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先学后教?怎样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020-12-04 08:08:18 字数 5523 阅读 4211

1楼:韩

“先学后教”的“学”是

自学的意思,“先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先自学。“后教”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以学定教和以案定教、以教定教的本质区别在于目中有人,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真正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而以案定教,教师心中只有教案,教学是为教案服务,而不顾及学生的基础、情感和生命发展。以教定教呢?

那教师心中只有自己,忙着灌输知识,忙着传授方法,全然不考虑学生喜欢不喜欢,接受不解释。

先学后教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在教学中,为什么要先学后教?怎样做到先学后教和以学定教?

2楼:赵宇宝

先学后教

是教育上正流行的一种做法,主要是让学生先自己自学教材,最好的自学是老师提供一些自学要求,比如思考题、或导学案、或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实践题,帮助学生自己学习,同时将困惑注明,

以学定教

教师在课前将学生的自学单收起来,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制定教学方案,做到学生会的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互助讲,重要内容老师作强调,难点知识老师讲。从而使教学有效和高效。

当然这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课前认真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课堂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在学生知识不新鲜的时候,插入一些相关故事、或一些提炼的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一点就是对难点知识的突破,需要教师认真做准备,思考突破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要看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注重课堂的生成,发挥学生的潜能。

什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3楼:百度文库精选

内容来自用户:仙人指路

什么是“先学后

教,以学定教”?

洋思怎样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

一、什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洋思人认为,只有真正做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洋思人认为,答案应该是:

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在理化课上,先让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再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规律,最后利用得出的结论解决问题。2

4楼:yzwb我爱我家

“先学后教”:

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先学后教”,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

5楼:渊源

什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洋思人认为,只有真正做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洋思人认为,答案应该是:

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

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非常重要。人们习惯上认为,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学得越快、越好;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更快一些。

事实上,这样做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教师成了“讲师”、“话筒”,学生却成了“听众”、“哑巴”。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解决,教师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大都能学会了。

其实,“教”也是有讲究的。教什么?怎样教?

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

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

在“做”中学。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学。但自学并不只是单纯地看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流。

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自学的过程,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在没有自学之前,知识一般都是陌生的,而通过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这些知识的感悟,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也往往有所不同,学生在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各自的亲历体验,对问题的解决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效果,这更是一种创新。

在教学中,为什么要先学后教怎样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6楼:赵宇宝

先学后教

是教育上正流行的一种做法,主要是让学生先自己自学教材,最好的自学是老师提供一些自学要求,比如思考题、或导学案、或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实践题,帮助学生自己学习,同时将困惑注明,

以学定教

教师在课前将学生的自学单收起来,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制定教学方案,做到学生会的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互助讲,重要内容老师作强调,难点知识老师讲。从而使教学有效和高效。

当然这也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课前认真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课堂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在学生知识不新鲜的时候,插入一些相关故事、或一些提炼的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一点就是对难点知识的突破,需要教师认真做准备,思考突破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要看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注重课堂的生成,发挥学生的潜能。

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7楼:匿名用户

一、 什么是“先学后教”?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自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在生生、师生、文本与教师、文本与学生的多向互动中,学习新知,巩固知识增长点。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畅所欲言,不必顾忌说对说错,在一种民主、平等、创新的氛围中,学生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进步。

二、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一)规范预习要求,为课堂自学奠定基础。

(二)转变角色,为课堂自学创设平等、民主、轻松、研讨的氛围。

1.让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的自主权。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少讲精讲。

(三)精心设计练习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保证。

(四)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设定学习任务的能力。

1.结合教学环节进行学法指导。

2.阶段性总结或期末知识汇总的学法指导。

3.质疑的方法、记忆的方法、背诵课文的方法、好词好句的积累方法、遣词造句的方法等等。

8楼:啥名字好呢呢呢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备课时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步地进行,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如何按照自己既定的设计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地在老师预定的范围内活动。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有时学生会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或者学生某些问题还没有透彻的理解,教师也会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教案,而匆匆的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

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违背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的教育理念。新课程的实施,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从过去注重“研教”转向重视“研学”,“以学定教”也就自然成为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它要求我们教师能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施教,使我们的教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教师做好学情调查,合理确定教学起点是落实以学定教的前提条件,这是最关键的问题。然而这恰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数学课标中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这里所说的“基础”不仅是指学生已经学过了哪些,更重要的是指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同时也包含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所形成的数学思维方法。只有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学情分析,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加速实现从旧知向新知的自然迁移。

在课堂教学中,

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兴趣,灵活调整教学流程和顺序。

克莱恩认为,一般人努力完成工作却很少成功,成功的人则喜欢所做的事并视它为一种游戏,实际上是强调了保持儿童学习兴趣的决定性意义。在教学中,应视这一因素为生命,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那个点为线索,从而调整教学顺序,使学生在最惬意的活动中,投入最主动的学习,此时才赋予教学以真正的意义。

三年级语文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1楼 殷大少爷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也说过 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当压缩到最低限度。这些话告诉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