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北京王嘉化妆学校
一, 中国近现代史上几种经济成分演变过程
1.封建自然经济特点:
(1) 表现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 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
(3) 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演变过程:
(1) 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 进一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商品输出规模扩大,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解体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
(3) 加剧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 走向衰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封建自然经济消亡。
2.洋务经济特点:清**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和官僚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使其具有买办性;采用机器生产,民用企业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一开设就以垄断面目出现,又呈现出有别于资要主义发展规律的特殊性。
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兴衰过程:(1)19世纪60年代,为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抵御外侮,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内部的一些地方实力派开创军事工业。
以曾国藩1861年创办安庆军械所为标志,洋务企业兴起,其管理以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为主。
(2)19世纪7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运输在困难,洋务运动又采取多种形式创办大批民用工业,明显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3)甲午战争后,清**为扩大税源和抵制列强在资本输出,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际上把洋务企业放到与民族企业同等的地位,洋务企业垄断地位丧失,这宣告了洋务运动在破产。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特点: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富有侵略性。兴衰过程:
(1) 鸦片战争后至甲午中日战争前:主要以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为主,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2) 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美日则乘机扩大对华侵略。至1922年,华盛顿会议前形成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4) 国民**统治前期:列强继续扩大资本输出,1931年比1914年增加33倍,到1931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占第一位。列强纷纷转嫁30年代大危机。
(5)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以战养战”,加紧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
(6)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美国取得在中国的经济独霸地位。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
(7)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根据不同情况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8)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
(1)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发展缓慢畸形。
(2) 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依赖性和妥协性。
(3) 近代前期最富有革命性的经济成分,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兴衰过程:
(1)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 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清**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3) 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列强被迫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得到进一步发展。
(4) 日益萎缩和破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中国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及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日益萎缩和破产。
(5) 得到恢复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合理调整了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6) 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953——1956年,国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利用“赎买”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中国近代前期社会经济特点是什么,并存的主要经济形
2楼:822q499342初
第一,它的历史变化非常迅速和剧烈.中国古代历史时间漫长,内容丰富,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就是生产方式,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看,应该说是处于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变化非常缓慢,外国一些学者对此大感惊异不解.例如:
大文豪雨果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而大名鼎鼎的黑格尔曾这么说:"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再与闻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面.
"当时德国还有学者说:"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它没有过去,而是一个我们古代就认识它,今天依然一模一样存在的国家."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朗克(1795-1886)的说法更典型:
"中国人民永远静止的人民"(见《中外文化交流史》页118-119)当然,这种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偏见,但确也反映出,与外国古代历史相比,中国古代历史变化较小.中国近代历史就不一样了.算到新中国成立也不过110来年的时间,而历经新旧民主革命两个历史阶段,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变化.
除了社会性质,革命阶段的变化之外,在其他多方面也表现出来,譬如,单说我们要讲的近代80年中,就发生了不下十余起**全国甚至有国际影响的战争,事变以及人民反抗的重大斗争.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变化之剧烈,我们学习当中应注意体察.
第二,它的社会变化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源于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单一的社会形态.它的表现可以分这么几点来大致看一下:
(1)表现在生方式上.中国近代始终处于旧的生产方式衰败而末死亡,新的生产方式产生而末壮大的状态.封建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呈衰败趋势,但封建经济的基石,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自然经济,始终没有完全瓦解,相当一部分穷乡僻壤,甚至直到解放初,这种痕迹仍比较明显,而应该作为社会上新的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生产,却主要又不是**于明末清初以来曾经孕育于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这种萌芽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几乎都被摧残殆尽),而是由依附于洋务派所办的民用企业的商股和较小规模的商办企业,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的,很有限,在社会生产中始终未能占主导地位.
而外国资本则比民族资本要强得多.这样,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就有地方经济,小农经济,不同成份的资本主义等经济多种形态.总之在近代中国始终是多种经济并存,并不是一种生产方式出现就代替了旧的生产方式那么单纯.
(2)表现在阶级结构上.正是基于上述一点,各种经济成份交错并存,相应,也就造成多种阶级力量并存,阶级关系错综复杂的状况.我们知道.
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最基本的阶级.而中国近代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存,所以主要就存在有四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另外,还有个别少数民族地区有奴隶主和奴隶,农奴主和农奴的存在,不占主要地位).
而这四个阶级各自内部情况又比较复杂且处于剧烈的分化变动之中.例如官僚,买办,商人等形成的资产阶级,许多人前身就是地主,甚至一身兼地主,资本家二任.农民和工人阶级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是破产农民中的一部分**入城市,充当了无产阶级的后备军,成为工业无产者.
就单说资产阶级吧,阶层十分复杂,可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大部分,而民族资产阶级之中,又明显地表现出上层和中下层的阶层的分野.总之,中国近代的阶级状况是很复杂的.
(3)表现在阶级矛盾和****错综交织.中国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比较单纯,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到了中国近代,不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存在,而且又加上了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这对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了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而中国封建统治者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微妙的,即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勾结联合的一面,具体情况又因时因事而异,所以,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格局就十分复杂.
(4)还表现在中国是列强共同控制,侵略的半殖民地这样一种特别状况.近代中国既不象独立的国家那样,也不象被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完全殖民地那样,它是被列国诸国共同宰割的半殖民地.列强各国的社会特点,地理环境,国力强弱.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等条件不同,因而侵略中国的手法,特点也不完全一样,但它们又都力图控制和影响中国的**和地方**,各自挟持一派或几派政治势力.在侵略当中既相勾结又相争夺,都想尽多地攫取侵略权益,但又不能独吞中国这块肥肉,不能不保持一定均势将中国置于半殖民地状态.这也增加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复杂性.
概述中国近代以前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特征
3楼:冷侃娱文
中国古代的政治:君主**进一步强化;明代的废丞相,标志着君主**达到新的高度;清代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制度高度发展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农业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引进国外高产作物,加上广泛植棉,人们的衣食结构发生变化。
文化上:程朱理学占据官方统治地位,束缚人们的思想。在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顽固不化”的习气。
4楼: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时代的转折,也是高考历史考点重中之重。新东方网之前汇总了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年表,分类解析重大历史事件考点,本系列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规律总结,帮助大家树立中国近代史考点。
晚晴时期
1、 政治上
(1) 追求民族独立的斗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沦丧。
(2) 反对封建**、追求民主政治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发展现代化的阻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2、 经济上
(1) 列强通过武力获得特权,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冲击着中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甲午战争后,更是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这些促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以及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 中国产生新的经济成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3、 思想文化上
(1) 从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的传播,从学“器物”发展到学“制度变革”,这是晚清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2) 先进中国人将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结合,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现代化的进程。
4、 社会生活:西方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影响中国,在衣食住行、交通运输、社会观念、大众传媒等领域出现了中西并存、中西融合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