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测言语理解题选哪个?给出解释

2021-01-03 09:04:14 字数 5944 阅读 1869

1楼:匿名用户

答案: b.一个指头容易被我们忽视

内容概括为工作业绩中可以成绩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是工作中的少部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错误少而不谈,认为缺点错误不存在。针对工作报告中只谈成绩,不谈缺点错误的现象而发。

a.必须要谈

“一个指头”指代不明。

c.工作中成绩是主要的,缺点和错误是次要的转折复句强调的是后面一部分。

d.十个指头缺一不可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强调整体的重要性。题干讲的是实际工作,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

2楼:中公教育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更多招考信息,你可以到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查看,包括其他事业单位,政法干警等公职类考试的发布时间,备考技巧等详细的资料。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这个行测言语理解题选哪个?给出解释

3楼:匿名用户

答案: b.一个指头容易被我们忽视

内容概括为工作业绩中可以成绩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是工作中的少部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错误少而不谈,认为缺点错误不存在。针对工作报告中只谈成绩,不谈缺点错误的现象而发。

a.必须要谈

“一个指头”指代不明。

c.工作中成绩是主要的,缺点和错误是次要的转折复句强调的是后面一部分。

d.十个指头缺一不可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强调整体的重要性。题干讲的是实际工作,没有上升到哲学高度。

4楼:长沙麦都网络科技****

您好,中政行测很高兴为您解答。

本题选b。只要弄懂题干的意思,就好理解了。根据“这决不等于只谈九个指头,不必谈一个指头,更不等于那一个指头已经不存在。

”可知,这段文字意在强调代表缺点和错误的一个指头同样需要“谈”,不能被视为不存在,也就是说这一个指头经常被忽视。a项的必须,语气过重。故答案为b。

5楼:匿名用户

d.十个指头缺一不可

但是,这决不等于只谈九个指头,不必谈一个指头,更不等于那一个指头已经不存在。 我认为 的

行测中的言语理解题该怎么复习啊?

6楼:吉林市中公教育

您好言语理来解主要考试源您对文字和一段话的bai理解能力和敏感度建议您du多看书zhi ,多读几遍题。dao如果没有找到技巧建议您报个班次进行学习

欢迎咨询中公教育

吉林中公总部

地 址:长春市西安大路与康平街交汇处吉发广场c座3楼电 话:0431-88585502 88585503 88585512 88585513

7楼:匿名用户

这块其实没法复习,靠平时积累。

多看看书,还有杂志,推荐《咬文嚼字》,这上面能学到不少东西。

8楼:中公教育

2013年国家公务bai员考试中,根

du据考试大纲中的明zhi确规定:

dao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内

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

容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针对以上的规定可以进行复习,买书看书做题就不多说了。关键是找到规律。

中公教育有专门针对行测各部分的专项班次,如果有需要的**可以去学习一下。

9楼:匿名用户

要看语文的基础了,主要是多做练习,进行强化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考试资料也可以去浦清官网找。

18题行测言语理解题,为什么正确选b而不是 c 呢?

10楼:匿名用户

应该说的是添加吧!合成是两种东西混合成新的,改变原来的性质,添加则不改变原来的性质

11楼:中公教育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据2015年广东公****公告,2015年广东公****内容如下: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2楼:大圣勇敢的心

b讲的是细化语言的理解,而c不全面

两道行测言语理解题

13楼:匿名用户

a。先看第三空。由“抄朴实的”、“真袭诚的”bai、“丰富的”可看出文段的du总体基调,显zhi然“激扬”与此不符,故dao排除c。

“平静”一般用来形容环境或者心情,不能与“灵魂”搭配,故排除b。“检验”指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的评价,后文并不涉及“符合性评价”,故排除d。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a。本题的突破点在第三个空。与前句出世的“宗教”相对,这里应选一个表示人世的词语,由此可排除c、d。

第二空中、由后文的“既没有宗教的精神,也没有配套法律”可知、这里儒学轻视的不仅是“法制”建设,而应是包含精神强制和配套法律在内的所有约束制度,故排除b项。本题答案为a

。这个题目是山东省的真题,这种题目不要太较真,重复考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分值相对较低,和平时个人的文学修养有关。这样的题我也总错,甚至看完答案也不知道为什么 呵呵

14楼:长沙麦都网络科技****

您好,中政来行测很高兴为您解自答。

1、第一个bai空,虽然不能直接确du定淘洗、洗礼和磨砺哪个更合zhi适,但是检验明显用在dao此处不恰当,可以明确排除d项;第二个空,要和“坚守”“朴实”这两个词搭配,信念是最符合搭配习惯的,相比较理想和理念,信念是最优的选择;再看第三空,修饰灵魂,淡定同样是最优的选择,据此可以断定选a。

2、第二个空是最容易确定,根据不仅不能和也不能,我们可以判定这里有一个并列的关系,填入的词语应当与“宗教”对应,世俗符合要求。再代入前面两个空,内心修养和制度建设均搭配得当,可确定答案为a。

选词填空的考点或者说解题的依据主要是语境、词语的搭配习惯、感**彩、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宽窄等几个方面,从这几个点入手,很容易确定选项,更多详细讲解可登陆****zzxingce.***。

2018国考行测行测言语理解题怎么提高正确率?

