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祝福》原文和电影《祝福》,思考电影中祥林嫂砍门槛细节安

2020-12-08 15:51:22 字数 4799 阅读 1195

1楼:灯光假没

安排的比较好。因为这样可以把祥林嫂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掉。

电影里增加了祥林嫂怒砍门槛,好不好?

2楼:匿名用户

电影《祝福》中,导演增添了祥林嫂怒砍门槛的情节,我觉得这很不合理。

人物行动,是受人物思想支配的。怒砍门槛,应该建立在跟封建迷信彻底决裂的思想基础上。纵观祥林嫂的思想发展史,一直到临终,她都不敢断然否定柳妈的阴司地狱之说。

她对“我”提出了“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问题,并不表示她已经不相信地狱,恰恰相反,她是带着期待和恐惧向“我”发问的。“我”之所以支支唔唔,不敢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并不是“我”不知道确切的答案,而是“我”不想“增添末路人的苦恼”。现在不也有“临终关怀”的说法吗?

一个人到将死的时候,他的亲友给他提供的信息,应当是可以使他获得心理满足的,他渴望什么答案、他需要什么答案,就给他什么答案。至于是否合乎事实,合乎科学道理,合乎自己的认识水平,那倒还在其次。祥林嫂的临终心理充满了矛盾,既希望有阴司,又害怕有阴司。

希望有阴司的是:自己一死,就可以跟阴间的亲人团聚了,父母、丈夫、儿子等都可以见到了。害怕有阴司的是:

自己一死,那两个死鬼丈夫都要来争夺,阎罗大王要动锯刑了。虽说捐了门槛,但最具权威的鲁四老爷都不承认这样可以赎罪,那当然就是不能赎罪了。砍掉门槛?

那不是要加重自己的罪孽吗?谁知道还会有什么样的酷刑在等着?如果有阴司,砍了门槛必定会得罪神灵,就算没有阴司,砍掉门槛也并不能找回那十二块鹰洋了,为什么要砍呢?

因为“我”想给祥林嫂一些“临终关怀”,所以需要琢磨祥林嫂的临终心态,不能根据自己的认定随便回答。

再说,祥林嫂是个不具反抗性格的悲剧人物,她有的只是顺从。她的第一次婚姻,嫁的是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肯定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第二次婚姻,是被家婆强行“卖”出去的,她似乎反抗得很强烈,不过,这种反抗不是在追求婚姻自由的思想支配之下的反抗,而是在“烈女不嫁二夫”、“贞节重于生命”的思想支配下的反抗,退一步说,就算这次反抗取得了胜利,那“从一而终”的思想带给她的也仍然是悲剧的结局,这次反抗,表现出的是对封建贞节思想的顺从。至于捐门槛,就更不能说是什么对命运的抗争了,她纯粹是为了争取一个做奴隶的资格而向封建迷信思想低头的。

一个并不具备反抗性格的人,是不可能做出砍门槛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来的。

(非原创)

鲁迅的祝福结尾,电影里增加了祥林嫂怒砍门槛,好不好?

3楼:百度用户

好,这是祥林嫂对旧社会进行反抗的一种方式,但在那个社会她的反抗没有任何作用。

4楼:匿名用户

不好,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管制和残害下的女性,怒砍门槛不符合形象。

而且,捐门槛是祥林嫂悲剧的一部分,对她的死有关键作用,若砍门槛就没了悲剧效果。

5楼:匿名用户

好的,祥林嫂对鲁迅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祥林嫂正是封建社会下的女性,反应了当时的气氛,让人感觉到电影的真实性

电影《祥林嫂》中,祥林嫂砍门槛的剧情是否合理?

