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案例题

2021-01-03 11:23:56 字数 6219 阅读 3672

1楼:》溺水而死的鱼

首先,a公司不是按照信用证规定分两批装运,而是分成了三批。

其次,在第一批305公吨装运完毕后就备单办理依付,这个数量与合同不符,照成单证不符 ,

银行有权利拒付。

个人观点,只供参考

国际**理论案例分析题

2楼:剑鱼游走四海

1、因为是cif条款,且卖方为货物投保了水渍险,那么货物在海上遭受暴风雨,海水涌入船舱内,致使部分化肥遭到浸泡,以及数日后,又发现部分化肥包装袋破损。这些损失显然是因为海水浸泡所致,且在水渍险承包范围内,所以,因由保险公司承担损失。

2、因为发盘规定b公司的答复必须在5月10日前到达中方,而实际接收的电报于5月11日才到达,而此时又恰缝该种货物国际市场**暴涨,因此,完全有理由拒绝成交。但是,如果考虑到日后与该客户的合作,可以考虑适当提价,以便双方都有利可图。

3、开证行拒付货款有道理——因为是cif条款,那么信用证一定有关于提单上显示“运费预付”字样的要求,而受益人提交的提单上没有该字样,那么显然不符合信用证的规定,所以遭开证行拒付。

4、因为合同规定索赔期限为货到目的港后30天,而a公司在货到半年后才提出索赔,显然已经超过了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所以遭到外商拒绝。

应该从本案例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行事,即应该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内验收货物,如有不符合合同约定事项,及时索赔。

5、(1)合同不成立——因为a公司先有还盘,后确认的发盘不正确,即“17日法国b公司当日复电:市场坚挺,**不能减,仲裁条件可接受,速复。”这等于是新的发盘,也就是:

“单价为850美元cfr中国上海,500公吨马口铁,履约中如有争议,在中国仲裁”。而a公司却回复“接受你16日发盘,信用证已由中国银行开出,请确认”。因为16日的发盘因为a公司的还盘而作废。

所以,按16日发盘的合同不成立。

(2)a公司的失误在于复电错误,即回电应该是:“接受17日复电”即可。这样就以“单价为850美元cfr中国上海,500公吨马口铁,履约中如有争议,在中国仲裁”合同成交。

所以,业务人员看到国际市场**暴涨,沉不住气,乱了方寸,或者是对于发盘的概念理解不透,不知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致错过了绝好的成交机会。

6、这些装运条款不可接受,因为a)条款限定了具体的装船日期,这个不可能做到;b)条款限定船公司,而是否有指定船公司走天津新港到伦敦的航线,需要经过查询方可知道,所以,该条款接受与否待定;既然是自天津新港指伦敦,那么,c)条款是否矛盾?所以,这些条款不能够接受。

7、合同不成立——因为美方的复电对发盘做了修改,因此构成还盘,而我方对此未予答复确认,所以合同不成立。

8、如果保单的受益人是我方,那么外商的要求合理;如果保单的受益人是外商,那么就不太合理,因为,应该由保单的受益人向保险公司索赔才是正根儿。

9、开证行的拒付没有道理——因为信用证是独立于合同之外的、单独的单据买卖,即开证行是凭受益人提交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付款,与实际货物无关。所以,开证行的拒付理由不当,即开证行不能够因货物的品质为由拒付货款。

国际**实务的案例分析题

3楼:百度文库精选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

原发布者:雪舞963

案例分析题1.我某公司按fca条件进口一批化工原料,合同中规定由卖方代办运输事项。结果在装运期满时,国外卖方来函通知,无法租到船,不能按期交货。

因此我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10万元违约金,问:对我公司的这10万元损失,可否向国外的卖方索赔?答:

不能,fca条件下卖方可以代替买方按通常条件定立运输契约,但费用和风险要由买方承担。2.某公司出口一批货物以fob条件成交。

结果在目的港卸货时,发现货物有两件外包装破裂,里面的货物有的被水浸的痕迹。经查证,外包装是货物在装船时因吊钩不牢掉到船甲板上摔破的,因包装破裂导致里面的货物被水浸泡。问:

在这种情况下,进口方能否以卖方没有完成自己的交货义务为由向卖方索赔?1进口方不能向卖方索赔;2按fob条件成交,卖方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3本案例中,包装物破裂是在越过船舷后发生的,该项损失按风险划分界限,理应由进口方自己承担。3.

我某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冻鸡。合同签订后接到买方来电,称租船较为困难,委托我方代为租船,有关费用由买方负担。为了方便合同履行,我方同意了对方的要求。

但时已至装运期,我方在规定装运港无法租到合适的船,且买方又不同意改变装运港,因此,到装运期满时,货仍未装船。买方因销售季节即将结束,便来函以我方未按期租船履行交货义务为由撤销合同。问:

我方应如何处理?

