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他说: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又说: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饮酒序》)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陶诗的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
陶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他的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
正如宋人黄彻所说: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陶渊明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
2楼:匿名用户
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他蔑视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作出了榜样。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了力量。
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后代诗人以消极的思想
3楼:匿名用户
田园诗派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陶渊明的诗作及艺术对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田园诗,它自成流派、一直影响后世诗人创作的发展。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4楼:霓脦那些
影响一、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和谐美好且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幻想。
二、陶渊明诗歌表现出蔑视权贵、遗世独立的气节,朴实自然的诗风,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大而深远。
个性分明,情感真挚,平淡质朴,不大用典,简洁含蓄,“质而实绮,臞而实腴”,富有意境和哲理,主观写意,杂有儒、道各家思想。除了传统儒家思想外,也深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陶诗“通篇浑厚,难以句摘”,不致力于锤炼,写来天真自然。
三、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锺嵘《诗品》虽列之为中品,却推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后世对陶诗评价甚高,唐宋以后对陶诗更推崇备至。
认为其诗“其源出于应璩”。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文选》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
四、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
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又云:“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且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性诗人孟浩然非常崇拜陶潜,风格与其极为相似。
五、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因仰慕陶渊明而自号“东篱”,后人辑散曲集为《东篱乐府》。
扩展资料:
一、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二、思想
陶渊明在青年时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入世抱负。
三十岁时陶渊明先后入了桓玄(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勤王的僚属,但是后来桓玄篡晋,他又加入了刘裕讨伐桓玄的义军幕府(公元404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他意识到了刘裕也非真心匡复晋室,遂急流勇退以明哲保身,辞去彭泽令以避覆灭之祸,作《归去来兮辞》。
以明志(见《归去来兮辞》第一段最后一句为“抚孤松而盘桓”,第二段最后一句为“乐夫天命复奚疑”,各缀最后一字成桓疑)。 公元420年刘裕篡晋后,在贫困躬耕中隐居的陶渊明,以隐喻手法写下了《桃花源记》
表达对此事最大的谴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感叹暴秦虽然酷虐,此时尤过于秦乱,所以闻者皆叹惋,在《桃花源诗》首即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点明其意。
进入刘宋之后,陶渊明贫病加剧,江州刺史檀道济去劝他弃隐出仕,但是他不受馈赠,不为所动,就是不放弃他隐居求志、不食周粟的风范(因为陶渊明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及自身俱在东晋为官,如同张良其家五世相韩,之后一生为韩报仇)。
正如他诗作:“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他的后半生,正实践着他入刘宋后所改的名—潜,一生遂潜龙勿用了!
陶潜《桃花源记》对现实有深刻批判。桃花源中人的生活,与外界并无太大分别,一样是“往来耕作”,“屋舍俨然”,所不同的是,桃花源居民能和睦相处,“怡然自乐”。
桃花源中似乎没有村社一类的基层组织,又因与世隔绝,外界一切机构组织都无由对之施用权力,人们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文章寓意是,外界社会赖以支撑的社会制度,恰恰是人们不能幸福美满生活的根源,一切政治、制度、机构都是多余的,乃是破坏和平安宁的根源。
陶渊明曾经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千字文》中也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的格言。
三、后世纪念
1、墓地
陶渊明墓,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南的面阳山南坡,北依汉阳峰,南为黄龙山,既满足了他“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的意愿,又呈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致。
2、五柳广场
位于重庆市酉阳桃花源二酉山五柳广场,设置有一雕塑,重200吨,净高9.9米,底座1.28米,总高度达11.
