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千成葫芦家徽
魏晋时期(公元220年—公元420年),共201年,因为年数的计算需要后面的年份减去前面的年份后加一年,用来算上最初的那年,所以是201年。魏晋时期是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的时期,通常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段历史中的前一阶段。
2楼:上善若怡
220-420,二百年
魏晋南北朝的时期是多少年到多少年? 5
3楼:匿名用户
魏晋南北朝(222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由222年最后孙权称王时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结束,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
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4楼:匿名用户
公元222年——公元589年
魏晋时期共经历多少年
5楼:匿名用户
「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始於西元220年,曹丕篡汉。「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与东晋,西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
西元316年,西晋亡国,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西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
所以,魏晋时期共经历了二十帝,200年。
但如果算上北方的南北朝,就复杂得多了。西元557年隋灭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
三国魏晋南北朝,到底有多少年
6楼:入住中原为帝
从东汉220年灭亡开始,一直到隋文帝589年一统天下。
总共370年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一共几年
7楼:牙牙的弟弟
369年,时间是公元220—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魏朝(曹魏)、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之后经历了三国魏蜀吴混战,到西晋一统,西晋经历了八王之乱后元气大伤。
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于建康称帝,东晋建立,据有中国南方的领土。
然而,东晋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581年杨坚代周为帝,即隋文帝,改国号大隋,北周亡。587年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
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以杨广、杨素为行军元帅,以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南北朝结束,中国再度统一。
8楼:匿名用户
三国两晋南北朝 从220年到589年 下面是详细内容,楼主自己看吧!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三国(220年—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三国开始,东汉灭亡221年:蜀国建立,刘备称帝,孙权称吴王
222年:吴国建立
222年:彝陵(猇亭)之战,刘备被陆逊所败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获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234年: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病死
249年:高平陵事变,曹爽、何晏等被杀,司马懿专擅魏政263年:魏灭蜀,刘徽注《九章算术》
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西晋武帝,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316年)
280年:西晋杜预、王浚等伐吴,吴亡
291—306年八王之乱
301年:氏族人李特率流兵起义
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国号汉
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西晋亡
东晋(317年—420年)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319年:汉刘曜改国号赵,史称前赵,羯族人石勒称赵王,史称后赵354年:桓温北伐,到达灞上
376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
383年:淝水之战,苻坚大举进攻东晋失败
399年:孙恩起义,名僧法显赴天竺
南北朝(420年—589年)
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刘宋),东晋亡。南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462年:祖冲之创大明历
479年:萧道成称帝,建立南齐,宋亡
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02年:萧衍称帝,建立梁朝,南齐亡
524年:六镇起义、关陇起义
534年:北魏**为西魏、东魏
548—552年侯景之乱
550年:高洋建立北齐,东魏亡
557年:宇文觉称天王,是为孝闵帝,北周建国。宇文护废觉,立宇文毓为天王,是为明帝,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高祖陈霸先,国号陈
560年:宇文护废明帝,立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宇文邕561年:北周上番服役由八番改为十二番
564年:北齐颁新律令。又重新颁布均田令
574年:周武帝禁佛、道两教,毁经、像,命沙门、道士还俗575年:周大举攻齐,连战皆捷,旋退
577年:周武帝率兵入邺,北齐亡
579年:周宣帝传位于太子阐,是为静帝
580年:北周宣帝死,杨坚擅权
581年:杨坚即皇帝位,国号隋,北周亡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9楼:心隨風轉樂
包括三国
时期(220--280),西晋时期(280--316),东晋十六国时期(304--439),南北朝时期(420--589)
三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晋: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5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三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大**,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迅速开发为本单元的突出特点,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士族的形成与发展,宗教盛行也是本单元的突出特点。
三国和两晋。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社会动荡,国家**,这种局面实质上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曹操势力逐渐强大,一度统一北方,但赤壁战败,统一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孙、刘势力发展,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经济。
西晋曾一度统一,但因各种矛盾尖锐复杂,又迅速灭亡。东晋偏安江南,与内迁各族建立的政权对峙。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并想进而统一中国,但淝水战败,统一愿望再度落空。
南北朝,东晋之后,南方四朝相互更替,史称南朝。南朝时,由于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赶上北方。但政治上,则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了士族制度,它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享有特权,极端腐朽。
而此时的北方,继前秦统一失败后,北魏又曾一度统一北方。此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这一趋势,并使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后来北魏**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和北周所取代。