4楼:匿名用户

保险公司能拒绝赔偿,因为你投保的是一切险,而暴雨淋湿属于特殊附加险里的,你要额外再投保的。保险公司会因为这个而拒绝赔偿的。

5楼:匿名用户

无论是fob或cfr,货物的风险都是从货物越过船舷起,转移到保险公司。

如果要保出口仓库到装船前的风险,出口方应另办国内运输险。或者不用fob,用fca。仓至仓条款有其限定性。

投保陆运险来消除从发货人仓库到装运港之间的保险盲区 以fob和cfr的**条款成交的合同,为了避免发生在装运港发货人的仓库和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货损这一保险盲区,对于**值的货物,国内出口商可以在装船前单独向保险公司投保国内运输险,即陆运险(overland transporta-tion risks),这样一旦发生货损时,国内出口商即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尤其是在国内出口商所在地距离装运港比较远的情况下。虽然这会增加国内出口商的资金负担,但国内出口商对外**时可把这一部分费用考虑进去。同时国内出口商也可以考虑改变长期使用的fob**术语,而改用国际多式联运的**术语fca,货物风险在货交第一承运人时候就会转移,尤其交货地点在内地城市而非海港。

仓至仓条款"具备如此性质,往往使一般人产生误解,认为只要采用了此条款,无论在任何阶段发生的保险风险,其损失都可由保险公司赔偿。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往往导致进出口企业的经济损失,使得运输货物在某阶段的损失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忽视了因**风险的转移引起的保险利益的变化。

其中的主要问题是:首先,进出口公司要得到运输货物的保险赔偿,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所发生的风险是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

第二,所遭受的损失与发生的风险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第三,在保险标的遭受风险时,索赔人对其具备保险利益,即货物损失与索赔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第四,依照"仓至仓条款",被保险货物遭损的时间和地点是在保险期间之内。

这四个条件须同时具备,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索赔人都不会得到赔偿。

其次,依照国际**习惯,买卖双方在海上运输中的风险,一般是以货过船舷为界限来划分的。即货物装船前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装船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所以货物在装船前对卖方具有的保险利益,装船之后转移到对买方具有保险利益。如前所述,不具备保险利益则得不到保险赔偿,因此,尽管"仓至仓条款"涵盖全部运输过程,若损失在装船前发生则索赔权仅在卖方,若损失在装船后发生则索赔权大都转到了买方。

再者,依照国际**习惯,不同的****条件,买卖双方所承担的权利义务也不同。仅就办理保险而言,cif和cfr**条件成交的业务,由卖方依照双方在合同中的约定办理保险。但如果保险公司出具的货物运输保险单是以买方为被保险人,尽管采用"仓至仓条款",卖方在装船前的货物风险在此保单项下因不具备保险利益仍然得不到保障。

另外,根据我国习惯做法,进口公司往往采取与国内直接用户订立销售合同的方法将进口货转卖并由直接用户到港口提货。若该购销合同规定为舱底或港**货,如处理不当就会使得因货物所有权的及早转移,本来可以依照"仓至仓条款"一直使保险责任延续至内地仓库的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单失去可靠的保障性。

那么,进出口企业应如何巧妙利用"仓至仓条款"才能做到既节省费用又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呢?

第一,在出口公司投保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时,应将自己作为被保险人,然后将保险单背书转让给国外进口商。这样可以利用外商付来的保险费,充分运用"仓至仓条款"的承保范围,在不另付保险费、不须另办保险的情况下,使自己在装船前阶段的风险得到了保障。

第二,进出口公司在办理运输货物保险时,要将所托货物在装卸海港通过陆上、水上运输延到内地阶段的风险合并在一张远洋运输货物保险单中投保。对此,保险人一般都可按客户需求承保,而且保险**也会得到优惠。这样,可避免对海运过程的两端延伸到内地阶段另外购买保险,费用可节省一半至三分之二。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保险单中从内地到港口,又从港口到内地,起讫地点一定要表述清楚准确,以免产生漏保或责任收纷。

第三,若进口货物由国内用户或国内**公司接货并集中运往内地,进口公司除了应按前述将内地段的运输与远洋运输一并投保货物保险外,进口公司还应注意将提单和保险单及时转让给国内直接用户或**公司,使得在"仓至仓"范围内应享受的保险保障得以继续。

第四,进出口公司应注意"仓至仓条款"的时间界限,尽量在条款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运输任务,如货物在港口停留时间不能超过60天。另外,在中途要对货物**或分配分派,货物抵达**或分派地点之后,则超出了"仓至仓条款"的范围,须另行购买保险。

三种条件下“仓至仓”条款的风险控制

区别:三种条件下“仓至仓”

某外贸公司分别以fob、cfr、cif**签订三笔出口合同。有关保险均投保“仓至仓”条款的一切险。货物向起运地仓库运往装运港途中均遭受承保范围内的损失。

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但结果只有cif合同项下的货物索赔才未被保险公司拒绝。其原因就在于fob和cfr合同下的索赔条件不够,其中主要源于可保利益。

fob、cfr条件下,卖方在货物发生意外时,对该保险标的享有可保利益,但不是保险单的被保险人(买方)或合法的受让人,因而与保险公司之间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因此卖方没有索赔权。

