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对外交往有何作用,唐朝对外交往

2020-12-26 08:48:53 字数 5885 阅读 1990

1楼:

汉朝为了抗击匈奴

唐朝则收获了现在的**

明朝应该是弘扬天国神威

唐朝和明朝时期在对外交往政策上有什么共同点?

2楼:

bai共同点:宣扬国威。积极

du对外交zhi流。

唐朝是dao开放的对外政策回,各民族融合,高度繁答荣的文化交流以及对外的频繁交流。。这一积极的对外政策使得个名族融合,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中国的先进技术传播到外国,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

明朝前期也实行的是对外交流,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通往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3楼:匿名用户

都选用朝贡制度 将所有与中国有往来的国家都列于“天下”之外“中国世界”之内回的概念 一律将

答其列为藩属 是中华帝王的“臣属”

这一概念在宋、辽、金、西夏时期曾经被打破过 元朝也不是用这种概念 直到明朝时才恢复

然而在唐朝时 国家对外概念是务实的 可以接受和某些强大的国家在实际上平等建交 比如吐蕃和阿拉伯帝国

但是明朝拒绝和任何国家实行任何概念下的平等关系 这是不同点

4楼:马缨杜鹃

你好。都实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

唐朝对外交往

5楼:苏堤旧事

特点:(1)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有连续性.(2)领域全面,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为密切,唐朝是亚洲文化的中心.

(3)唐朝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往来、留学生、技术交流、**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4)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影响巨大,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了中华文化圈,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中心,影响具有双向性.

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影响:(简答)

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②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6楼:消逝的文明

【1】628年,高僧玄奘历尽艰险到达天竺,在那烂陀寺学习经典;642年在戒日王举行的宗教辩论大会上主讲佛理,深为各界折服;645年,携657部佛经返回国都长安。

【2】754年,高僧鉴真东渡到达日本,讲经弘法,传布律宗,被日本朝廷授予“大和尚”称号,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3】671年,高僧义净到达天竺并于25年后携400余部佛经归国。

【4】644年,唐朝派李义表出使印度,途经尼泊尔,受到国王的优礼接待,从此双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5】唐高宗时,朝廷派遣王明出使吐火罗国(即今天的阿富汗),并册封其国王阿史那为军事月氏都督。

【6】643年,拂菻(即东罗马帝国)派遣使臣出使唐朝,唐太宗回书答聘,并赐给绫绮。

【7】651年,大食(即阿拉伯帝国)派遣使臣通唐,自此唐与阿拉伯帝国互通友好;安史之乱时,唐朝甚至借大食兵帮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8】623年,林邑(今越南中南部)遣使臣来朝。

【9】670年,狮子国(斯里兰卡)遣使来朝。

【10】802年,骠国(缅甸)使臣前来朝贡。

【11】814年,真腊(柬埔寨)使臣来朝。

7楼:光头强夺宝

汉唐之际,中国的外交体制获得良好发展,唐朝“以我为主”的外交已经相当成熟。所有与唐朝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都被唐朝纳入自己的外交体制中。他们的情况不尽相同,与唐朝的关系也不尽相同。

在唐朝的观念中,中国居于天下之中,“四夷”环绕着中国,而“四夷”这个观念来之久远,唐朝不过是沿用而已。不过,正是因为这个观念的存在,相应的制度设计也会相配套。比如“四方馆”,就是一个专门接待外国使者的场所,并有一整套制度,如每有使者前来,就会有专门的人员接待、访问、记录,尤其是访问记录来访国的风情、制度等文字,都会保存在唐朝的史馆之中。

在唐朝的外交体制中,交往各国都有等级,这个等级是由唐朝设定的,相应的接待工作,也按等级进行。专门的***门,唐朝叫做鸿胪寺,“凡四方夷狄君长朝见者,辨其等位,以宾待之。” 鸿胪寺的长官鸿胪卿、副长官少卿也有相关的出使任务,“若诸蕃大酋渠有封建礼命,则受册而往其国”。

册封政治首脑,是中国皇帝(唐太宗开始也称“天可汗”)的权力,而鸿胪卿等是执行者,即参加各国首脑的加冕仪式,表达中国皇帝的政治姿态。鸿胪寺管辖的典客署,职责为招待外宾,“凡朝贡、宴享、送迎预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职事。凡酋渠首领朝见者,则馆而以礼供之。

” 等位,显然是个关键因素,具体而言,“三品已上准第三等,四品、五品准第四等,六品已下准第五等”。第一次来中国的外国使者很可能没有官阶,不过唐朝也有安排,即“其无官品者,大酋渠首领准第四等,小酋渠首领准第五等。所乘私畜抽换客舍放牧,仍量给刍粟”。

