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一词的由来,“台风”一词的来源是什么?

2020-12-10 22:27:20 字数 5142 阅读 2940

1楼:迷茫郁闷

typhoon-台风

是一个英语词汇,直接音译的

“台风”一词的**是什么?

2楼:疯癫的颖丫

关于“台风”一词的由来: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曾提到“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飚风”(1956年,飚风简化为台风)这一名称,飓风的意义就转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

关于“台风”的来历,有两类说法第一类是“转音说”,包括三种:一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二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三是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泰丰typhoon而命名。第二类是“源地说”,也就是根据台风的**地赋予其名称。

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很多台风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的。

“台风”是音译词,英文中typhoon是根据中文粤语发音toi fong音译至英文,再进入普通话词汇中。台风,英文叫typhoon,希腊语、阿拉伯语叫tufan,发音都和中文特别相似,在阿拉伯语和英语中都是风神的意思。

台风一词源自希腊神话中大地之母盖亚之子typhon,它是一头长着一百个龙头的魔物,传说这头魔物的孩子们就是可怕的大风。后来,这个字词传入中国,与广东话toi fung融合在一起,就成为typhoon一词了。

我们所说的台风实际上是一种强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风,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台风是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台风一词的由来?

3楼:夜璇宸

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同阿拉伯语借用词typhoon(暴风)相近,所以在中国,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

具体由来:

《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作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

typhoon在英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 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

希腊单词typho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

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

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和 tufan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

最早以tuffoon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扩展资料

飓风和台风的异同

一、相同:飓风和台风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

二、不同:

1、台风: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

2、飓风:生成于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飓风”。

4楼:9环待定

台风一词源于明清时期东南沿海人民对来自台湾方向的风暴的称呼。

有说法说台风一词源出英文typhoon这种说法不正确,正确的是,英文typhoon源自中文台风一词。typhoon本来是希腊语,是与风有关的词,正好中国把西北太平洋的风暴叫台风,与希腊的typhoon发音相似,故借用。

5楼:亿启看

很快台风季节又要来了,每一个台风的名字都是事先由台风委员会的亚太国家和地区列的台风名字表提供的。遇到超强台风就将这个名字剔除,重新再起一个补进去。

6楼:匿名用户

台风,英文叫typhoon,希腊语、阿拉伯语叫tufan,发音都和中文特别相似,在阿拉伯语和英语中都是风神的意思。

台风一词源自希腊神话中大地之母盖亚之子typhon,它是一头长着一百个龙头的魔物,传说这头魔物的孩子们就是可怕的大风。后来,这个字词传入中国,与广东话toi fung融合在一起,就成为typhoon一词了。

我们所说的台风实际上是一种强热带气旋。

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风,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台风是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7楼:匿名用户

《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飚风”(1956年,飚风简化为台风)这一名称,飓风的意义就转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

关于“台风”的来历,有两类说法。第一类是“转音说”,包括三种:一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二是由闽南话“风筛”演变而来;三是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泰丰typhaon(拼写有误,应为typhoon——摘编者)而命名。

第二类是“源地说”,也就是根据台风的**地赋予其名称。

8楼:傲剑寒叶

因为经常刮过台湾,所以中文叫“台风”

台风一词的**是什么?

9楼:亚麻嗲

typhoon-台风 是一个英语词汇,直接音译的

台风名称的由来

10楼:不是苦瓜是什么

台风命名方法:

1)台风命名法是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或热带气旋命名法。

2)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3)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4)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台风名字的由来:

2)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3)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妮妲”,为泰国的女士的名字。如茉莉、玫瑰等花名。一方面是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一方面因为台风的到来,会带来充沛的雨水,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的旱情,改变当地的高温现象,并非彻底的“大凶大恶”。

中国内地提供的10个名称分别是:龙王、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其中“龙王”已由“海葵”取代。

11楼:春天梨的熊

2000年之后至今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命名工作由西北太平洋的区域专业

气象中心(英文缩写:r**c)——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以下简称“日本气象厅”)负责。

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称,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国际编号。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

扩展资料

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是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或人员**而声名狼藉。

或者是以名称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这就是除名。

12楼:匿名用户

发源于中国,在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台风”这个名字是在明末清初。南朝刘宋、沈怀远著的《南越志》中有写:“飓者,具四方之风也。

《福建省志》记载:“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飓常骤发,台则有渐。

飓或瞬发倏止,台则连日夜或数日而止。大约正二三月发者为飓,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当时台湾及东南亚就已经有西方殖民生活,将外文词typhoon带到了台湾,音译“台风”传至中国。

此外,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曾认为英文的typhoon是中文“台风”的音译。而之所以叫“台风”是因为大陆人看到登陆的台风都来自于台湾方向,于是就称台风。至于说现在为什么不叫飓风,那是因为20世纪中国参照国际标准规范命名。

13楼:匿名用户

台风的命名: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

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根据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国海发生的热带气旋,分为五级。各地向外公布的分级和名称有时略有不同。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方在**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战时习惯给各台风取名字。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

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个名字,分为5组列表。

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

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12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第12号台风),英文名为krovanh,中文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暴,英文名为dujuan,中文名为“杜鹃”。台风中文名字的命名,是由我国气象局与香港和澳门的气象部门协商后确定。

摘自深圳市气象台 气象科普:

http://****121.***.**/main/qxkp/tqxt/2006080539429.shtml

“服务”一词的由来,“服务”一词的最初由来?

1楼 匿名用户 服务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 像奴隶一样的工作。 后备音译为英文里是service。日本明治维新大量学习西方文化,但按日文发音方式读作 fukumu 。中国近代也就是梁启超时期,学习日本的强国之路时传入中国,音译为 服务。同时期还有很多的日本音译词一直沿用到现在,比如 公司 和...

粤语:乌龙一词的由来,乌龙 一词的来历

1楼 匿名用户 乌龙球 是足球中一个很常见的说法,意思谁都知道。从语言的角度说,其来历大约是这样的 英语 own goal 自进本方球门的球 与粤语的 乌龙 一词发音发音相近,而粤语 乌龙 有 搞错 乌里巴涂 等意思,大约在上个世纪 六 七十年代,香港记者便在报道中以 乌龙 来翻译 own goal...

先生这个词的由来,“先生”一词的由来

1楼 山沟里的美女 先生 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对 先生 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论语 为政》 有酒食,先生馔。 注解说 先生,父兄也。 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 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这一 先生 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到了战国时代,《国策》 先生坐,何至于此。 均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