北周又一度统一北方,为以后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江南的开发,我国的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成就,出现了祖冲之、贾思勰等著名科学家和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与此同时,佛教盛行,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及以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
1.怎样认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的社会根源。首先是东汉以来世家豪族势力的膨胀,使政治**倾向日益加剧,其次是南方得到开发,孙刘两集团的经济实力日趋雄厚,而北方生产遭到破坏,曹魏时虽有恢复,也未超过两方的水平,因而在全国形成三个经济实力相对平衡的区域,为分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再次是魏、蜀、吴之间也形成军事实力的某种均衡,彼此都无力消灭对方。
因而导致三国鼎立。
这种局面虽然仍属于政治上的**,但与东汉末年相比,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三国是在各自统治范围内的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是一进步,它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2.西晋短期灭亡的原因
西晋统治短暂的原因主要有:①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使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也削弱了自身的统治力量。②内迁的各族受西晋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尖锐,流民起义打击了西晋统治。
③匈奴贵族借机反晋,攻占西晋都城洛阳,又攻占长安,俘虏西晋皇帝,直接导致西晋灭亡。所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是造成西晋短命而亡的三大矛盾,其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了其他两个矛盾。
3.士族制度
士族制度是魏晋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对这种现象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①士族的兴衰:
魏晋以来,形成士族制度;东晋时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士族势力很大;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②士族的特殊地位:经济上占有很多的土地和劳动力;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的官职;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③士族的腐朽性:注重门第和身份的高低;不学无术,生活腐化。
士族制度经历了以下四个演变过程:①魏晋以来形成。②东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东晋南朝时势力很大。
③南朝末年,南方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④隋唐科举制度的冲击,到唐末农民起义时消亡。
4.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问题
①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
②改革的主要内容: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经济上,实行均田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把一些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对社会秩序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政治上,迁都洛阳和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两项措施均有利于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下令鲜卑族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同汉族通婚,这就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清除了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达到鲜卑族和汉族进一步融合的目的。
③改革的历史作用。历史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5.南北朝时佛教的盛行
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这一现象,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佛教盛行的原因: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其原因有:第
一、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第二,佛教本身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很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第三,统治阶级的提倡支持。
②佛教兴盛的表现:信奉佛教的人很多,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佛教寺院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
③佛教的影响: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佛教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
6.如何理解和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突出特点之一。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
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为: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联系更加密切。③友好往来:
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④各族间的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融合。⑤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清明上河图是多少年前画的,清明上河图是多少年前画的? 5
1楼 白成建 基本信息 编辑本段 名称 清明上河图 类别 书画 年代 北宋 2楼 韩立炜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 今山东诸城 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 1101年 1125年在位 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 清明上河图是多少年前画的 3楼 匿名用户 1101年, 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被收入御...
一般主板的寿命是多少年,木门寿命一般在多少年
1楼 小甜甜爱亮亮 通常来说 只要保护 保养得当 一般主板基本至少能用个4 5年是没问题的。 电脑机箱主板,又叫主机板 mainboard 系统板 systemboard 或母板 motherboard 它分为商用主板和工业主板两种。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
葡萄酒窖藏的时间最好是多少年,葡萄酒窖藏的时间最好是多少年?
1楼 百度用户 你好,请仔细阅读如下 葡萄酒的窖藏时间是受葡萄品种 酿造工艺 窖藏条件影响的,所以没有一概而论一刀切地绝对说藏多少年最好的说法。 下面给出一些普及知识,看完后,相信你对所提的问题会心中有数的了。 1 葡萄酒为什么要窖藏? 葡萄酒入桶贮存可令酒进一步产生化学作用,令口味 香气更醇厚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