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风景谈》这篇课文解析,《风景谈》和( )被称为矛盾散文的姊妹篇?

2021-01-02 19:53:15 字数 2567 阅读 4951

1楼:风轻云淡

主题:《风景谈》以谈风景为名,赞颂了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为民族解放而生活、战斗的崇高精神世界和生气勃勃、充实而有意义的新生活,自然景色只是作为文章的背景而存在,主要突出的还是对“人”的精神的赞颂。

全文一共10个自然段,共描写了六个场景,六幅画面:第一自然段是一个画面,描写的是猩猩峡外的沙漠景象,先极力描写猩猩峡外沙漠的荒凉与死寂,随之以热烈的感情描绘了沙漠的另一番景象,与前面那单调平板的沙漠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结尾一句点出题旨: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第二、三、四自然段描绘的是两个画面,地点都是黄土高原,一幅画面是延安农民耕地晚归的“剪影”,用看上去轻松的剪影,听来愉快的歌声,渲染了劳动生活情趣,表现延安农民幸福的同时,也就热情赞颂了他们改天换地的辛勤劳动。另一幅画面描写的是在沿河的山坳里,知识分子生产归来的一个场面,突出描绘那一双双手,显示他们来自于五湖四海,在有着共同理想的天地里,既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又在劳动中改造着自然,创造着新的生活。第四自然段点出这以上两个画面的题旨: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第

五、六自然段是一个画面,描绘的是延安的学习景象。作者进行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一幅是谈情说爱的风俗素描,另一幅是延安的学习景象,两幅画面,两类人物,两种境界,从鲜明的对比中,看到了人同自然关系中的又一个侧面,再一次热情地赞颂了主宰自然的延安新人。第

七、八自然段是一个画面,描写的是延安桃林休息的景象,桃林本身是贫乏的,但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出现了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第

九、十自然节是一个画面,地点还是延安,时间是五月,描绘的是战斗生活的壮美景象。作者选取了一张**和一幅实景,两个战士,两种兵――号兵和哨兵,兵种不同,职责不同,但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气概却极其相似。作者成功地把画面形态上的动与静,色彩上的冷与热,气质上的刚与柔,有机地统一起来,把我们的民族精神同眼前的战士联系起来,从更新的角度开掘出了形象的典型意义: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作为自然风景,作品描写的一些场景是很一般的,但是因为有了“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就构成了意蕴深厚、美妙无比的风景。作者反复强调,人是“风景”的构成者,人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作者尤其赞叹清晨山峰上的小号兵和荷枪战士的“风景”,赞颂它们是“民族的精神”的化身,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谁知道《风景谈》的六个场面是什么啊

2楼:匿名用户

1§(沙漠驼bai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du“风景zhi”,揭示人类比自然更dao伟大。

2-4§(高原回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答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5-8§(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境界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9-10§(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3楼:痕水月的体育

1§(来沙漠驼铃):写猩猩源

峡外沙漠的“风景”

bai,揭示人类比自du然更zhi伟大。 2-4§(高原归耕、dao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5-8§(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境界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9-10§(北国晨号):

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风景谈》和( )被称为矛盾散文的姊妹篇?

4楼:匿名用户

《风景谈》和《白杨礼赞》被称为矛盾散文的姊妹篇!

5楼:匿名用户

应该是《春蚕》和《秋收》。

风景谈的作者是谁?

6楼:匿名用户

茅盾先生的散文《风景谈》,构思精巧,文笔跌宕,结构严谨,富于变化,一向为人们所称颂。文章共描写了六个画面,用五节概括性抒情议论的文字串联起来,表在写风景,意在歌颂人,在写景颂人艺术上实在独具匠心。

风景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从哪-句话可看出

7楼:坑卷

《风景谈》以谈风景为名,赞颂了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

为民族解放而生活、战斗的崇高精神世界和生气勃勃、充实而有意义的新生活,自然景色只是作为文章的背景而存在,主要突出的还是对“人”的精神的赞颂.

满意请采纳

《风景谈》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8楼:匿名用户

《风景谈》是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散文名篇。思想上:歌颂北方敌后军民团结一致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扰抗敌斗争的崇高精神,歌颂延安人的新生活、新风貌,歌颂延安精神。

9楼:手机用户

文章发表于国民党统治的重庆,不便于直接写延安,有掩护作用,主要歌颂敌后军民在艰难环境中的不屈精神.

10楼:刁秋芹终月

写景与议论相结合;描写层层深入,意境步步深化;对照强烈,语言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