(以上引文,俱见《唐六典》卷十八《鸿胪寺》)级别不同,待遇不同,这是那个时代的等级特色。

所谓品阶,就是唐朝的**品阶,包括职务、将军号和爵位等。国外领袖,获得唐朝的官职,在当时很普遍,显然是双方共同遵守的一项规则。以阿史那思摩为例,他是突厥人,在东突厥内部官职为“夹毕特勤”,没有兵权,几次出使唐朝,唐高祖最初封他为“和顺郡王”。

贞观四年(630年)三月,唐太宗任命他为“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五月又册封为“怀化郡王”,将军号为正三品,而郡王品阶为从一品。很多册封,是具有沿袭性质的,比如新罗王为乐浪郡王、百济王为带方郡王、高丽王为辽东郡王等。与唐朝交往各国,率多为附属国,向唐朝称臣朝贡,而接受唐朝的册封官职,应是其中的内容之一。

史书对于唐朝的邦交国,也称“外臣”。因为唐朝主宰外交事宜,与中国交往的条件与待遇,各国或者只有接受一种可能。形式上的平等交往并不存在。

朝贡,实质为经济**

古国外交,实力原则贯彻得赤裸鲜明,丝毫不加掩饰。看看古代波斯帝国流传至今的万国来朝浮雕就能明白,国际关系的实质不平等是根本性的。在实力相当的大国之间,小国的选择变得更加困难,不得已只好首鼠两端。

西汉时期与匈奴长期战争不休,致使很多小国朝秦暮楚。楼兰王对汉武帝说:“小国在大国之间,不两属无以自存”,获得汉武帝的同情理解,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所以,与大国交往,小国追求的绝不是与大国分庭抗礼,而是其他实际利益。朝贡看上去是附属国的进贡,在政治上主仆分明,但是现在研究表明,朝贡与其说是政治关系,不如说是经济关系,所以学术界又称之为“朝贡**”。

唐朝对于这种朝贡**,有独特的语言描述。对于朝贡一方,唐朝称之为“献方物”,名马、战象、狮子等等,都是具体的“方物”。唐朝有专门的规定,如何接收处置,都有明确的程序和办法。

如果方物是药物、食物,一进入唐朝边境,边境的州县就要验收、打包、封印,然后交给使者,同时上报鸿胪寺。鸿胪寺检验无误,通知少府监和市场管理部门,派专门**检验贡品并且确定价值,然后奏报并送往朝廷,是否引见、宴会等皆听从朝廷指示。使者归国(称作“还蕃”),一定要赏赐(“赐各有差”),地点是朝堂之上,典客署的**负责引导使者领取,并教会使者拜谢礼节等。

为什么“赐各有差”呢?之前对朝贡品的定价,在最后的赏赐环节发挥因果作用,皇帝的赏赐是有依据的,即根据进贡方物的价值决定赏赐的多寡。虽然没有使用交易之名,而本质上就是交易。

唐朝皇帝对外交使节的赐物,并非百物皆有,通常只是纺织品,这就是“赐物”的真正含义。不过,赐物分内外,如果是朝臣,“赐物十段”的具体内容是绢三匹(四丈为一匹)、布三端(五丈为一端),绵四屯(六两为一屯),如果是“赐蕃客锦彩”,则“十段”为锦一张、绫二匹、缦三匹、绵四屯。看来为蕃客准备的赐物更加丰富多彩。

唐朝与边境之外的居民有互市,有些物品不许用来互市。根据唐朝的《关市令》:“锦、绫、罗、縠、绣、织成、紬、丝绢、丝布、牦牛尾、真珠、金、银、铁,并不得与诸蕃互市及将入蕃”。

同是锦绫等丝织品,皇帝的赐物中有,但却不许互市交易,或许是想体现浩荡皇恩的独特性。朝贡**本质上是**,但毕竟打上了深刻的政治印记,所以受到政治的影响不可避免。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回鹘曾经援助唐朝平乱,这为唐后期的双方关系带来了长期的问题。

回鹘利用互市关系,输送大量的马匹给唐朝,以换取唐朝的绢帛,为唐朝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文化软实力比军事实力更重要

外交活动具有能量交换的意义,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就是为了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共同抗击匈奴,虽然没有成功,但开辟的丝绸之路却成为当时世界主要文化区域之间的交通大通道。此后,佛教的传入中国,中国文明输入西方,都是通过这条道路实现的。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也常常成为外交活动的一部分。

文明的近似会促进双方的好感,这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汉武帝正是在张骞的介绍中了解到了西域有“行国”与“城郭之国”的区别,知道后者与中国文明相近,才对发展西域的关系产生浓厚兴趣的。古代中国,因为对中国文化拥有坚定的自豪感,所以在外交活动方面对文化因素的加入采取积极开放态度。

唐朝的**学府是国学、太学,而在这里就学的学生并不限于**子弟,还有各国的留学生,“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唐代史书还记载新罗、渤海等国向唐廷请求中国书籍的故事,而朝鲜半岛的国家,言及经典常常首先历数中国的儒家经典。开元十九年(731),唐朝发生的一个故事很有意味。

