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古风其十求翻译谢谢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

2021-01-12 12:18:56 字数 2291 阅读 7708

1楼:天莘蓝玉

出自李白《古风》其十,是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鲁仲连的:“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意思是,齐国有个风流倜傥的后生叫鲁仲连,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中最高尚奇妙的人物。鲁仲连又叫做鲁仲连子、鲁连子、鲁连。他的高妙就像明月刚从海底升出来,一个早上的工夫就把光茫照耀到了世间。

求李白《古风》(其十》(齐有倜傥生)的译文

2楼:痴人刘

李白《古风》其十,是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鲁仲连的:“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意思是,齐国有个风流倜傥的后生叫鲁仲连,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中最高尚奇妙的人物。鲁仲连又叫做鲁仲连子、鲁连子、鲁连。他的高妙就像明月刚从海底升出来,一个早上的工夫就把光茫照耀到了世间......

鲁仲连“义不帝秦”,理由是,秦是一个弃礼义而尚首功的国家。作者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自认为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问题。(6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 ① 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

3楼:沫韩

小题1:b(3分)

小题2: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

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要点二:

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4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古诗的内容,要注意四点:

一是题目,它往往是诗歌的眼睛,概括着整首诗的内容;二是诗人,也就是联系诗人的风格和背景,诗人论诗;三是诗中的关键意向,这些意象往往揭示着诗歌的思想感情;四是注释,关键处的注释能帮助读者准确把握诗意。联系李白和诗中的意象,结合注释,本诗的大意是,齐国有个风流倜傥的后生叫鲁仲连,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中最高尚奇妙的人物。鲁仲连又叫做鲁仲连子、鲁连子、鲁连。

他的高妙就像明月刚从海底升出来,一个早上的工夫就把光茫照耀到了世间。鲁仲连“义不帝秦”,理由是,秦是一个弃礼义而尚首功的国家。作者歌颂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自认为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

依据上述大意,“后世仰末照”句应指后代的人都仰慕鲁仲连的光彩,而不是说会被后人所遗忘。所以b项中“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理解有误。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首诗是典型的咏古人明志诗,在答题时们一定要结合诗句,联系李白的身世和志向,把鲁仲连的遭遇与李白的遭遇联系起来,做到知人论世。诗人李白在诗中借助鲁仲连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表现了鲁仲连卓越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把鲁仲连的出仕比喻为明月出海底,表现了对他的极高评价;“后世仰末照”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一句而来,说明其光芒穿越时空,照耀后人,使人敬仰。“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这两句说平原君要以官爵千金相赠时,他却推辞离去,足见他高尚的品格。李白就是以鲁仲连为楷模,表达自己热爱自由,渴望建功立业,同时又希望自己也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最终功成身退。

(2013·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古风(其十)李 白齐有倜傥生,鲁连 ① 特高妙。明月

4楼:手机用户

小题1:b

小题2:①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②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从理解诗句含义的角度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和内容的理解。“后世仰末照”承“明月出海底”一句,“明月”一句将鲁仲连比喻为海底升起的明月,光辉闪耀。

这句形容鲁仲连的光芒能穿越时空而照耀后人,使其景仰。因此b项中“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错误。

试题分析:

小题2:本题从诗歌的思想内容角度来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诗歌末句“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表明作者以鲁仲连为楷模,借鲁仲连的形象,寄寓自己的理想。

首先找到描绘鲁仲连的诗句,根据对这些诗句的理解分条概括出鲁仲连的性格特点。然后结合对史实的了解,对这些诗句加以解释,并联系李白自身的境况作答。描绘鲁仲连形象的是5~8句,“却秦振英声”指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后世仰末照”承“明月出海底”的比喻而来,形容其光芒能穿越时空而照耀后人,使其景仰。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指当平原君欲以千金酬谢时,他却推辞离去,可见他高尚的人品。李白以鲁仲连为楷模,希望自己能像鲁仲连一样淡泊名利,最终能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