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诗经》“谁谓河广?”“谁谓宋远?”是设问的辞格,意思说,黄河并不广,宋国并不远呀。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虞夏书》:“浮于淮、泗,达于河。”
《左传.崤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已在舟中矣。”
“百川灌河”之“河”专指黄河
邀的古义,文言文当中有哪些解释
2楼:文以立仁
bai作动词:
1、邀请du。《琵琶行》:“zhi移船相近邀相见。”
2、半dao路专拦截。《晋书·陶潜传属》:“于半道邀之。”
3、求取。王充《论衡·自然》:“不作功邀名。”
4、要挟。《教战守策》:“陵压百姓而其上邀者,何故?”
文言文中古今异义的用法?举例说明,越详细越好!
3楼:
◆爱人今义:丈夫或妻子。古义:
爱百姓。如: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暴露今义:显露出来。古义:
在野外征战。如: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
《勾践灭吴》◆悲今义:悲伤。古义:
同情。如:谁悲失路之人。
《滕王阁序》◆卑鄙今义:言行恶劣,不道德。古义:
地位低微,见识浅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鄙今义:粗俗,低下。古义:
浅陋。如: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不必今义:用不着。古义:
不一定。如:是故,**不必不如师。
《师说》◆不避今义:不躲开。古义:
不亚于,不次于。如: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汉书·食货志上》◆不过今义:转折连词。古义:
不超过。如:不过数仞而下。
《逍遥游》◆不幸今义:灾祸,不幸运。古义:
对去世的委婉说法。如: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苏武传》◆不行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古义:
①不能走路。如:九岁不行。
《陈情表》②未能成行。如:举孝廉不行。
《张衡传》◆差今义:不好。古义:
比较,略微。如:天上差乐,不苦也。
《李贺小传》◆猖獗今义:猖狂,肆无忌惮。古义:
跌倒,引申指失败。如: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隆中对》◆池今义:小水塘,池塘。古义:
护城河。如:池非不深也。
《孟子》◆床今义:卧具。古义:
坐具。如:坐我西阁床。
《木兰辞》◆聪明今义:智力好。古义:
听力好,视力好。如:耳目聪明,四肢坚固。
《管子·内业》◆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② ( 按规定) 处理。
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如: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大年今义:丰收年,春节。
古义:寿命长的。如:
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东道主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如: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儿女今义:指子女。
古义:小孩和女子。如: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非常今义:很,十分(副词)。
古义:①意外事故(名词)。如: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②不平常,不一般。如: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夫人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古义:那个人。如: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感激今义:深深的感谢。
古义:感,感动;激,奋激。如: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根本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古义:树木的根部。如: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股今义:①屁股。
②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古义:大腿。
如: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断其左股。
《荆轲刺秦王》◆果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古义:
食饱之状。如:腹犹果然。
《逍遥游》◆河北今义:河北省。古义:
黄河以北。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恨今义:仇恨,怨恨。古义:
遗憾。如: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
《史记》◆会今义:会见。古义:
适逢,正赶上。如:会宾客大宴。
《**》会天大雨,失期,法当斩。《陈涉世家》◆几何今义:数学的分支,几何学的简称。
古义:①多少,几个。如: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召公谏厉王弭谤》②多少日子。
如: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祭十二郎文》◆经济今义: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古义:治理国家。
如: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上水遣怀》◆具体今义:
不抽象,不笼统。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如: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可怜今义:
值得怜悯。古义:可爱,可惜,可叹。
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并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可惜今义:值得惋惜。古义:
值得珍惜。如:然后叹借者用心专,而少年之岁月为可惜也。
《黄生借书说》◆可以今义:对某事表赞同。古义:
可以凭借。如: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论语》◆会计今义: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的人。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如: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留意今义:当心,注意。
古义:考虑。如:
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刺客列传》◆明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古义:第二年。如: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便宜今义:物品**低。
古义:①方便。如:
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②对国家有利的。如:
数上书言便宜事。《金史·刘焕传》◆妻子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古义:妻子和儿女。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其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承上文而含转折),是一个词。
古义:①它的果实,是两个词。如: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②那实际情况。如: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前进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古义:前,走上前去;进,奉献。如: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去今义:到……去。
古义:离开。如:
自去史职。 《张衡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然而今义:
表示转折的连词。古义:两个词。
“然”代指上文所说的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山河今义:泛指一切山与河流。古义:
山,指华山;河,指黄河。如: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坡羊·潼关怀古》◆实在今义:诚实,老实。古义:
确实存在。如:武等实在。
《苏武传》◆十一今义:数词。古义:
十分之一。如: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虽然今义:转折连词。古义:
虽,虽然,即使;然,如此,这样。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虽然,犹有未树也。 《逍遥游》◆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如:
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②表原因的虚词。如:
所以遣将守关者。《鸿门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③用来,靠它来。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汤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古义:
热水。如: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涕今义:鼻涕。古义:
眼泪。如: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荆轲刺秦王》◆无赖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
古义:活泼好玩。如: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无聊今义:清闲而烦闷。
古义:生活穷困,没有依靠。如:
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 《汉书·元帝纪》◆无论今义: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如:
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行李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如: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为今义:举动。
古义:行,品行;为,做。如: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小学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
小学而大遗。 《师说》◆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如: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以为今义:认为。
古义:让……做( “以之为”的省略)。如: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季氏将伐颛臾》◆以致今义:引出某种不好结果的连词。
古义:用来招纳。如: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因此今义:表因果关系,相当于“所以”。
古义:趁这时。如:
欲因此时降武。 《苏武传》◆因而今义:表示结果连词。
古义:趁机。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古义:于是写作。如: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于是今义:合用为连词。
古义:①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如:
于是无不变色离席。《**》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召公谏厉王弭谤》②从此。如: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左传》◆再今义:又一次。古义:
①第二次。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②两次。如:
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丈夫今义:女子配偶。
古义:成年男子。如:
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 《吕氏春秋》◆治理今义:统治管理。
古义:太平清明。如:
(尹翁归) 历守郡中,所居治理。 《汉书· 尹翁归传》◆智力今义:指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
古义:智慧和力量。如: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六国论》◆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古义:①落到……的结局。如: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②到,上推到。如:
至于赵之为赵。《触龙说赵太后》◆中间今义:当中。
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走今义:行走。
古义:跑。如: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祖父今义:
爷爷。古义:祖和父,祖辈和父辈。
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坐今义:
动词,坐下。古义:犯罪。
如:何坐? 《晏子故事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