15楼:华图教育

1.在言语理解的第一部分里,按照大纲要求,称之为“逻辑填空”,那么为什么不叫“词语填空”呢,就是因为这一部分不仅仅考一个词语的理解,更重要的还会考逻辑关系。那到底什么是逻辑关系呢?

所谓逻辑关系就是上下文关系,我们拿大纲的真题和解析来做参考。

例题1: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

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言善辩 讷口少言 实现

b.绘声绘色 不露声色 完成

c.口若悬河 片言只语 创造

d.侃侃而谈 缄口不言 获取

(答案:c。从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可知选项c更为贴切。)

从这道大纲样题的答案就会发现,逻辑填空考的就是上下文关系和词语含义。这就提醒了我们在备考中不仅要去储备词汇,更重要的还要把握上下行文的关系。

2.在言语理解的第二部分,我们称之为片段阅读,其中考的最多的提醒就是主旨观点题。大纲中是这样解释的“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所以主旨观点题就要求把握作者观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忠于题干,同时把握文段重点。

换言之,就是说,我们在做题时,要严格依托题干,尽可能不自我想象,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在把握题干的基础上,还要理解文段重点。那何谓文段重点?我们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例题2:我长的比我姐还丑。

a.我丑

b.我姐丑

c.我有姐

很显然这道题会选a。那么,为什么不选bc呢,就是因为他们是文段虽然来自题干,但是不是文段作者的观点。

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大纲样题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例题3: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

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管理者自己头上。**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

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从**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确**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答案:a。根据“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管理者自己头上”一句,可知a为正确答案。)

从这个大纲解析就会看出来,它是通过阅读整个行文把握出重点句,并把重点句进行同义转述,最终匹配选项。

帮忙做道行测言语理解题

16楼:晴空一鹤白云

如果只有第一句,答案肯定是c.由于第二句的存在**折句),答案肯定不能选c。

我们是法治国家,提倡依法治国。自古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然,同时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7楼:长沙麦都网络科技****

您好,中政行测抄很高兴为您解答袭

。言语理解题目,考查的是考生的对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

这道题目,如果依据常识,当然c项是最佳的选择,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不可偏废。

但这里是言语理解,得出的结论应当以题干中给出的语段为依据,这里明显有个转折——道德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转折句的重点在后面,所以由此可见,法制非常重要,这才是文段的重心。

明确每个题型的作答要求和做题原则是应考的前提,更多言语理解题目精讲可登陆****zzxingce.***。

18楼:匿名用户

但道德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是这段话最中心的句子。所以选b。个人拙见

一道行测言语理解题

19楼:匿名用户

明显是c啊,因为实际上题面的重点在“但是”之后,前面全部的铺垫只是为了引出传统知识、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重要却被忽视了

20楼:长沙麦都网络科技****

您好抄,中政行测很袭高兴为您解答。

对于文段中有转折词“但”的语段,重点是后半部分内容,具体到本题,也就是对“源”的保护,对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的保护被忽视了,应当引起重视。答案是c项。更多言语理解题目精讲可登陆****

zzxingce.***。

21楼:芭蕉雨打

我觉得选b更好。题干强调了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忽视了对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楼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段话的主语应该是“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吧。

如何解答行测言语理解题目

22楼:中公教育

公务员笔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三类题型:逻辑填空、语句表达、阅读

版理解。

行测言语理解题权解答技巧:

逻辑填空(即选词填空)

1)辨析词语:遇到相近的词语,需用一些方法进行辨析,辨析的角度包括感**彩、语意轻重、适用范围、含义侧重等。

2)逻辑呼应法:先判断文段的逻辑结构,通过逻辑关系找到与所填词的呼应点,再通过呼应点选正确答案。

阅读理解

根据结构判断划分文段的重点内容。

比如:若文段是一个并列结构,就需分析每一句话的中心意思,然后提炼概括出文段的中心大意。

若文段是总分结构或分总结构,则重点内容肯定是总句,此时只需理解总句的意思就能概括出文段的中心意思。

行测言语理解,这道题到底选b还是d

1楼 中公教育 据提问可知此题为词句理解题。 材料用 文化交往的一部分 , 即要保持过去的精华,又要吸收外来因素 来对 语言与语言的碰撞和融合 进行描述,通过这些描述可以看出, 语言与语言的碰撞与融合 指的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所以b选项最符合文意。a c d的表述都很片面,只提到了...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病句怎么做啊,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词语理解题怎么做?

1楼 中公教育 公 行测言语理解之病句题解法 关注带介词的句子 主要的介词有 经过 由于 通过 使 让 为等,这类句子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缺少主语 。 关注带副词的句子 主要的副词有 及其 非常 很等。这类句子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修饰重复 。 关注带数字的句子 一般,带数字的句子容易出现歧义 不合逻辑 ...

c语言的问题跪求大神解释,C语言的一个问题 跪求大神解释

1楼 八进制转义字符 它是由反斜杠 和随后的1 3个八进制数字构成的字符序列。例如, 60 101 141 分别表示字符 0 a 和 a 。因为字符 0 a 和 a 的ascii码的八进制值分别为60 101和141。 字符集中的所有字符都可以用八进制转义字符表示。 如果你愿意,可以在八进制数字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