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tang亦岚
一、 导入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作为见面礼,送大家一首诗,礼轻情意重。老师念几句,请同学们认真听: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像。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谁能知道这是写什么的?
答,雪。对,这是***的《沁园春.长沙》 那么谁能说说,写雪景的还有什么诗句?
答,a,b,c. (此时大概用去三分钟) 那么你们看到过雪了吗?请你说说你心中的雪景?
如果老师和你们去看咱们向往的雪景,会是怎样的心情? 答,心中的雪景美丽,纯洁,一片银色的世界,心情愉悦兴奋。教师总结,正因为我们很期待,心情很高兴,所以眼里,心里的雪景一定非常美丽。
(此时用时三分钟左右) 大家都说了自己的雪景,那么,我们再一同去认识另外一位朋友,看看他眼里,心里的雪景是怎样的? 他就是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此处可问,谁能简单介绍他?如果没有,你就接着说,他是一位有着和周敦颐一样情志的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感叹世间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啊。这位大家曾被清**请出做官,但他拒绝,隐居到山野中度玩余生。(板书旁边:
明末清初)从他的选择中,同学们看到了他什么个性?不屈。(板书旁边:
不随流俗,孤傲),这样个性情志的人,和我们所看到的雪景有什么不同呢?好的,大家可能有点迫不及待要去认识他了
二、 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小声的读一遍,再结合课下注释,认准生字词,并找出你不懂的词句,用笔做好标记。 1、好了吗?那么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能力,集体读一遍。
注意一定要读准字词,把握节奏。(此处大概两分钟左右)然后老师纠正,并且范读一段。(1分钟)再让学生读(3分钟)教师点评,不错。
下面请同学们找出张岱描写雪景的句子。(板书 :景)
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这句话怎么翻译,谁会?答,..。
教师反问,这句中的难解的字词是哪个?绝。(板书:绝:消失。俱?俱:都。)
那么这句话就好翻译了,直译出来就是:“大雪下了三天三夜,湖中的人声,鸟声都消失了”。(此时2分钟)
教师问:作者是从感官的什么角度来写雪?答,听觉,视觉。这句写出了作者去看雪的环境。
接着问:用些词来说说这个雪景的特点。答abc。
教师板书:空阔,冷寂 2、那文中还有没有描写雪景的句子?有。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说,我们一句一句看。
谁能来翻译雾凇这句?学生答。(如果沉默,可以补充说,结合课下注释)(仍然像解释上面那句一样,先问疑难字词是什么,然后板书出来,再完整的给学生说一遍。
)(板书:一:全)那么下面这句的翻译可有点难度了,看谁能来挑战。
答...。教师评,恩,准确,或不够准确。请问大家这句的疑难在**?
可能不会说,老师问,一痕中的痕怎么解释?那一点?两三粒?
接着说,作者什么时候去看的雪景?文中有提到吗?学生答是日更定。
教师问:怎么解释?(是:
这。更定课下注释有,就不写了)哦,作者是凌晨去看雪,天色还有些暗,所以所看到的雪景朦胧的,而且作者看到的这些景物时,他的立足点在近处还是远处?对,远处,而且非常远,连湖心亭也只有黑点那么大小。
人影就像米粒般大小了。(那么这句话得翻译请同学们要记清楚了,....。 在提到如何解释一痕的时候,可以问(痕,点,芥,学生找个量词来替换,条,座,叶)然后再问,怎么一座湖心亭就只有一个点了呢?
长堤有一条痕迹?然后再说看的时间和立足点 此处大概5分钟。这三处得雪景请同学来读读,并且划分这两句的节奏,老师纠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注意思考,用什么词概括他的特点。
(1分钟)板书 凄清 冷寂 空阔 肃杀然后问,作者有用华丽的辞藻吗?那么寥寥数笔,刻画出的景用的什么方法?有同学知道嘛?
(如果不知道,提醒看课后练习一的提示)板书:白描 教师再补充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园,多与少,大和小,动与静,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现在总共20分钟左右。
我们眼中,心中的雪景都是美丽的,作者怎么眼中的雪景却别有意境呢?他是带着怎样的情绪去看雪景的?(板书:
情)同学们从文章中找找,(有的可能找到后面去了,你就提醒那是他看到雪景后的心情,要找去时的) 独,孤独,(板书:孤独,孤寂)怎么不叫【朋友?无知音,明末清初,不愿降服清的统治。
而且,我们刚才也提到,他去看雪景的时间,是凌晨,当时的天气是怎样的?万籁俱寂的严冬的早上,怎么样出门的?(翻译句子。
)对。出门还要带上暖炉,分明是不适合出门的时候,他偏要出门,可见他做事的风格?答...。
(板书 不随流俗)可见他当时的心境,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孤独的心是多么的伤感。也正是有着这种情绪他眼中的景才比我们同学们眼中的雪景多了许多冷寂和凄清,情中寓景,景中含情,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借景抒情。
板书补充出借和抒) 作者躲避俗世的心是多么强烈啊,不随流俗的方式,常人恐怕难以理解。 请同学们把第一段再读一遍,注意读出作者的情感来。分组读。
此处大概5分钟。 此时可能才用35钟左右。 剩下的时间请同学们也尝试着用文字表达你心中的雪景和你的心情,实践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要求100字左右。一会请同学起来读你的作品。 课堂小结:
今天 时间把握离下课还有3分钟左右,布置作业:1.复习第一段的字词句。
2.思考:作者孤寂的心,不随流俗的行为,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吗 ?
三、课堂小结:
借大自然来舒展自己的内心,自古以来就没间断过。当现实不和心意,或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他们就宁愿把自己融入到山山水水中,寄情于他们,来寻找心灵的依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湖心亭看雪概括各段的大意,湖心亭看雪的段意
1楼 禾木由 第1自然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和游人 痴 作铺垫。 第2自然段,写游湖心亭的经过。 第3自然段,写亭中游人煮酒赏雪,邀 余 同饮的情景。而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第4自然段,借 舟子 之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湖心亭看雪的问题,一个关于<湖心亭看雪>的问题
1楼 冰魚縌游 1 崇祯五年十二月时作者划船来到大雪后的西湖湖心亭。 2 巧遇知己,金陵人士。 3 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4 冰花一片弥漫,美不上手。我看见水墨画般的天,云,山,谁在雾中若因与偶先,上下全是白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像一条痕迹的长堤 一座墨点般的湖心亭与我那像芥叶样的小船。船上像米粒般...
湖心亭看雪与柳宗元的江雪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区别
1楼 老同学 两者都反应文人才子郁郁不得志因而寄情山水,以置身冷静无垠的雪中表达自我的清高,一文一诗,文中借舟子的话表达天下贤能埋没不少 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而柳诗一句 独钓寒江雪 则是表达出自身与众不同,更有一份 众人皆醉我独醒 举世皆浊我独清 的情怀! 《湖心亭看雪》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