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极化对分子稳定性的影响,离子极化后的影响

2020-11-22 16:17:46 字数 4785 阅读 4652

1楼:匿名用户

极化──离子的电子云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极化。也就是说离子发生变形的现象称为极化。由于正、负离子的相互作用,使离子本身发生变形的过程。

其中包括离子的极化力(离子的极化作用),是指离子使其他离子极化(变形)的能力和离子的变形性(被极化的程度)两部分内容。离子的极化力和离子变形性的大小均与离子的电荷、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外层电子结构等有关。离子极化的显著效果是使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因此对一些化合物的性质如溶解度、熔点、沸点、颜色、热稳定性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离子的极化能使化学键从离子键向共价键的过渡。 离子极化作用的增强,有可能使晶体构型向着配位数减小的方向转变。离子极化作用的增强将使化合物的溶解度减小。

一般情况下,离子间相互极化力越强,对应物质的熔点越低。 离子极化还会导致化合物颜色的变化。极化作用越强,化合物的颜色越深。

离子极化后的影响

2楼:月似当时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离子键成分减少,而共价键成分增加,从而产生一定的结构效应,影响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离子极化可使键力加强、键长缩短、键的极性降低以至结构型式变异,从离子晶体的高对称结构向层型结构过渡。

无论是正离子或负离子都有极化作用和变形性两个方面,但是正离子半径一般比负离子小,所以正离子的极化作用大,而负离子的变形性大。负离子对正离子的极化作用(负离子变形后对正离子电子云发生变形),称为附加极化作用。

离子的极化作用可使典型的离子键向典型的共价键过渡。这是因为正、负离子之间的极化作用,加强了“离子对”的作用力,而削弱了离子对与离子对之间的作用力的结果。

扩展资料

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cl-;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so42-,no3-等。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离子键形成的矿物总是以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研究认为,在分子或晶体中的原子决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上把这种分子或晶体中原子间(有时原子得失电子转变成离子)的强烈作用力叫做化学键。键的实质是一种力。

所以有的又叫键力,或就叫键。

矿物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是靠化学键联系着的。

化学键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的形成强,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原子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

3楼:匿名用户

极化──离子的电子云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极化.也就是说离子发生变形的现象称为极化.由于正、负离子的相互作用,使离子本身发生变形的过程.

其中包括离子的极化力(离子的极化作用),是指离子使其他离子极化(变形)的能力和离子的变形性(被极化的程度)两部分内容.离子的极化力和离子变形性的大小均与离子的电荷、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外层电子结构等有关.离子极化的显著效果是使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因此对一些化合物的性质如溶解度、熔点、沸点、颜色、热稳定性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离子的极化能使化学键从离子键向共价键的过渡.离子极化作用的增强,有可能使晶体构型向着配位数减小的方向转变.离子极化作用的增强将使化合物的溶解度减小.

一般情况下,离子间相互极化力越强,对应物质的熔点越低.离子极化还会导致化合物颜色的变化.极化作用越强,化合物的颜色越深.

离子的极化作用对什么有影响

4楼:匿名用户

离子极化

ionic polarization

在离子化合物中,正、负离子的

电子云分布在对方离子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的现象。离子极化使正、负离子之间在原静电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又附加以新的作用,它是由离子在极化时产生的诱导偶极矩μ引起的。μ与电场强度e的比值μ/e称为极化率,它可作为离子可极化性大小的量度。

正、负离子虽可互相极化,但一般说,由于正离子半径小,电子云不易变形,可极化性小,主要作为极化者;负离子恰好相反,是被极化者。离子极化的结果使离子键成分减少,而共价键成分增加,从而产生一定的结构效应,影响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离子极化可使键力加强、键长缩短、键的极性降低以至结构型式变异,从离子晶体的高对称结构向层型结构过渡。

离子的极化(ionic polarization) 法扬斯(fajans)首先提出

(1) 离子的极化

a.离子在外电场或另外离子的影响下,原子核与电子云会发生相对位移而变形的现象,称为离子的极化。

b.极化作用(polarization power) 离子使异号离子极化的作用,称为极化作用。

c.极化率(或变形性)(polarizability) 被异号离子极化而发生电子云变形的能力,称为极化率或变形性。

(2) 无论是正离子或负离子都有极化作用和变形性两个方面,但是正离子半径一般比负离子小,所以正离子的极化作用大,而负离子的变形性大。负离子对正离子的极化作用(负离子变形后对正离子电子云发生变形),称为附加极化作用。

