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么说法明确包含有宇宙无限的思想

2020-12-30 05:15:26 字数 5545 阅读 9169

1楼:威海博锐化机

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宇宙概念在古希腊意指与“混沌”相对的“秩序”,而在古代中国它所指称的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

1、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出自:战国(前476-前221)末年的尸佼《尸子》。

释义:“宇”就是包括东西南北四方和上下六合的三维空间,而“宙”就是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维时间。尸佼对宇宙的明确的定义。

2、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出自:东汉时代的张衡(78———139)明确提出《灵宪》。

释义:宇的表面灭有极限,宙的两端没有穷尽,这是无限宇宙的概念。

与宇宙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地”,它意指人类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而那些尚观测不到的部分叫做“虚空”或“太虚”。

2楼:无线电师

春秋时代哲学家管仲指出:“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战国时惠施说:“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古代直接表达了宇宙无限思想的是哪一说

3楼:飞喵某

墨家是提出来过宇宙无限的思想,在《墨经》里说:“宇,弥异所也”,“久(宙),弥异时也”。

杂家也有讲过,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尸佼也在其著作《尸子》一书中讲:“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意思是东、西、南、北、上、下是“宇”,过去、现在、未来是“宙”。

“四方上下”。

扩展资料:

古人是如何看待宇宙的有限、无限问题的。

首先接受现代宇宙学观测证据的,当然是天文学家。现代的"大**宇宙模型"是建立在科学观测证据之上的。在这样的模型中,时间有起点,空间也有边界。

如果一定要简单化地在"有限"和"无限"之间作选择,那就只能选择"有限"。

古人没有现代宇宙学的观测证据,当然只能出以思辩。《周髀算经》明确陈述宇宙是直径为810,000里的双层圆形平面──下文就将证明不是先前普遍认为的所谓"双重球冠"形。汉代张衡作《灵宪》,其中所述的天地为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的球体,接着说:

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张衡将天地之外称为"宇宙"。

与《周髀算经》不同的是他认为"宇宙"是无穷的──当然这也只是他思辩的结果,他不可能提供科学的证明。而作为思辩的结果,即使与建立在科学观测证据上的现代结论一致,终究也只是巧合而已,更毋论其未能巧合者矣。

也有明确主张宇宙有限者,比如汉代扬雄在《太玄·玄摛》中为宇宙下的定义:

“阖天谓之宇,辟宇谓之宙。”

天和包容在其中的地合在一起称为宇,从天地诞生之日起才有了宙。这是明确将宇宙限定在物理性质的天地之内。这种观点因为最接近常识和日常感觉,即使在今天,对于没有受过足够科学思维训练的人来说也是最容易接纳的。

虽然在古籍中寻章摘句,还可以找到一些能将其解释成主张宇宙无限的话头(比如唐代柳宗元《天对》中的几句文学性的咏叹),但从常识和日常感觉出发,终以而主张宇宙有限者为多。

总的来说,对于古代中国人的天文学、星占学或哲学而言,宇宙有限还是无限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的定义,则可以被主张宇宙有限、主张宇宙无限以及主张宇宙有限无限为不可知的各方所共同接受。

人民网——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4楼:柳摇风

关于宇宙无限性的思,国内有人认为是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其实早在公元年前四百多年的战国时代,我国就有这一思想的著录。《墨经》里说:“宇,弥异所也”,“久(宙),弥异时也”。

《尸子》一书中讲:“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意思是东、西、南、北、上、下是“宇”,过去、现在、未来是“宙”。

“四方上下”、“古往今来”都没有规定何地是起点,何地是终点,何时是开端,何时是终结。这两部书中关于宇宙的理解就包含着空间无限和时间无限的初步朴素的认识。直到今天,新出版的《辞海》在解释“宇宙”一词时仍引用《尸子》之语。

到了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张衡第一次明确提出宇宙无限的概念。他在阐述浑天说时,认为假想的天球是有边界的,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宇宙的边沿。他说:

“过此而往也,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就是说,人们能够观测到的空间是有限的,观测不到的地方是无穷无尽的。张衡在东汉时期就如此明确地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对宇宙认识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到了元代,关于宇宙无限性思想又有很大发展。

元代进步思想家邓牧在《伯牙琴》一书中说,我们所看到的天地尽管很大,但和无限宇宙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之粟。如果无限宇宙犹如一棵树,我们所看到的天地就只是树上的一枚果实;如果无限宇宙是一个国家,我们所看到的天地则好比是国中的一个居民。这种认识不仅反映宇宙在空间上是无限的,同时又体现着宇宙是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它是对我国古代宇宙无限性思想的高度发展。

此外,在我国历史上,惠施也提出过:“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大无内,谓之小一”的无限宇宙观念。宋朝时期的张载曾作出过关于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无限性的著名论述。

清朝末年的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亦相继提出过关于宇宙无限性的思想。总之,关于宇宙无限性的认识,在我国古代的思想宝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

因此,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科普工作者,都应当向广大学生和人民群众广泛介绍我国古代关于宇宙无限性的思想。这对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什么说法明确包含宇宙无极的思想

5楼:维也纳的早

无极”出自《道德经》,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无边际,内无穷尽,无

容限,无终。“无极”一词在文言文中是表示“没有中心”的意思。代表着上古华人对事物产生之前状态的抽象理解。一种连中心点都没有的状态,那里没有边界.

