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匿名用户
《春尽》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异地依人的苦闷心情。首联抓住“醉”“酒痕”来突出“春尽”时的惜春之情。
颔联选取“细水浮花”“断云含雨”等典型景物来描写“春尽”的画面。颈联紧扣“春尽”,写出了“人闲”时对春归的惆怅。尾联借流莺相顾、春愁略解,含蓄地表达了对“春尽”的感伤和悲叹之情。
————————————————————————————
《春尽》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
春尽,顾名思义是抒写春天消逝的感慨。韩偓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变故,晚年寄身异乡,亲朋息迹。家国沦亡之痛,年华迟暮之悲,孤身独处之苦,有志难骋之愤,不时袭上心头,又面临着大好春光的逝去,内心的抑郁烦闷自不待言。
郁闷无从排遣,唯有借酒浇愁而已。诗篇一上来,就抓住醉酒这个行为来突出“惜春”之情。不光是醉,而且是连日沉醉,醉得昏昏然,甚且醉后还要继续喝酒,以致衣服上溅满了斑斑酒痕。
这样反复渲染一个“醉”字,就把作者悼惜春光的哀痛心情揭示出来了。
颔联转入写景。涓细的水流载着落花漂浮而去,片断的云彩随风吹洒下一阵雨点。这正是南方暮春时节具有典型特征的景象,作者把它细致地描画出来,逼真地传达了那种春天正在逝去的气氛。
不仅如此,在这一幅景物画面中,诗人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于水面的落花,那随风带雨的片云,漂泊无定,无所归依,正是诗人自身沦落无告的象征。扩大开来看,流水落花,天上人间,一片大好春光就此断送,也可以看作诗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终于被埋葬的表征。
诗句中接连使用“细”、“浮”、“别”、“断”、“孤”这类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诗人的悲凉情绪。这种把物境、心境与身境三者结合起来抒写,达到融和一体、情味隽永的效果,正是韩偓诗歌写景抒情的显著特色。
颈联再由写景转入抒情。为什么要说“人闲易有芳时恨”,大凡人在忙碌的时候,是不很注意时令变化的;愈是闲空,就愈容易敏感到季节的转换,鸟啼花落,处处都能触动愁怀。所以这里着力点出一个“闲”字,在刻画心理上是很精微的。
再深一层看,这个“闲”字上还寄托了作者极深的感慨。春光消去,固然可恨,尤可痛心的是春光竟然在人的闲散之中白白流过,令人眼瞪瞪望着它逝去而无力挽回。这正是诗人自己面临家国之变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沉痛告白。
下联“地迥难招自古魂”,则把自己的愁思再转进一层。诗人为惜春而寄恨无穷,因想到:如有亲交故旧,往来相过,互诉心曲,也可稍得慰藉,怎奈孤身僻处闽南,不但见不到熟悉的今人,连古人的精灵也招请不来,更叫人寂寞难堪。
当然,这种寂寥之感虽托之于“地迥”,根本上还在于缺乏知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韩偓此时的孤愤心情,同当年的陈子昂确有某种相通之处。
七、八句抛开议论事理,转入抒情。借流莺相顾、春愁略解,含蓄地表达了对“春尽”的感伤和悲叹之情。诗人在这里虽然没有具体写自己是如何苦闷,表面上冲淡了全诗的悲剧色调,但其无限苦闷之情却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有叙述,有描写,有议论,三者紧密结合是其主要特点。这首诗描写景物具体形象,“细水浮花归别洞,断云含雨入孤村”这些诗句,真实地描绘出春天雨前农村的美景,有很大的艺术魅力。这首诗语言流畅优美,对仗工整。
通篇扣住“春尽”抒述情怀,由惜春引出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一层深一层地加以抒发,而又自始至终不离开春尽时的环境景物,即景即情,浑然无迹,这就是诗篇沉挚动人的力量所在。
⑵本诗是怎样以“春尽 统摄全篇的
2楼:匿名用户
【答案】“夜归”指深夜归家.( 步骤一:解释该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暗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时间是“夜”、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照应“夜”的意象,和“归”中意境.
