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心理的消除方法是什么,贪婪心理及对治方法有哪些?

2020-12-08 11:48:16 字数 5735 阅读 4161

1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言自警法: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索取不义之财的行为。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诗文和名言格言,朝夕自警。

自我反思法: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加思索,限时20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作较深层的分析。

分析自己贪婪的原因是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清楚后,下定决心,堂堂正正做人,改掉贪婪的恶习。

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贪婪心理及对治方法有哪些?

2楼:易书科技

贪婪是一种病态的消极心理,它和正常欲望相比,是没有满足的时候。人的正常欲望只要得到满足就会消失,但是贪婪心理是越满足,胃口越大,像一个无底洞一样,似乎永远也填不满,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没有终点。

贪婪心理多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产生。

价值观念

贪婪的人的价值观念和正常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认为世界是为自己存在的,所有的一切自己都应该拥有,所以有了这个想要那个,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过分攀比

虚荣心太严重,喜欢和别人攀比,看到自己的朋友、同事或同学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甚至要比他们更好,于是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的这些欲望,使自己变得贪婪无比。

补偿心理

很多人觉得自己从前生活的不好,现在就得想方设法的补回来;从前没有得到的,没有享受到的,现在都应该得到、享受到;于是贪婪心理油然而生。

恶性循环

一次贪婪的得逞,让其尝到了一定的“甜头”,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而每一次的侥幸过关让其贪婪的心理不断滋生,形成恶性循环,无休无止。

那么对这种严重的不良心理有什么样的对治方法呢?

自我抑制

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的控制。控制好自己的贪念,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贪婪心理,知道哪些是正常的需求,哪些是贪婪的欲望。然后要对自己的贪婪进行冷静的分析,比如认定其是由于什么样的心理造成的,是由于过分的补偿心理、侥幸心理还是攀比心理,是不是自己的价值观本来就有待改正。

认清楚这些事实,改正这些不良心理就能够从根源上消除贪婪心理了。

自我警醒

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做到自我的警醒。一些古往今来的名言、警句可以帮助自己起到警示作用,好人好事,社会上弘扬的无私精神,也可以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和示范作用。

知足常乐

古人说“知足者,常乐也。”要想活的快乐就要懂得知足。知足,就不会有太多的欲望、贪婪的心理和这样那样的非分之想。

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要过高,要符合自己的现实和能力,快乐的生活不是大堆的金钱、很高的地位和权利,这些都只是身外之物而已,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只要懂得知足,快乐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打消贪婪的方法有哪些?

3楼:北京创典文化

(1)认清危害

贪婪是一种过份的欲望,如果我们不加克服,任其滋长,最终的结果必然害人害己。

我们有的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用一切手段索取钱财。有些人为了出人头地,拼命地往上爬,或凭借裙带关系伸手要官,或诬陷他人以表现自己。这难以填补的权力欲,实质是贪婪心理在作崇。

我们有些人升不了官,便想在世上出名,于是就自封为世界著名的气功大师、名老中医,欺骗了无数善良的人们。

我们还有一些人饱暖思淫欲,轻者搞性骚扰,调戏女性,重者霸占、**、逼迫妇女**或插足他人家庭,弄得人家妻离子散。

我们要知道,这些行为都是让人们不耻的行为,你可能一时得逞,但是害人者必害己,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认清了贪婪的危害,我们就要下决心克服它。

(2)自我抑制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进行自我控制。控制好自己的贪念,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贪婪心理,知道哪些是正常的需求,哪些是贪婪的欲望。

然后我们要对自己的贪婪进行冷静的分析,比如认定其是由于什么样的心理造成的,是由于过分的补偿心理、侥幸心理还是攀比心理,是不是自己的价值观本来就有待改正。

认清楚这些事实,改正这些不良心理就能够从根源上消除贪婪心理了。

(3)自警法

自我警醒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做到自我的警醒。一些古往今来的名言、警句可以帮助自己起到警示作用,好人好事,社会上弘扬的无私精神,也可以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和示范作用。

古往今来,仁人贤士们对于我们贪婪之人都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向国家和人民索取财物的不义行为。陈毅的《感事书怀·七古·手莫伸》,许多人耳熟能详。

其中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如果我们想消除贪婪心理,不妨将此类诗歌警句裱成堂幅,悬挂室内,朝夕自警。

(4)二十问法

这是一种自我反思法,我们可以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

回答时应不假思索,限时20秒时,例如,我们在纸上连续写下:“我喜欢钱”、“我喜欢很多的钱”、“我喜欢自己是个有钱人”、“我喜欢有许多财富”、“我喜欢过有钱的生活”等。

写完之后,我们再思考一下,自己对钱是否有一些过分的欲望,为什么许多举动都与谋钱有关,接着往下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钱,但这钱应来得正,不能取不义之财。

另外,钱是我们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贪婪之心最终会阻碍自己的发展。

最后,还要分析自己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清楚后,便下定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就得改掉贪婪的恶习。

(5)知足常乐法

要想活的快乐我们就要懂得知足。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要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快乐的生活不是大堆的金钱、很高的地位和权利,这些都只是身外之物而已,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只要懂得知足,快乐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欢乐,也有失望,不能搞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我们做到知足常乐,知足,就不会有太多的欲望、贪婪的心理和这样那样的非分之想。

贪婪的心理是怎样形成的?

