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关于我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分析,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中国中产阶层是否具有阶级或阶层意义上的群体问题、中产阶层在政治参与中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和举动、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对当前的社会稳定的作用。
中国中产阶层群体特征、阶层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我国在社会结构上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全局性、高强度的阶层分化。主要表现在:首先,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形成的僵化封闭的干部、工人、农民**式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侵蚀性的变化,原来几乎没有差别的同阶层成员不断地从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化,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声望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分化,出现了众多的亚阶层和群体。
其次,不同阶层之间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社会成员的垂直性移动日益增多,原来界限分明的各阶层之间的隔绝被打破。再次,还有众多的社会成员从原阶层分离出来,产生了介于原阶层之间的边缘阶层和群体,以及不同于原阶层的新兴阶层或群体。所有这些都使凝固了近30年的原有社会结构松动、变化了,且其强度之大、速度之快超乎人们的预料,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面貌。
陈存安:《论阶层分化对政治发展的挑战》,《唐都学刊》2002年第3期,第18页。
在这个形势下,我国社会产生了中间阶层。从结构因素看,现阶段的中间阶层,其**构成主要有四类:第一是传统的“中间阶层”,包括小业主、小商贩等自营业者、个体户。
他们以较少的资本自雇经营、规模较小、利润较少。第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间阶层”中分化出来的部分干部、知识分子。第三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家。
第四是由引进“外资”及高新技术人才而生的新型中间阶层。高雪玉:《中间社会阶层的社会学透视》,《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 79页。
他们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具有稳定而且较高的社会地位。虽以薪金为主要谋生**,却不直接面对物质生产。
社会中间人群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复杂的职业技术和较高的收入,其职业是与社会进步同步的,因而具有时代性或先进性。第二,具有合法而且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并保持稳定的生活状态。但社会中间人群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普遍不安于现状,大都能吃苦耐劳,不断进取,不断汲取与时代同步的先进知识。
所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闲暇时间短是这个阶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第三,在文化观念、思想意识上他们对社会和时代的主导观念有较强的认同感,有着很强的社会影响力。社会中间人群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复杂的职业技能,他们的教育、素质以及职业技能都是相当出色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因此相对其他社会群体而言,这是一个具有较少传统观念、较少权力意识、较多市场取向和较多创新精神的群体。张惟英:《中国社会中间人群的特点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69页。
政治参与的主体、类型
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又称“参与政治”或“民主参与”,是来自西方政治学的概念。一般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合法方式和程序参加政治生活, 表达政治意愿并试图影响**决策的行为。s
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2楼:上官三云
一、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公民的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强调:
“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们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体现了民主和法治、参与和秩序、发展和稳定的有机结合,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阶段政治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保障公民的利益诉求。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和取向。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公民个体作为民主政治参与的主体地位为前提。
没有公民主体地位的保障,他们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和实现。公民要真正实现自身民主、自由、平等等各项权利,就必须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民主政治本身就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政治参与就越高。
因为,经济发展加速了社会分化,各利益主体为谋求和维护自身利益,就会设法去影响政治体系;经济发展促进了政治参与主体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当公民感到自己的利益越来越与**的活动相关时,就会越来越努力去影响**的决策。这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动力和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广大公民要求通过政治参与向**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和愿望,争取、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
2、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3、有助于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所谓政治合法性,就是一个政治系统内成员对该系统的心理认同和群体忠诚。它是政治系统赖以存继并维持长久生命力的基石。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以公民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其前提条件或心理条件的。
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国家的政治统治是互为目的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的目的在于影响国家的政治统治和管理,而政治参与又是政治系统汲取合法性的重要途径。政治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政治参与渠道吸收各种社会利益诉求、民众意愿,然后作出政治选择,从而使政策输出以民意为基础,稳定政治的统治。
4、有利于体现现代国家公共行政的公共性。
公民积极地参与国家公共政治生活,知道**决策是如何制定的,并表明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要求转化为支持、参加政治体系的输入过程,从而达到影响**决策和同**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协商民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能够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 使社会中个别的分散的意见和要求,通过协商的渠道得到系统综合的反映, 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协商民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包容吸纳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协商民主坚持求同存异, 蕴涵着合作、参与、协商、包容的精神,参与协商的各方面人士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 在充分的、民主的、平等的、真诚的协商的基础上作出决策,既尊重大多数人的共同意愿, 也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
二、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社会稳定就谈不上社会和谐。“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说明,社会稳定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必要保证,正如***同志指出的:稳定压倒一切。***同志也指出:
“在经济体制转轨,改革触及深层次矛盾在某些领域也比较突出的时候,保持稳定尤为重要。
”因此,社会稳定是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保持社会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在改革不断深化,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的重大任务,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当前,我国总体上维护稳定的形势是大好的。
但是,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有时甚至还激化。特别是我们正处在转轨时期,深化改革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随着改革的深入,各个阶层、集团、群体利益迅速分化,利益格局出现了不均衡状况,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干扰,各种经济社会风险日益增多,易引起社会不稳定。
许多不稳定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增加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
可以说,这十几年是我们发展最快的时期,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群众意见比较多的时期,分配不公平、司法不公正、就业困难、腐败严重等社会问题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社会稳定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也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制约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妥善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巩固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协商民主使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有机结合起来,协商的过程能够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扩大共识,有利于形成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稳定的氛围,避免了相互攻击、相互掣肘以致社会失序的局面。协商主体在平等自由的前提下为公共决策建言献策,体现、维护和实现和谐社会价值目标。
协商民主以承认利益多元为前提,主张协调各方利益,谋求社会和谐,有助于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智慧、凝聚力量。
三、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党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就是要继续加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认识,继续加强对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领。
民主执政,就是要进一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党内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依法执政,就是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构成党的执政方式的基本框架。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基本内容,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提出,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主协商不仅可以实行于决策之前,而且可以实行于决策之中,使民主参与能够贯彻于决策的全过程,使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机制更加完善。广泛开展民主协商,可以拓宽决策视野,促进党和**方针政策的进一步完善,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使党和国家的事业顺利发展,有利于提高党和**科学执政水平。广泛开展民主协商,使党和**的重大决策建立在尊重民意、代表民生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党和**民主执政水平,广泛开展民主协商,使决策的出台、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获得广泛的公共支持,同时也使决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营造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党和**依法执政的水平。
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什么作用,八下政治: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1楼 优酷里吾德 1 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实现这一点。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感到冤枉 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 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
世界的和平稳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积极影响
1楼 旋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 高举和平 发展 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 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 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 客观友善的 环境 。 这是在外交工作的...
政治对文学艺术有什么影响,政治对艺术的发展有何影响
1楼 匿名用户 魏晋政治上的确高压,但文 化上并未太过 。意识形态的混乱,政治的高压又迫使士人更多地转向文化思想领域,思想上魏晋高层在不影响统治的基础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因此才造就了魏晋文化高峰。 政治高压未必造就文化萎缩,集权才是影响文化的政治因素。两晋政治高压但集权程度不高,世家政治也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