6楼:匿名用户

电影《祝福》中,导演增添了祥林嫂怒砍门槛的情节,我觉得这很不合理。

人物行动,是受人物思想支配的。怒砍门槛,应该建立在跟封建迷信彻底决裂的思想基础上。纵观祥林嫂的思想发展史,一直到临终,她都不敢断然否定柳妈的阴司地狱之说。

她对“我”提出了“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问题,并不表示她已经不相信地狱,恰恰相反,她是带着期待和恐惧向“我”发问的。“我”之所以支支唔唔,不敢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并不是“我”不知道确切的答案,而是“我”不想“增添末路人的苦恼”。现在不也有“临终关怀”的说法吗?

一个人到将死的时候,他的亲友给他提供的信息,应当是可以使他获得心理满足的,他渴望什么答案、他需要什么答案,就给他什么答案。至于是否合乎事实,合乎科学道理,合乎自己的认识水平,那倒还在其次。祥林嫂的临终心理充满了矛盾,既希望有阴司,又害怕有阴司。

希望有阴司的是:自己一死,就可以跟阴间的亲人团聚了,父母、丈夫、儿子等都可以见到了。害怕有阴司的是:

自己一死,那两个死鬼丈夫都要来争夺,阎罗大王要动锯刑了。虽说捐了门槛,但最具权威的鲁四老爷都不承认这样可以赎罪,那当然就是不能赎罪了。砍掉门槛?

那不是要加重自己的罪孽吗?谁知道还会有什么样的酷刑在等着?如果有阴司,砍了门槛必定会得罪神灵,就算没有阴司,砍掉门槛也并不能找回那十二块鹰洋了,为什么要砍呢?

因为“我”想给祥林嫂一些“临终关怀”,所以需要琢磨祥林嫂的临终心态,不能根据自己的认定随便回答。

再说,祥林嫂是个不具反抗性格的悲剧人物,她有的只是顺从。她的第一次婚姻,嫁的是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肯定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第二次婚姻,是被家婆强行“卖”出去的,她似乎反抗得很强烈,不过,这种反抗不是在追求婚姻自由的思想支配之下的反抗,而是在“烈女不嫁二夫”、“贞节重于生命”的思想支配下的反抗,退一步说,就算这次反抗取得了胜利,那“从一而终”的思想带给她的也仍然是悲剧的结局,这次反抗,表现出的是对封建贞节思想的顺从。至于捐门槛,就更不能说是什么对命运的抗争了,她纯粹是为了争取一个做奴隶的资格而向封建迷信思想低头的。

一个并不具备反抗性格的人,是不可能做出砍门槛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来的。

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

7楼:楠

祥林嫂一生都在压抑的活着,只是在为了自己做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活着,所作的一切仅仅是希望自己那小小的生存空间不至于坍塌。但生活就是这样残酷,将一切剥夺得一干二净。

她再一次成了寡妇,被所有人唾弃,每个人凭着正义的名义在她的伤口上洒盐。一切都不是她的错,但从最初的反抗开始,潜意识中她就认为自己是个罪人,柳妈的话更增添了她内心的恐惧,所以她会去捐门槛,让这门槛减轻她的“罪恶”。

但她仍然赎不了这罪,哪怕是死了都赎不清。封建礼教里满篇是“仁义道德”,但这“仁义”却容不下一个本没有任何错的祥林嫂。在她自认已赎了罪之后,受到的仍是当头一棒,于是整个精神世界轰的一声坍塌了。

以祥林嫂一生的遭遇来看,她根本不明白是什么造成了她的不幸。在一而再再二三的打击下,她只是按照“礼教”里的那套逻辑不停的自责、内疚。

去砍门槛那是难于想象的,那是一个战士的形象。这却全不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当时那一个思想禁锢、麻木的时代,不会是这样的。

8楼:匿名用户

鲁迅《祝福》教学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就课后“研讨与练习”第四题“电影《祝福》设计祥林嫂怒砍门槛的情节是否妥当”讨论。

“同学们”我说,“电影《祝福》设计了这样的情节:祥林嫂在柳妈的建议下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从此她认为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了;没想到祥林嫂从土地庙回来后,依然在年终祝福时遭到了四婶的断喝:‘你放着吧,祥林嫂!