4楼:十二条河

从形成的原因看,大致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客观原因。①社会病态文化的消极影响。“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说法,正反映了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

它宣扬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谋取不义之财。这种病态文化思想为心生贪婪之人提供了貌似有理的理论依据。②社会**的误导。

**媒介在报道“发家致富”的事例时,偏重于报道其收入与成果,而往往忽视其致富之路的坎坷与艰辛,以致激发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攀比心理,其中一些人便利用职务、权力、行业、岗位之便;用非法手段谋取私利。这种**的误导极大地刺激了某些人的贪婪之心,好多腐败分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造就出来的。③社会法制不健全。

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社会法制不健全,用非法的手段谋取暴利,他们“行之有效”的行为,不仅强化了他们的贪婪心理,也刺激了不少人的贪婪之心。

(2)主观原因。①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

②行为的强化作用。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不断强化着那颗贪婪之心。

③攀比心理。致富谋利,相互攀比,使一些人贪婪之心日增。④补偿心理。

总觉社会对己不公,一有机会就会变本加厉向社会索取,以补偿过去之不足。

5楼:匿名用户

什么是贪婪心理?

“贪婪”即贪得无厌,是一种过度膨胀的利己欲求。它是一种病态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所得愈多,胃口就越大。其具有以下特点:

(1)无满足性。贪婪的欲望无止境,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

(2)公开性。贪婪之人都是利欲熏心的,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往往会丧失理智,不顾社会道德、法规的约束和**的谴责,疯狂地攫取,无耻地索要。

(3)侥幸性。贪婪之人贼胆包天,个个都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发现,不会被绳之以法。偶尔侥幸逃脱了监督与检查,便洋洋得意,自认手段高明,结果在泥坑里越陷越深。

(4)意志薄弱性。贪婪之人大都是意志薄弱者,在金钱与物质面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明知道贪婪不好,有的在谋得不义之财后,也曾想过金盆洗手,但在**面前,仍然会把后悔与迟疑置于脑后,再一次伸出贪婪之手。

贪婪心理是怎样形成的?

从形成的原因看,大致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客观原因。①社会病态文化的消极影响。“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说法,正反映了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

它宣扬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谋取不义之财。这种病态文化思想为心生贪婪之人提供了貌似有理的理论依据。②社会**的误导。

**媒介在报道“发家致富”的事例时,偏重于报道其收入与成果,而往往忽视其致富之路的坎坷与艰辛,以致激发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攀比心理,其中一些人便利用职务、权力、行业、岗位之便;用非法手段谋取私利。这种**的误导极大地刺激了某些人的贪婪之心,好多腐败分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造就出来的。③社会法制不健全。

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社会法制不健全,用非法的手段谋取暴利,他们“行之有效”的行为,不仅强化了他们的贪婪心理,也刺激了不少人的贪婪之心。

(2)主观原因。①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

②行为的强化作用。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不断强化着那颗贪婪之心。

③攀比心理。致富谋利,相互攀比,使一些人贪婪之心日增。④补偿心理。

总觉社会对己不公,一有机会就会变本加厉向社会索取,以补偿过去之不足。

如何克服贪婪心理

阿桂找到心理诊所,很不好意思地对医生讲,自己正处于迷惑与选择之中。不知是父母小时的教育不当,还是与生俱来的贪性,自己对物质方面有着很强的“占有”心理,小到几支大头针,大到建筑用的砖头、公家的钉书机等,都想扛回家。她明知这样不对,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一般而言,贪婪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

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他们会得陇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从不会满足。

行为的强化作用: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屡屡尝到甜头后,胆子就越来越大。

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是一种条件刺激,会不断强化着贪婪心理。

攀比心理:有些人原本也是清白之人,但是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事、同学、战友、邻居、朋友、亲戚、下属、小辈、甚至原来那些比自己条件差得远的人都发了财,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也学着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补偿心理: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损失。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若要改正,是可以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如下:格言自警法:

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索取不义之财的行为。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诗文和名言格言,朝夕自警。

自我反思法: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加思索,限时20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作较深层的分析。

分析自己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清楚后,便下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改掉贪婪的恶习。

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减压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心理减压的方法有哪些?

1楼 匿名用户 本文介绍的以下10大自我减压方法,也许能让你走出阴霾,重拾活力。 2楼 唯爱 我个人比较推荐运动减压 游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对于工作或者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帮助颈椎的放松 而且一星期还能 4斤 亲身经历 3楼 爱你一辈子 如果你是准备考试的学生的话,那么为你推荐的减压方法是...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心理学作业: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从出生到入学前 0 6 7岁 的 儿童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 心理学作业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2楼 yzwb我爱我家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学前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 0 6岁 这段时期。学前儿童心...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优缺点是什么

1楼 小青蛙跳着走 工作分析的方法及优缺点如下 一 访谈法 访谈法又称为面谈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职务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就某一职务或者职位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 主管 专家等人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在一般情况下,应用访谈法时可以以标准化访谈格式记录,目的是便于控制访谈内容及对同一职务不同任职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