根据和亲于吐蕃的金城公主的请求,唐玄宗让有关部门抄写《毛诗》、《礼记》、《左传》、《文选》各一部,准备送给金城公主。不想,朝臣于休烈上表反对,理由是《左传》是历史书,记载着很多政治军事谋略,而唐朝与吐蕃经常和战不定,这些谋略如果为吐蕃所用,将不利于唐朝。唐玄宗要宰相们讨论。

裴光庭发言反对于休烈的观点,认为于休烈只看到了史书中的谋略,没有看到书籍中的道德,“不知忠信节义于是乎在”。裴光庭的观点得到了唐玄宗的支持,于是一批传统经典进入吐蕃。在这个外交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中国的主政者,展现出无可比拟的文化自信,而这种自信在外交活动中显然是十分重要的。

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平定高昌,此役是唐太宗外交思想的卓越表现。高昌王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盆地,自公元502年麹嘉建立王国至此,已经一百多年,在南北朝时代,算得上是长命之国。但是,自西突厥陷入**以来,一直向唐朝称臣的高昌王国,也无法摆脱西突厥的内战。

尤其是,控制了高昌的西突厥欲谷设一派,依仗连续的胜利,并不把唐太宗的朝廷放在眼里。高昌国被西突厥挟持,也对唐朝采取不恭敬的态度,攻打另一个唐朝的附属国焉耆,阻断唐朝的贡道,拒绝唐朝的劝阻等等。高昌国的不臣举动,让唐朝兴兵讨伐师出有名,但是唐太宗还是尽量给和平留下空间,使者前往,道路相望。

当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彻底丧失之后,唐朝不得已动用军事力量解决问题。高昌国人口全国不足四万人,而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出兵不少于二十万。何以如此?

唐朝讨伐高昌,但把西突厥的势力计算在内,所以才会如此兴师动众。既然采取最后手段,就不能去打无把握之战,不能怀抱侥幸希望西突厥不参战。最终,唐朝打击高昌的动作十分优雅,高昌王麹文泰战前去世,当唐朝大军压境之时,高昌举国发丧,唐朝指挥官侯君集决定暂时放弃攻打高昌首都的机会,让高昌安心发丧。

何以如此从容?因为此时的西突厥主力在欲谷设的率领下已经西逃,高昌国被西突厥临阵放弃。

高昌国国王麹氏是金城(今甘肃兰州)人,高昌国的国民以来自中原的汉人为主。在唐朝与西突厥之间,高昌王国内部也存在意见分歧,高昌王麹文泰采取实用主义路线,与西突厥相配合,终于遭到了唐朝的毁灭性打击。高昌内部的人心所向,因为文化亲缘的关系,不希望与唐朝开战,所以战前就有童谣流传:

“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高昌平定,唐朝经营西域的战略得以贯彻,丝绸之路东段再次回到中国的控制之中。

武力是最后手段,不得已才能动用,不能经常性使用武力,但更不能没有武力。经常性的外交手段是**、是经济,而最受欢迎的交流方式还是文化。

古代中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和平的时间更长久,因此积累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和制度经验,在文化软实力方面更加突出。如此,在外交活动中,常常处于从容不迫、有理有利的良好状态中。外交是国际多重关系的综合展现,经济利益、军事实力和文化状态,任何方面都不能在外交活动中缺席,任何缺席都会损害外交国的整体利益。

中国信奉物极必反的原理,所以不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因为暂时的利益最大化,最有可能损坏长期与整体的利益。实力是捍卫利益基点的保障,但过分诉诸实力则会留下仗势欺人的印象,长远地看则会损坏自身的更大利益。利益是国家不能放弃的追求,而见利思义才是中国人的根本信条,道德诉求给文化软实力的展现保留了最大空间。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分歧,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文化,按照中国的传统,叫做“以文化之”。

谈谈你对唐朝民族政策的看法,和以往朝代相比,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1楼 匿名用户 唐朝民族政策最大的特点是 包容 开明,有效的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的繁荣。 2楼 匿名用户 开放宽容兼收并蓄,宗教角度也是如此,民族政策么那么多外国人来长安做官做生意或是定居,就可见一斑了 3楼 匿名用户 跟现在美国的名族政策差不多 4楼 匿名用户 是开明的,与现在的中国一样开明。民族...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天构建和谐的世界有何借鉴

1楼 清风逐月爱 1良好的利用交通资源 2自身具有一定先进性 3本着世界友好,互通有无 4重视同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交流与和平 5统治阶层具有一定的进步眼光 6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2楼 匿名用户 只有自身强大 别人才会尊重你 你所说的话才会得到重视 不然无法和谐 大唐盛世时期 太宗文治武功镇服四...

唐朝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

1楼 匿名用户 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 答 重用人才是兴邦安国的重要前提,要重视人才 通过考试制度选拔 工作人员,提高 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2楼 匿名用户 i don know x丁字路 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 3楼 手机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