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为”有几种意思,文言文中之有几种意思

2020-12-26 16:10:05 字数 6635 阅读 2113

1楼:f一脸

1.wéi:

1)《动》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2)《动》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3)《动》作为;当作。《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4)《动》成为;变成。《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5)《动》是。《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6)《动》治;治理。《论积贮疏》:“安天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7)《动》写;题。《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8)《动》以为;认为。《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

9)《动》叫做;称做。《陈涉世家》:“号为张楚。”

10)《动》对待。《鸿门宴》:“君王为人不忍。”

11)《动》算作;算是。《肴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12)《动》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13)《动》对付。《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14)《介》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5)《连》如果;假如。《战国策·秦策》:“秦为知之,必不救矣。”

16)《助》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药尾,表示感叹或疑问。《苏武》:“何以汝为见?”《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wèi

1)《介》给;替。《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介》向;对。《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3)《介》因为。《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4)《介》为了。《史记·货殖列传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5)《介》被。《过秦论》:“身死人手,为天下,何也。”

6)《介》在……的时候。《晏子使楚》:“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1.拼音:

1)wéi

2) wèi

2.部首:丶

3.部首笔画:1

4.总笔画:4

5.笔顺:捺撇折捺

文言文中为有几种意思

2楼:早早早早早玩

(一)“为”字动词的用法:

1、“为”字表动作、行为的用法:有“做”“作为”“充当”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⑥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2、“为”字表动作,行为的结果的用法:可译为“变成”“成为”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②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3、“为”字表心理的用法:可译为“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为”字表判断词的用法: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二)“为”字介词的用法:

1、“为”字表被动的用法: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2、“为”字介绍原因或目的的用法:可译为“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为”字表代替的用法:译为“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为”字介绍涉及的对象对的用法: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为”字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的用法: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三)“为”字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的用法:“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3楼:精灵幻术师

这个大概有三种了吧,第一种,就是因为,说明原因的吧,第二种是作为,比如将以有为也,第三种是为了的意思,其实和现在也差不多。

文言文中之有几种意思

4楼:

一、 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1、 结构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

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 译:

在客厅的东北角.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

不必译出.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

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

这里没有嘈杂的**声侵扰耳鼓.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译:

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

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3、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

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

时间长了,4、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

宾语+之+谓语.例如:①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

宋国有什么罪呢?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

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

”即为“宋有何罪?”.5、定语后置标志.

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马之千里者.

(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1、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

之:代指桃花源人.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

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

之:代指齐**队.④又数刀毙之.

(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

代指狼.⑤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

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

之:它,代指窗户.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

渔为非常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

之:代指桃花源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

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

到蜀州上任.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译:

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文言文中"以"的意思有哪几种?

5楼:匿名用户

以以五笔拆成c

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6楼:潇河弯弯

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认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 法从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文言文中“东”有几种意思,文言文中之有几种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东 动也。 《说文》 东方者 动方也 万物始动生也。 《白虎通 五行》东方木也。 《淮南子 天文训》。按 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 会意。 东君 日也。 《广雅 释天》 东邻。 《易 既济》。虞注 震为东。 东方者 阳也。 《白虎通 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宋 辛弃疾《清平...

文言文中“其”的意思分为哪几种,文言文中"以"的意思有哪几种

1楼 匿名用户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 他 她 他们 她们 它 它们 他 她 的 他们 她们 的 它 们 的 各得 所。 莫名 妙。三缄 口。独行 是。 自食 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 那 那个 那些 他。 余。 次。文如 人。名副 实。言过 实。 3 那里面的 中。只知 一,不知 二。 4 连...

省在文言文中有哪几种意思,“服”在文言文中有哪几种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省 sh ng x ng 部首 目 部首笔画 5 总笔画 9 省sh ng 名 会意。从眉省 从屮 ch 。甲骨文和小篆字形 象眼睛观察草。 x ng 本义 察看 王宫禁署 禁中 theemperor slivingquarterinhispalace 禁台省中 连闼对门。 左思《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