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北京的北海公园(原为宫苑)、八大处公园(原为寺庙园林)和苏州拙政园(原为宅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步有所创新。在许多方面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游憩生活内容与民族化的园林艺术形式相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与中国现代建筑的布局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
1.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
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
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2.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3.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
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置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了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严整的布局并不呆板僵直,而是将多进、多院落空间,布置成为变化的颇具个性的空间系列。
(二)中国现代建筑的布局
中国现代建筑的布局依旧沿袭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只有中轴对称这种建筑布局可以明显的看来。其他的特点表现的并不突出。但在某些方面仍旧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材料与中国现代建筑材
(一)中国古代的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的建筑材料并不繁多。除了主要的木材,还有砖、瓦、石材、石灰、白灰面、黄泥浆和三合土,以及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 其中古代的三合土有区别于现代的三合土。
南北朝时代,三合土的建筑材料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所组成。到明代,有石灰、陶粉和碎石组成的“三合土”。在清代,除石灰、黏土和细砂组成的“三合土”外,还有石灰、炉渣与砂子组成的“三合土” 。
(二)中国现代的建筑材料
现代的建筑材料众目繁多可大致分为: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绝热、吸声材料、木材、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无机胶凝材料分为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和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其中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分为石灰、石膏、水玻璃。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分为通用硅酸盐水泥、特种水泥、专用水泥。
混凝土分为普通混凝土、特种混凝土、新型混凝土。建筑砂浆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特种砂浆。墙体材料分为砌墙砖、建筑砌块、轻质墙板。
建筑钢材按不同的标准分为:按含碳量可分为碳素钢与合金钢、按性能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以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热轧钢筋和冷加工钢筋。按形状可分为型钢、钢板与钢管。
防水材料可分为沥青、防水卷材、其他沥青防水制品。绝热、吸声材料可分为无机绝热材料和有机绝热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可分为装饰石材、装饰陶瓷制品、建筑玻璃、建筑装饰、塑料建筑装饰涂料、金属装饰材料。
古代建筑的优缺点与现代建筑的优缺点
(一)古代建筑的优缺点
古代建筑的最大的优点就是用材简单并且建造速度快。同时因为大量使用木材,因时间久远、加之自然的破坏、战乱的影响,往往大量的古建筑无法保存下来。
(二)现代建筑的优缺点
现代建筑越发的趋向于高层化,有利于减少占地面积,适合于解决现代都市住房问题。建筑质量比较坚固。高层建筑的周期往往会很长,从一年到十年不等,甚至会超过十年。
工程量也会因为建筑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的古建筑对现代建筑有什么借鉴意义?
2楼:驀然回首處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现代建筑受古代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上。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北方很大一部分人在沿用着这种庭院式布局。两坡式屋顶,四面有院墙或者是一些建筑,中间围成一个天井。
二.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
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这种建筑虽然很少在住宅中看到,但在许多的旅游景点都能看得到这种木制的传统的建筑来吸引游客的参观。
三. 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
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如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就选择了沉稳的“故宫红”作为主调颜色。
3.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符号即是用一种明确的信息单元来表达一些概念和具体事物内涵。建筑中的传统符号则是通过一种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方法,以某一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或造型来强调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真正尊重传统的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复古,更不是传统符号的简单叠加和堆砌,而是恰当地把握传统的神和意,抓住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3楼:天方堂
关键是文化和习惯,还要和气候相适应,现在理念是舒适、环保。过去也要传承,要不你的设计不会流传后世。
建筑不是单一学科,它和社会是相关的。
了解古建筑,需要到现场感受,需要博览古今。单纯的雷峰塔有什么,有白蛇传,大家才想去看看。
我们对待外来文化要正确看待。
4楼:想飞的俺
中国古建筑是独立于西方建筑的一个单独的体系,无论从建筑的审美上、结构上、构造上等等,都有着异于西方建筑的表现,而且是发达的,科学的,值得借鉴的。
如我们的古建筑,是一种水平的延伸,讲究与环境的共融,而非欧洲的竖直方向的延伸,一种“与自然比高”的心态;
再如我们的结构、构件等等,无论是榫卯结构、抬梁构架、斗拱等等,拿出一个来都是值得研究和揣摩的,也是令人赞叹的。。
具体说,我也理不出头绪,只是充满了兴趣,也在学习。。
但是千万不要瞧不起我们的文化,基于地理民族等等的文化才是我们的文化,中国人就应该欣赏并学习中国的文化。。
5楼:匿名用户
国外建筑是 科学+人文
中国建筑是 人文+科学
中国将中庸、礼法之道,建筑物不可能像西方那样张扬个性,另外日本的古代建筑和中国的只是形式不同,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
6楼:肖书隗靖
研究中国古建筑,并不能只看建筑,还要看城市。因为建筑的发展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财产分配模式、宗教信仰、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人口结构等都有关系,这些因素要站在城市这样的宏观角度,才能够分析。我们古代的城市规划是非常发达的,历代的经典中都有涉及。
但是站在现代化的大潮流中,我们的古代城市规划理想已经让位于“形式追随功能”的彻底的世俗需求了。站在现在的技术高度,用纯粹实用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古建筑,就会发现它们“以单层为主”,“平面形式呆板”,“美学逻辑含混不清”,“功能分布摊大饼”,“圈层式的无限混乱”,等等。中国古建以这样的状态,又面临木材资源枯竭的窘境,就不可避免地逐渐让出了主流地位,离开人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
然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建筑上凝结的那些聪明才智,并不会褪色,有许多难以言说的价值尚待人们去发现、认识、研究、发展。
只要中国传统文化在吸收西方的科学知识,在继续发展,那么也有理由相信中国古建筑会在现代科学技术筑就的更加广阔的平台上大放异彩。
毕竟,我们对于美好的生活环境的追求,一刻也不会停止
中国古代建筑师和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品有哪些
1楼 谢其汛 茅以升 赵州桥的设计者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朝大业年间 公元605年 618年 ,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 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1楼 华盛顿邮报 20世纪60年代 后现代建筑在大众对现代建筑的种种质疑 中产生了 它不受任何法则束缚 在建筑文化上表现了多元与折衷的时代特性 后现代建筑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对欧洲的现代建筑产生了巨大的推进 从而使建筑的 发展又走向了一个新时代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后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结合后现代建筑在国...
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特点
1楼 笑苍穹 中国建筑的特点 1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 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 由立柱 横梁 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 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 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 穿斗 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 梁上又抬梁 所以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