年君子作文600字
2楼:精锐东川中心
读经典诗文,做少年君子
古人曾经曰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想也是,多读书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不再那么愚昧无知。所以,在这个漫长而又快乐的暑假中,我读了许多书,并把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还能倒背如流呢!
从书中,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而且还能从诗句中获得一些深刻的道理。比如:
我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中,知道南朝时建立佛寺的历代君王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唯独有这些没有生命的建筑物还留在世界上,面对这些历史遗迹,不免令人慷慨万千。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从这句诗中,我知道了当时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自刎乌江的历史故事,同时诗中还讽刺了南宋小朝廷的逃跑主义,表示了项羽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情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这句诗中我知道了:李白将要从桃花潭回去的时候,突然听到岸上传来歌声,未见汪伦,却先听到了汪伦的歌声。
也就是说无论桃花潭有多深,都比不上汪伦对李白的深情……朋友之间的感情多么深厚啊!
以上就是一些简单而又实在的道理,书上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在这里说也说不完,我希望我们广大的朋友们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用书中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改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少年君子!
以读国学经典做少年君子为主要内容的一篇600字作文
3楼:丨千里快哉风丨
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国学经典》,从中我感悟良多。
孝—”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出则孝,入则悌。”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那么要怎样去孝顺自己的父母呢?
孔子曾强调孝的关键,在于和颜悦色。“色难。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乎。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有好东西要先给父母品尝。身为人子“父母在,不远游。”孝顺父母的思想在《**规》及其他国学中均有体现,古人也有很多孝顺父母的典范,如:
为父温席的黄香,“卧冰求鲤”的王祥。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与古人相比,我倍感自愧不如,但我会以先人为楷模,不断改进自己。
诚—“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意思是,世界万物都以诚为信,为本,不诚者就失去了万物。
这是我想起了我爸爸。我的爸爸是个生意人,一直坚守”以诚为本“的信念。有一次做生意,爸爸如果以次充好,就能牟暴取利,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语重心长得说: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好处,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真正的财富—诚信。“正因为他的诚信,生意才会做得风生水起,可见诚信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了!
《国学经典》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为人为子的道理。我觉得:当今社会经济越来越快,可人们的人文素质却每况愈下,让人担忧。
而正掀起的《国学经典》学习热潮用又让国人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拥有崭新的明天!
诵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四大名著读后感)作文500字
4楼:匿名用户
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
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
”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诵中华经典做少年君子作文350字
5楼:花语网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许多孩子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漠不关心,传统美德更是不尽人意,社会公德淡泊。特别是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如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
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
站在时代的讲台上,手执新教材的我们,应该深入反思,我们该把祖国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校成立了《传承经典文化传统》一课题,我有幸成为课题组的成员,一年来的课题实验,使我感慨颇深。
一、 诵读古典诗词
江爷爷曾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古诗词。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们既是文学,又是历史、地理、哲学等的综合内容。在教学中,以教材中的古诗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开发丰富的古诗资源,以丰厚学生的素养。
可让诵读五分钟成为课堂的一支永恒的序曲。一打预备铃,同学们可在班长带领下,一面诵读,一面等其他学生进教室,这不仅挖掘了诵读时间,也可以帮助教室的气氛安静下来。
(1)感受古诗节奏美。古诗的结构富有**的节奏美、韵律美。如律诗。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一些节奏明快的古诗,多诵读、多积累。
(2)欣赏古诗色彩美。许多古诗就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又如王维的诗等。
可引导学生读画结合。我们学校自己刊印了《走进诗意语文》一书,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3)品味古诗意境美。不少古诗包含着丰富的感情,营造出深邃的意境:有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
如友谊(《赠汪伦》)、思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有抒发爱国情怀的,如许多边塞诗……有励志的等等。
(4)感悟古诗哲理美。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如朱熹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教人做人道理,教人如何学习。
(5)感知古诗生活美。古诗有描写古代劳动人民艰辛劳动的,如《悯农》、《江上渔者》;有表现节日风俗的,如《元日》、《乞巧》;有体现乡村生活气息的,如《四时田园杂兴》;有刻画儿童生活的,如《小池》《村居》等等。
具体可以由情而发、由景而发,根据学生生活中具体的事件、活动、情景等开发。如春来了,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诵读描写春景的古诗。
二、积累俗语、名句、对联
情感可以维系兴趣,可以号召家长努力营造家庭诵读的氛围,如要求学生每天“大声诵读一刻钟”俗语、名句、对联,并要求家长签字,这既是一项极好的亲子活动,也是维持孩子们诵读兴趣的好方法,更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纽带。
俗语、名句、对联等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方面的内容,有些是散落在课文内容中的,更多的是在“回顾拓展”中出现。如第五册“回顾拓展”中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第三册“识字五”有“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等。开发这方面资源时,先分类,再收集、积累。一般这些俗语、名句、对联的内容可以分为这几类:
(1)哲理类。即讲如何做人的道理,这种类型是最多的,又可以细分为:立志、团结、虚心等等方面。
如教材中出现的“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可以引导学生找类似的内容并进行诵读。
(2)风情类。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
(3)知识类。如“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4)情趣类。这在对联中比较多。如祝福的春联,有趣的回文联等。
三、通过故事、民间传说的收集,感受传统文化。
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课程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内容,如第三册课文《精卫填海》、第六册课文《女娲补天》等。这些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
故事类开发的策略:以读为主。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可以选一些类似内容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成语故事等作拓展,让学生在中国“古老”故事的阅读中积累文化,熏陶精神。
此外,教材中还有大量的寓言故事,基本每册教材都有几则寓言。这些寓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寓言类资源开发的策略:
以说为主。可以进行“读小故事,评大道理”、“读古人寓言,讲今天现状”等活动。
我们要让那些凝聚着智慧、映射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境的古诗文陶冶学生的情趣,培养文化底蕴,使他们成为有良好修养的
作文颂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作文颂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450字
1楼 匿名用户 在紧张的节奏中,江门市首届国学经典诵读力行大赛拉开了帷幕。 活动当天,我们队五个家庭早早来到了活动地点,我们将要面临两大挑战 室内的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和室外的 国学素养力行比赛 。在室内比赛中,由于我们准备充分,早已把要记的古诗背得滚瓜烂熟,所以我们队超水平发挥,取得了优异成绩! ...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00字作文
1楼 原版种子资源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他是由二十四个字构成,指的是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制 爱国 敬业 诚信和友善。今天,我们就先来谈谈我对于其中一些内容的理解。 首先我来讲讲我对诚信的理解。做人要有诚信,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信任你,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叫做曾子杀...
诵中华经典四大名著做少年君子作文
1楼 天蝎小心被骗 古人不远 孔子古人不远 孔子孔子又名孔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 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 述而不作 ,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 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