在解释宇宙无限空间时我遇到了一个关于无限我很不解的问题

6楼:匿名用户

只能以相对空间的对比理解,但是我们所理解的相对空间在事实空里就太有限了,就从安慰心理上理解为循环空间,或者理论书上所说起点和终点在一起吧,起点既是终点终点既是起点

中国古人认识的宇宙 5

7楼:匿名用户

中国古人曾提出盖天说和浑天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汉代学者张衡也曾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无限宇宙概念。

浑天说认为天地的形状像一个鸡蛋,天与地的关系就像蛋壳包着蛋黄。张衡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的实际。

早期的盖天说是认为天圆地方的,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覆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但圆盖形的天与正方形的大地边缘无法吻合。于是又有人提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一样高高悬在大地之上,地的周边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和地的形状犹如一座顶部为圆穹形的凉亭。

8楼:123456奋斗

(1)浑天说

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另一种宇宙理论。浑天,是指天是浑圆的,有人把它比作大鸟卵,有人把它比作大鸡蛋,还有人把它比作大弹丸。

这种宇宙理论是战国时萌芽的。公元前4世纪,思想家慎到便说:天,不是半球形的,而像弹丸一样,是整球形的。

不过,他没有谈到地的形状。最早猜测大地为圆形的,是跟慎到差不多同时的惠施。惠施曾说:

球形的大地,体积虽然有限,但一直朝南走,可以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惠施不仅认为地是球形的,天也是球形的。洛下闳,鲜于妄人、耿中丞、张衡等人,又发展了浑天说的理论。

尤其是张衡,对浑天说作了全面的总结,从而使浑天说最终成为一种很有影响的宇宙结构体系。张衡在他所著的《浑天仪图注》中阐述他的观点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张衡不仅在理论上对浑天说作了系统的说明,还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作了“水运浑天仪”,来形象地表述他的浑天思想。

很显然,以张衡为代表的这种“浑天说”宇宙理论,较“盖天说”的宇宙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它认识到地球是圆球形的,而且根据这一理论,还可以解释日食、月食等现象,还能预知日食、月食的日期、时刻。正是由于浑天说这些进步性,自它萌芽以后,便很快地被天文学家们所接受,成为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宇宙理论,从汉代到明代的一千多年中,它一直在天文学界占着统治地位。

应该说,浑天说远比盖天说更接近宇宙结构的真实,但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它把地球看做是天地的中心,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另外,浑天说的一些说法,也解释不通。

就拿“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这句话来说吧,那附着在天体内壁,随天球绕地球旋转的日月星辰,当它们运转到地平线以下之后,又怎样从水里通过呢?

(2)盖天说

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复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盖天说最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当时认为天尊地卑,天圆地方,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穹隆状的天复盖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这是盖天说的雏形。后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由于圆盖形的天与正方形的大地边缘无法吻合。于是又有人提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一样高高悬在大地之上,地的周边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和地的形状犹如一座顶部为圆穹形的凉亭。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补天的神话正是以此为依据的。

到战国时期,对上述的盖天说开始发生怀疑,于是修改成“天似盖笠,地法复盘”,就是说天是球穹状的,地也是球穹状的,并且认为北极位于天穹的**,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

盖天说通常把日月星辰的出没解释为它们运行时远近距离变化所致,离远了就看不见,离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这种解释比较牵强。盖天说被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事实所否定。

西汉的扬雄提出了难盖天八事,否定了盖天说。 但是,盖天说在中国古代仍然有一定影响力。晋朝的虞耸提出的穹天论是盖天说的沿袭和发展。

南北朝时还出现了浑盖合一说。

(3)宣夜说

宣夜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卓见的宇宙无限论思想。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汉代则已明确提出。“宣夜”,就是“宣劳午夜”之意,另一说它是讲古代观星者们在夜间进行辛劳的天文观测。

不论是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还是西方古代的地心说,乃至哥白尼的日心说,无不把天看作一个坚硬的球竞,星星都固定在这个球壳上。宣夜说否定这种看法,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天体都在气体中漂浮运动。星辰日月的运动规律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性所决定的,决没有坚硬的天球或是什么本轮、均轮来束缚它们。

宣夜说打破了固体天球的观念,这在古代众多的宇宙学说中是非常难得的。这种宇宙无限的思想出现于两千多年前,是非常可贵的。

宣夜说主张“日月众星,自然浮生于虚空之中,其行其上,皆须气焉”,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并且在它的进一步发展中认为连天体自身、包括遥远的恒星和银河都是由气体组成。这种十分令人惊异的思想,竟和现代天文学的许多结论一致。

宣夜说首先认为“天了无质”——否认了有形质的天,包孕着无限宇宙的思想。它不仅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且还进一步提出宇宙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无限的思想。

宣夜说没有把行星与其它行星区别开来,也没有说明行星运动的复杂性。但从科学规律上来讲,宣夜说仍比盖天说和浑天说都进步的多。它在人类认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可惜,宣夜说的卓越思想,在中国古代没有受到重视,几至失传。也许,杞人忧天这个故事能说明宣夜说不能盛行的原因吧。

毫无意义的想法是什么意思,说一个人没有想法?是什么意思?

1楼 小s和小 就是不可能实现,想了也是白想浪费时间的意思,没有任何价值意义 2楼 摩羯有角 空洞的 只是想想 做起来没有目的或利益 不能带来任何有价值的改变 3楼 匿名用户 就是一点意思都没有,做不做也无所谓得意思 4楼 孙悟空变的苍蝇 就是想让你别老瞎合计 毫无意义的想法是什么意思 5楼 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