)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而最末一句以“补衣灯”暗指夜深.(“夜”)首句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接着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深夜的“补衣灯”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诗词鉴赏,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3楼:苏苏猜恢
[解析] 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夜”和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答】:(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 尽 韩偓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
4楼:匿名用户
⑴颔联选取了“水、花、云、村”四个意象,描绘出片断的云彩随风吹洒一阵雨点,涓细的水流载着落花漂浮而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逝去而觉漂泊无依的悲凉之情。
⑵首联抓住“醉”“酒痕”来突出“春尽”时的惜春之情。颔联选取“细水浮花”“断云含雨”等典型景物来描写“春尽”的画面。颈联紧扣“春尽”,写出了“人闲”时对春归的惆怅。
尾联借流莺相顾、春愁略解,含蓄地表达了对“春尽”的感伤和悲叹之情。(意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尽 韩偓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
5楼:做不做晅
(1)颔联选取了“水、花、云、村”四个意象,描绘出片断的云彩随风吹洒一阵雨点,涓细的水流载着落花漂浮而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逝去而觉漂泊无依的悲凉之情。
(2)首联抓住“醉”“酒痕”来突出“春尽”时的惜春之情。颔联选取“细水浮花”“断云含雨”等典型景物来描写“春尽”的画面。颈联紧扣“春尽”,写出了“人闲”时对春归的惆怅。
尾联借流莺相顾、春愁略解,含蓄地表达了对“春尽”的感伤和悲叹之情。(意对即可)
望乡台、范成大本诗怎样以望统摄全篇
6楼:匿名用户
望乡台 范成大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本诗围绕一个“望”字,写了过去、当前、未来三种情景。首句概括过去几个月的艰难行程,可以是“回望”过去的艰难行程;第二句写“行人”(诗人自己)立马山头,缓辔踟蹰的场面,含蓄表现诗人当时油然而生的特殊感触,可以说是“怅望”;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申述自己立马踟蹰的缘由,可以说是“遥望”,意味深长。
周密的《夜归》全诗赏析
7楼:匿名用户
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夜”和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这首七言绝句诗描写深夜归家的情景。
一开篇“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去呢?诗中没有交代,但是联系以下几句,读者可以想象,大约是一位出门已久的游子,思家心切,到了归途的最后一段路程,便不愿在投宿多耽搁一夜,而宁愿日夜兼程,摸黑赶路,以致深夜到家。
诗中撷取的正是将到未到的情景。“倚筇行”三字勾画出归客的形象。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近乡情切的心理。
第二句看来是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田野里的土埂子上,影影绰绰的鬼火、星星点点的流萤。通过深夜荒径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环境,烘托出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也反衬出归客不顾一切、急切回家的心境。
途中越是阴冷,就越是令人急于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
第三句写终于进村了,首先看到的村店。在昏暗的月色衬托下, 村店显得寂静而冷漠,但在归客的眼中,家乡的村店却给深夜的荒野带来了生机,一种家在咫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转过村店,不就快到家了?
“泥径滑”三字,正是写归客脚下加快步伐,因而更感觉到路滑难行。他就在这一步一滑中,匆匆转过村店,越走越近盼望已久的家门。
随着画面的延伸,一幅充满亲情的图景展现在归客眼前——“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多么的出人意外!夜那么深了四周黑黝黝的,全村都人睡了,可是唯独自家竹窗还透出灯火,隐约可见灯下补衣的身影。
啊,那不是他所思念、温暖的家吗?此刻那熟悉的身影强列叩击着归客的心扉。
全诗至此,戛然停笔,然而曲终情在,透过有尽的语言,诗人表现的是一种百感交集、难以诉诸言表的复杂感情:有经过长途奔劳终于顺利抵家的兴奋,有对辛勤操劳的妻子的爱怜,也隐含因自己久出以致家境清寒的歉疚……
这首诗除了第一句点题并交代主人公外,后三句移步换形,写主人公越走离家越近,环境景物不断变化,人物心情也不断变化发展,通过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描绘:倚筇的归客、凄冷的磷萤、昏月下的村店、竹窗斜漏的灯光,写景句句叩住“夜”字,写情句句步离“归”字,从而景真情切地写出了远出的归客在深夜赶路和即将回到温暖的家的感受,读来亲切动人。
倦夜,杜甫的诗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诗的
8楼: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倦”字。本诗前六句写景,通过对秋夜回里的绿竹、庭院、野月答、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道出了“倦”。
尾联“空悲清夜徂”绾合了诗题“倦夜”。(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使得诗人“空悲清夜徂”。景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楼 知道你两三分钟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从 客帆和月宿蒹葭 可以体会出诗人漂泊他乡,有着淡淡的思乡之情 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这些语句展现了一副清新幽静的美景,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