(3) 离子的极化作用可使典型的离子键向典型的共价键过渡。这是因为正、负离子之间的极化作用,加强了“离子对”的作用力,而削弱了离子对与离子对之间的作用力的结果。

fig. 8.8 polarization effect between cation and anion

(4) 离子极化作用的规律

a.正离子电荷越高,半径越小,离子势φ(z / r)越大,则极化作用越强;

b.在相同离子电荷和半径相近的情况下,不同电子构型的正离子极化作用不同:8电子构型 < 9-17电子构型 < (18,18+2) 电子构型

例如: = 102pm, = 100pm,但hg的极化作用大于ca

解释:(i) 由于d态电子云空间分布的特征,使其屏蔽作用小

(ii) 由于d态电子云本身易变形,因此d电子的极化和附加极化作用都要比相同电荷、相同半径的8电子构型的离子的极化和附加极化作用大。

c.负离子的电荷越高,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例如:f<cl<br<i;o<s;oh<sh

d.对于复杂的阴离子:中心离子的氧化数越高,变形性越小

例如:变形性从大到小排列: > > >

(5) 离子极化对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a.金属化合物熔点的变化 mgcl2>cucl2

b.金属化合物溶解性的变化 s0,agf>s0,agcl>s0,agbr>s0,agi,这是由于从f i离子受到ag的极化作用而变形性增大的缘故。

c.金属盐的热稳定性 nahco3的热稳定性小于na2co3。从beco3 baco3热稳定性增大,金属离子对o离子的反极化作用(相对于把c与o看作存在极化作用)越强,金属碳酸盐越不稳定。

d.金属化合物的颜色的变化 极化作用越强,金属化合物的颜色越深

agcl(白),agbr(浅黄),agi(黄)

hgcl2(白),hgbr2(白),hgi2(红)

e.金属化合物晶型的转变 cds:r+ / r- = 97pm/184pm = 0.53>0.

414,理应是nacl型,即六配位,实际上,cds晶体是四配位的zns型。这说明r+ / r-<0.414。

这是由于离子极化,电子云进一步重叠而使r+ / r- 比值变小的缘故。

f.离子极化增强化合物导电性和金属性 在有的情况下,阴离子被阳离子极化后,使电子脱离阴离子而成为自由电子,这样就使离子晶体向金属晶体过渡,化合物的电导率、金属性都相应增强,如fes、cos、nis都有一定的金属性。

离子极化理论的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5楼:我爱李宇

离子极化理论对于由典型离子键向典型共价键过渡的一些过渡型化合物的性质可以作出比较好的解释。下面举例谈一下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在典型的离子化合物中,可以根据离子半径比规则确定离子晶格类型。

但是,如果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相互极化作用,晶格类型就会偏离离子半径比规则。在ab型化合物中,离子间相互极化的结果缩短了离子间的距离,往往也减小了晶体的配位数。晶型将依下列顺序发生改变:

cscl 型 nacl 型 zns 型 分子晶体

相互极化作用递增,晶型的配位数递减.

例如:agcl、agbr和agi,按离子半径比规则计算,它们的晶体都应该属于nacl 型晶格(配位数为6)。但是, agi却由于离子间很强的附加极化作用,促使离子强烈靠近,结果agi以 zns 型晶格存在。

在离子化合物中,如果阳离子极化力强,阴离子变形性大,受热时则因相互作用强烈,阴离子的价电子振动剧烈,可越过阳离子外壳电子斥力进入阳离子的原子轨道,为阳离子所有,从而使化合物分解。

在二元化合物中,对于同一阴离子,若阳离子极化力越大,则化合物越不稳定。例如,kbr的稳定性远远大于agbr的稳定性。对于同一阳离子来说,阴离子的变形性越大,电子越易靠拢阳离子上,化合物就越不稳定,越容易分解。

例如: 铜(ⅱ)的卤化物 cuf2 cucl2 cubr2 cui2 热分解温度(℃)

(2cux2=2cux+x2) 950 500 490 不存在 在含氧酸中,阳离子极化力大的盐,则由于阳离子的反极化作用强,对相邻氧原子的电子云争夺力强,受热时容易形成金属氧化物使盐分解。例如: 碳酸盐 baco3 mgco3 znco3 ag2co3 分解温度(k)

(mco3=mo+co2) 1633 813 573 491 含氧酸与其含氧酸盐相比较,含氧酸的热稳定性比其盐小得多。 有的情况下,阴离子被阳离子极化后,使自由电子脱离了阴离子,这样就使离子晶格向金属晶格过渡,电导率因而增加,金属性也相应增强,硫化物的不透明性,金属光泽等都与此有关。如fes、cos、nis等化合物,特别是它们的矿石均有金属光泽。

离子极化理论在无机化学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粗略地解释一些简单无机物的性质,目前成为无机化学、结晶化学等教科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然而此理论还没有得到量子化学家更多的支持,而且在无机化合物中,离子型的化合物也毕竟只是一部分,所以在应用时应充分注意它的局限性,不宜乱加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