缘何买方索赔也遭拒绝呢?因为是买方虽然是保险单的被保险人或持有人,与保险公司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但他当时对该单还尚未取得所有权,故对货物装船前发生的风险损失不负任何责任。因此,他对装船前的标的不具有可保利益,所以同样不具备索赔条件。

cif条件下,由卖方投保,与保险公司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而且,装船前的风险由卖方承担,具有可保利益,所以保险公司才给予赔偿。

可见,在不同的**术语下,并不是说只要货损发生在“仓至仓”条款所涵盖的运输途中,且为承保责任范围内的风险所造成的,保险公司就会赔偿。关键是要看损失发生时,被保险人是否对货物具有可保利益。

人们对“仓至仓”理解上的错误关键就在于此。与保险公司之间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就无权行使索赔权,这一点大家都很明白。而我们判断某一时刻谁对货物享有可保利益时,标准就是在该阶段谁承担货物的风险。

这也是依可保利益的含义而做的。

比如,在fob、cfr条件下。海运货物保险由买方办理,买卖双方风险、责任划分均以装运港船舷为界。虽然根据“仓至仓”条款,货损发生在其涵盖的运输途中,但是,买方对此段的货损不负责,对货物不具可保利益,就不能要求索赔。

由此可见,在fob和cfr条件下,保险责任起讫实际上是“船”至“仓”。因为虽由买方投保,但依照风险划分界限,买方一般不会办理货物装船前的保险。只有在cif**术语下,保险责任起讫才是真正的“仓”至“仓”。

因为,此时保险由卖方办理,自货物运离起运地仓库到越过船舷为止,货损是由卖方承担的(拥有可保利益);卖方在货物装船后交单结汇时,将这种可保利益通过对提单和保险单的背书转让给银行,买方付款赎单后,可保利益也随即转让到其手中。这样看来,从起运港发货人仓库开始一直抵达目的港收货人仓库为止,整个过程中如果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风险,被保险人都能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

建议:三种条件下“仓至仓”的风险防范

在fob、cfr条件下,卖方怎样解决装船前的风险呢?由于是买方投保,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货物遭拒收或拒付,卖方又该怎么办呢?在cif条件下,卖方投保是否完全是为了买方利益,该怎样选择投保的险种呢?

货物装船前,在fob、cfr条件下,因是买方投保,卖方无法持有保险单;又由于买方投保时不具备可保利益,即没有货物所有权,因此无法将保单转让给卖方,所以卖方也无法成为保单收让人。

所以,卖方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为此,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一定要自行投保从仓库至装运港这一距离的“路运险”,来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fob和cfr条件下,由买方办理保险,货物装上船后,风险责任也一并转移给买方。

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包括买方无力支付货款、不可抗力或货物与样品不符等等,导致货物收或拒付,此时卖方若采用出口转内销的种种方案的话,或在运输途中受损,本已转移的风险现在却又转回来了。像这样由于买方意外据收货物而产生的卖方对货物的利害关系,海上叫做“或有利益”。

海上保险业对此开办了一种卖方或有利益保险。主要就是针对采用fob、cfr两种**术语而且又是采用托收付款方式时,作为出口商因没有银行信用保障,又无海运保险的保障。如果卖方在货物装船前投保此险,对于买方拒收且货物遭受承保责任范围内的风险,卖方可从保险人那里获得赔偿。

当然为保险起见,cif条件下也可投保此险。

在cif条件下,卖方投保并不完全是代办性质的,如本案,至少货物装船前这一段是为自己利益投保的。所以卖方必须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投相应的保险,不可疏忽大意。实践中,不论“仓至仓”条款是否完整,卖方都应做好装船前的风险防范。

国贸的问题,跪求答案啊谢谢,国贸的一个问题,跪求答案啊。。。谢谢

1楼 匿名用户 铁路运单单和航空运单也具有物权凭证的作用。是可以拿着这二个单据去提货的。 国贸的一个问题,跪求答案,。。。谢谢哈 2楼 匿名用户 水渍险对于运输途中被保险货物由于一般外来风险所致的全部或部分损失不负责任 ,因为那是一切险的责任范围。 或许你可以这样理解,一切险 水渍险 一般外来风险 ...

SOS外贸考题,求您解答

1楼 匿名用户 这个的标准答案是选 a b d 这是我的题库里的一道题。 2楼 匿名用户 a b d fob是离岸价 fob 的标准是 发货港货过船舷。 货过船舷前,卖方承担货运的费用及风险 货过船舷后,风险归买方,买方在货物到达发货港前,负责办理出口结关手续,购买保险以及装船费用。 3楼 匿名用户...

请教一道案例分析题,请教一道案例分析题 10

1楼 匿名用户 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个人移动终端网络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生活需要 沟通政群的重要工具。上海市人民 新闻办公室实名认证的政务微博 上海发布 的上线,是 机关积极寻求与市民沟通的举措,利用网络平台在 与市民之间建立了及时 公开 权威 全面的沟通平台,此举将极大有利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