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柄“柱斧”从不离手。那是一个象牙柄水晶头的斧头,很名贵,打起人来也很疼。公元967年,当时是宋太祖的乾德五年。
当时,君臣几个人谈起年号来,赵匡胤对“乾德”这个年号相当得意。赵普跟着拍马屁,列举了几年来不少好事,然后归功于赵匡胤改的这个年号。谁知,旁边站着一位名叫卢多逊的翰林学士,极有学问,而且死看不上赵普。
他等赵普特别起劲地拍完马屁后,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可惜,乾德是伪蜀用过的年号。”皇帝大吃一惊,马上命人去查。
结果真是前蜀的年号,而且是亡国的年号。这一下赵匡胤的羞惭恼怒可想而知。想起赵普这厮身为宰相,却不读书不看报,让自己在天下臣民面前出了这么大的一个洋相,真是可恶万分。
皇帝阴沉着脸在那儿运气,坐了半天,实在还是压不住心头的怒火,便招手叫道:“赵普过来。” 赵普以为要挨那柱斧的揍了,就战战兢兢地走向御案前,只见皇帝拿起御笔,蘸饱了黑墨,在赵普脸上就是一阵乱写乱画,弄得他满脸满身翰墨淋漓。
一边涂,皇帝还一边骂:“你不学无术,怎么比得上卢多逊?” 从此,大宋宰相赵普受此奇耻大辱,开始发愤读书。
他有一个大书匣,不许别人动。人们只是看到他每天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读,但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等到这位宰相死后,人们打开书匣,发现里面只有《论语》。
从此以后,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传遍天下了。 在赵匡胤攻城略地之后,他制定了这些政策制度、祖宗家法。大宋帝国的“郁郁乎文哉!
”就是在此基地上,成长起来的。赵匡胤和他子孙那个时代是中国经济、文化达到巅峰的时代,是中国在全世界最文明、最发达的时代。这一切,可能都与它的开国皇帝、好汉赵匡胤的那个“卧榻”情结有关。
论语: 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由孔子门生及再传**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
机智的小伙伴们,求教这道题的详细做法,多谢啦
1楼 匿名用户 奉献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时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 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很少需要牺牲的时代,奉献是英雄和楷模们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实这是对奉献的误解。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 奉献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 奉献的实质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机智的小伙伴们,求教这道题的详细做法,多谢啦
1楼 匿名用户 浆酒霍肉 肉跳心惊 惊师动众 众口铄金 金针度 人 人定胜天 天下第一 一步登天 天末凉风 风趣横生 生财有道 道尽途 穷 穷山恶水 水涨船高 高傲自大 大得人心 2楼 匿名用户 一心一意,意气风发,发扬光大,大海捞针,针锋相对,对牛弹琴,勤能补拙,卓尔不群,群龙无首,首当其冲,冲口...
求机智的小伙伴告诉我,1.2.3题怎么做,要求过程写详细
1楼 匿名用户 第二题的角a加角d是180度,所以180减60等于120,角d等于120度 机智的小伙伴们,求教这道题的详细做法,多谢啦 2楼 匿名用户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