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021-01-12 13:27:08 字数 4087 阅读 8422

1楼:司马铸剑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共同利益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区域之间

存在着竞争关系,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共同利益。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会超出原来产生的地域范围,而向新的区域或者更大范围的区域转移和扩展,并且在新的区域再次聚集,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各自发展模式的多样肚,使之形成各自的经济特色,区域问的互补性和相互需求成为区域之间相互联合的内在经济动力。因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进步和繁荣。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增强发展后劲,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必然选择,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欠发达地区一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末遭污染的生态环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是关系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幸福的大事。

我国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楼:墨留白

1、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依然较为薄弱,老少边穷等地区脱贫压力较大,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健全地区间帮扶机制,加大促进贫困地区脱贫力度,保证这些地区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在新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旨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根本解决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通过具体实践政策将协调发展理念贯彻落实。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并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重要举措之一。

扩展资料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如下:

1、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培育符合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2、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必须从深化改革上找出路,围绕人才流失多等突出问题重点突破,减少**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干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职能、营商环境、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市场化水平的提升。

3、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物流体系,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拓展西部市场,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4、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东部地区要强化创新发展领头羊的使命担当,充分利用创新要素集聚的特殊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5、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沿江城镇、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强化重点城市群的集聚辐射功能,以畅通**水道为依托,建设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成为长江上中下游互动合作的重要支撑带。

3楼:匿名用户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从国家层面的角度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统筹安排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

在“十一五”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应以东部10省市、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和东北3省四个地区为地域单元,统筹规划和安排全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西部地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群,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

东北地区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国有企业重组改造和产业转型步伐,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接续产业,重点支持能源原材料及后续加工、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中部地区要立足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一步完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积极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资源深度开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依托大中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消耗小、附加价值高的出口产业,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除了统筹安排上述四大区域的总体战略布局外,还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划分经济类型区,实行针对性强的差别化区域政策,分类指导和调控各地区发展,避免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现象。当前,大体可以按两个路径来划分经济类型区:

一是按区域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划分问题区,如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地区、处于衰退中的老工业基地、财政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区、各种矛盾交融的边境地区等,以作为国家援助和支持的地域单元;二是按地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以作为国家区域调控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域单元。

从后者来看,当前大体可以考虑划分五种类型的功能区:一是调整优化区域。对于那些经济开发密度较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的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等部分地区,重点是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质量,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综合竞争能力,优化和改善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经济过度集聚,避免出现“膨胀病”,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是优先开发区域。对于那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开发密度不大,目前已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行优先重点开发,引导人口、要素和产业合理集聚,形成新的产业和城镇密集带。三是潜在开发区域。

对于那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但近中期尚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重点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合理控制经济开发强度,为今后大规模开发创造条件。四是生态脆弱区域。对于那些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应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整治,鼓励生态性移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是自然保护区域。对于那些依法设立的各种自然保护区,要实行强制性保护,有的还要实行抢救性保护,严禁从事不符合其发展方向的各类开发活动。

三、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协调发展机制。这种新型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有效发挥**规划和政策的积极引导和调控作用。当前,着重要制定并实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并将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以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

在区域规划方面,当前应重点搞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和成渝等地区的规划,同时积极抓好不同

层次和不同类型区域规划的试点工作。在区域政策方面,要按照公平优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力度。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仍应把区域政策的重点放在西部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和民族地区政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应更多地依靠中部自身的力量,同时国家在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以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而不应该也不可能再实行大面积、普惠制的优惠政策。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则主要依靠东部自身的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过去国家对东部地区的一些区域性优惠政策,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体制转轨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此外,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打破条块分割,消除区域性壁垒,**地方保护主义,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产业合理转移和有效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及内容,如何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简述主要的内容

1楼 汪玉竹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提高城镇的聚集效益和经济辐射能力 推进城镇化建设 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推进器 是促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解决人口结构性矛盾的基本途径 是提高农牧业生产率 实现...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有什么意义,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重点在于促进城市发展,这道题错,错在哪里?

1楼 匿名用户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 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