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赏析

2020-12-27 08:03:46 字数 5207 阅读 2106

1楼:匿名用户

用了反问的手法! 原文  日长简仲咸①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编辑本段]注释  ①仲咸指冯伉,与王禹偁是同年进士,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

简,书信,这里是作动词,寄的意思。 [编辑本段]译文  白天变长了,黄昏前的时光怎么打发呢?偏僻的州郡里,官衙闲寂,尽日掩门。

  翻开杜甫的集子,在诗的世界里徜徉,从魏伯阳的著作中窥见道的本原。   北院繁花千片随风飘落,月亮升起时在东楼有美酒相伴。   若不是和我同年考中进士的你在商州主持政务,我寥落的情怀又能向谁述说呢?

[编辑本段]作者     王禹偁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

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为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

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

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

《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日长简仲咸的作品原文

2楼:王者

日长简仲咸①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②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③共谁论。

日常简仲威 首联和领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楼:十月寒风骨

日常简仲咸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4楼:

因为地僻官闲,诗人就借读书来打发时光。所读的是杜甫的诗,老子的《道德经》。这反映出诗人即忧国忧民,难以摆脱仕途坎坷的悲凉,又希望从道家思想中寻求精神解脱的矛盾心理。

诗句"李白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源根"出自那里?"伯阳"是谁?

5楼:匿名用户

不好意思,是“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出自王禹偁的《日长简仲咸》。全诗是: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伯阳是魏伯阳,是东汉时著名的炼丹家,著有《周易参同契》。

王禹偁《日长简仲咸》解释

6楼:匿名用户

日长简仲咸-全宋诗-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白天变长了,黄昏前的时光怎么打发呢?偏僻的州郡里,官衙闲寂,尽日掩门。

翻开杜甫的集子,在诗的世界里徜徉,从魏伯阳的著作中窥见道的本原。

北院繁花千片随风飘落,月亮升起时在东楼有美酒相伴。

若不是和我同年考中进士的你在商州主持政务,我寥落的情怀又能向谁述说呢?

仲咸指冯伉,与王禹偁是同年进士,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简,书信,这里是作动词,寄的意思。

王禹偁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

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为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

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

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

《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为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乾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鉴》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为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栖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并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

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为杜甫诗),已删去。

冯伉冯伉,字仲咸,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

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知商州。真宗咸平三年(一○○○)知福州,卒於任。文辞清丽,在商州时屡与王禹称唱和。

事见《小畜集》卷二○《商於驿记后序》及《宋史》卷四七八《冯谧传》。

7楼:匿名用户

伯阳是指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

蜀相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它的效果是什么

8楼:世界啊

表现手法:情节交融, 静动相衬, 设问自答,以实写虚,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

效果: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融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

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扩展资料: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较多,具体可以分为如下表现手法:

1. 衬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可以是人衬托人,可以是物衬托人。

2.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3.象征: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4.起兴:起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赋、比、兴 : 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5.联想和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6.渲染: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从正面着笔,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通过写景,渲染出深秋江边的萧条、冷落的气氛,与诗人悲凉、伤感的人生感慨相吻合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7.抑扬: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8.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