18米,陶渊明雕像现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桃花源景区景点之一,雕像是采用江西省星子县的芝麻白花岗石为原材料,在当地加工而成,总耗材500吨,由江西省星子县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对此进行安装。
世界上最高的陶渊明雕像,比陶渊明故乡江西省星子县陶渊明雕像还高出1.28米,成为二酉山世外桃源文化主题公园的标志性景点。
3、纪念馆
陶渊明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庐山西麓的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隅,占地1600平方米,为纪念东晋诗人陶渊明而建立。1985年7月30日开馆。馆址原是陶靖节祠。
祠的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砖木结构,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侧配有厢房。正堂塑立了2米多高陶渊明身像,头部扎漉酒巾,手握着一卷《山海经》。
两壁镌刻陶渊明四十一代孙、明邑庠生陶享所撰《陶靖节祠祀文》,又清翰林刘延琛所题书的匾额:“羲皇上人”、“望古遥集”。大门首有明嘉靖年间进士薛应旗为题书的“陶靖节祠”石匾,两耳门分别通向菊圃和柳巷。
5楼:黛妮
一、影响:
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华丽的文风不合。萧统是第一问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到了宋朝,特别是通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陶渊明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他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个堡垒。而平淡自然成了他们心中崇高的艺术境地。
菊和酒已经成了陶渊明的象征。他追求酒铸成的物我两忘境界;而菊成了他的化身,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向。除二者之外,还有“孤云”。
他的诗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其诗歌将日常生活诗化,情景事理浑融,平淡中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二、人物简介:
陶渊明(约352年—427年),字元亮,或云名潜,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6楼:匿名用户
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影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在他生活的当时,他只是作为一个合于雅道的隐士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他虽然曾和周续之、刘遗民一起被称为“浔阳三隐”,但这并不能说明人们对陶渊明有所认识。
至于他的作品,在玄言文学占统治地位的当时,是与贵族文坛格格不入的。在宋齐山水诗盛行的时代,他的淳朴淡泊的田园风光也不合于贵族欣赏名山大川的口味,而他的平淡自然的风格同样和当时“富艳难踪”的文风大相径庭,所以仍然得不到重视。到了梁陈时期,锺嵘、萧统才开始重视他,但还是十分有限的。
锺嵘《诗品》将他列为中品,萧统《文选》选录他的作品也不过寥寥数篇。可是从唐以后,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文学史上发生了深广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歌,内容是复杂的。
因此不同方面的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不同的作家,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他诗歌中所表现的光明峻洁的人格和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教育了后代文人不屈服于权贵,不与庸俗之流为伍。唐代大诗人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不屈的性格,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诗人高适在做封丘尉时,对“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现实无法容忍,也“转忆陶潜归去来”,要学陶渊明那样与污浊的现实一刀两断。在强敌压境或政治十分黑暗、社会变革即将到来的时候,他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他的疾恶除暴的精神,也给作家以巨大的支持与鼓舞。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曾在一首《水龙吟》词中高声唱道:
“须信此翁(指陶渊明)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处于从封建社会末期转向旧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转折点上的诗人龚自珍也曾赞许陶渊明说:“陶潜诗喜咏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舟中读陶诗三首》)他的桃花源理想对后代也有积极的影响。北宋进步的政治革新家王安石曾歌颂这个社会是“虽有父子无君臣”,对“闻道长安吹战尘”的现实表现了深沉的感慨。康与之的《昨梦录》写一出世人世界,显然是模拟《桃花源记》,其中也提出“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台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衣食于他人耳。”这是封建社会里决不能有的。另一方面,陶渊明诗中平静安谧的境界,逃避现实的思想也对一些作家起了消极的作用。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退隐生活中,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谪居海南时期,都酷爱陶渊明,实际是在他那超脱现实的态度中寻求精神的安慰。虽然白、苏在一定时期内对现实态度消极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自己,但这种影响作用无疑也是存在的。宋以后许多过闲居安逸生活的地主,喜爱陶渊明,也都是从这一方面出发的。
陶渊明的艺术影响同样是广泛的。从南朝文人鲍照、江淹作了学陶体的诗歌以后,历代“拟陶”“和陶”相沿成风。我国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很少没有表示过对他的创作的企羡和受到他的艺术的熏陶的。
李白说:“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说:
“焉得思如陶谢手。”白居易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陆游说:“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清人沈德潜谓:
“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维)有其清腴,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储太祝(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说诗碎语》)仅从陶诗对盛唐、中唐一些诗人的影响中,便可以体会到陶诗艺术影响的广泛了。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他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了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宫体诗的格律化对后世的特点及对后世影响
1楼 匿名用户 宫体诗 指以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 隋炀帝 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 宫体 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 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 宫体 。...
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
1楼 百度用户 1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8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0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
简答题:1.简述《史记》人物描写的特点2.简述陶渊明诗
1楼 百舟渡海 1 《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一 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 即通过许多紧张的斗争场面 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 让人物展示各自 的形象 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 二 善于用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 经过作者选择提炼的典型细节 往往最能体现人物风神和个性 三 用 互见法 来描写人物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