’在万念俱灰之下,愤怒的祥林嫂跑到她捐了门槛的土地庙,发疯一般的怒砍门槛。我们如何理解祥林嫂砍门槛这一情节呢?**中没有这一情节,那么电影中的这一情节是否合乎情理呢?

请同学们发表意见。”

课堂上,同学们发表了热烈的争论,争议意见基本上形成了两派:一种意见认为,电影中设计祥林嫂怒砍门槛情节跟**中人物性格不相符,因而情节设计不合理;另一种意见认为,电影对**情节所作的改编符合**中人物的反抗性格,因而怒砍门槛这一情节合情合理。

持第一种意见的同学认为:**中祥林嫂的确是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在自己的命运发生转变的任何一个时期,祥林嫂都进行了殊死的反抗。第一个丈夫死后,祥林嫂从婆婆家出逃,源于她的反抗精神;被婆家抢回被逼再嫁,祥林嫂更是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此后,祥林嫂对鲁镇以她的不幸遭遇为猎奇直至冷酷嘲讽的麻木的人们怒目以视,对柳妈“好心”的建议的深信不疑,甚至不惜用一年的工钱全部捐给土地庙做门槛,以此让众人千踏万踩洗刷自己的“罪恶”,所有这些依然说明祥林嫂的强烈的反抗精神。

但我们从能否这些强烈反抗行为本身,深入**造成这一切的出格反抗的深层原因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实德祥林嫂一再的表现出出格的反抗呢?深入阅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使得祥林嫂一再地反抗自己的悲剧命运原因,恰恰是祥林嫂深受毒害的封建神权思想和封建礼教。

也就是说,祥林嫂认为自己一嫁再嫁,已经成了不洁之人,而让她深受人们讥讽嘲笑甚至打击的原因,也是源于人们对她不幸命运的鄙视甚至瞧不起,在这种心理重压下,她重又走入了解除这种精神桎梏的怪圈,祈求用仅有的一点钱来换得神权的怜悯和帮助。当然,她失败了。她至死也没能弄明白,究竟是谁把绳索套在她脖子上,又一步步将她勒死的。

以至于在临死前,祥林嫂还一定要在“我”这儿弄明白灵魂的有无。基于以上的分析,祥林嫂是不可能将反抗的矛头指向自己奉为神灵和行为准则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

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恰恰因为祥林嫂的强烈的反抗精神,使得祥林嫂敢于向一切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恶势力作出出格的反抗。祥林嫂在向土地庙捐款后,依然没有得到人们的宽恕,在她看来,这回是土地庙欺骗了她,使她原本抱有的得到一个正常人应该得到的尊重和祭祀的权力的希望彻底破灭。

于是,像往常一样,祥林嫂反抗了,她把刀挥向了土地庙,她的拼命挥刀砍门槛的行为,是她的失去了人的尊严之后发疯般地反抗。在祥林嫂的意识里,为自己争得一个正常人的地位和待遇是她生命中的一切,所有和这一点相违背的,都是她要反抗的。因此,祥林嫂怒砍土地庙门槛,在祥林嫂而言是她的潜意识里反抗精神的表现,因而是合乎情理的。

课堂上,两派观点争持不让。最后,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主导祥林嫂思想行为的精神信仰是什么,学生最终认识到让祥林嫂深受毒害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不仅在毒害着她自己,也在毒害着鲁镇的人们和她赖以生存的环境。祥林嫂的反抗还只是停留在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生活层面即表层原因的反抗,而没有对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精神层面的深层原因的抗争,即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反抗,因此可以说,电影中祥林嫂怒砍门槛的情节,表现了祥林嫂对神权的反抗,而**中的祥林嫂即使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对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神灵还是充满畏惧的,因此电影中这一情节与**中人物性格是不相符合的。

9楼:匿名用户

电影里是有砍门槛这个片段的,但是原著里没有。当时这部电影还在国外得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