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举例说明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征

2020-12-03 21:10:24 字数 4734 阅读 7322

1楼:匿名用户

夏商周都是隶为主的经济体制,周朝的经济是以分封为基础的家天下,将土地分封给各个诸侯国,有诸侯管理,诸侯必须对**有绝对的忠诚

三代时期,从艺术产生看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对艺术的发生发育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宗教仪式中更到处离不开艺术品和艺术活动,如三代最重要的艺术品青铜器和玉器开始时都是作为礼器生产的,另一方面,一些纯艺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直接服务于祭祀活动的,如诗歌、**、舞蹈、绘画、雕塑等等。自从国家建立以后,祭祀之事由氏族、部落的大是发展成国家大事,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三代时期中,青铜时代是这一期时期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一个基本文化特征是神权和王权的统一,而王权又自然地嵌入神权系统之中。这个神权——王权系统经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西周繁冗而又谨严德蔚为大观的礼制。

在一个十分单薄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发展处的这个庞大的上层建筑,几乎囊括了全社会除农业生产以外的全部领域。无论是商代的周祭制度还是西周的封侯礼制都无非是对神权(包括王权)的顶礼膜拜。社会生活笼罩着一层厚厚的精神色彩。

手工业、商业、艺术、战争、祭祀等各方面活动都成了神权崇拜的组成部分。

青铜时代是人类的艺术时代。艺术再此之前和之后都没有获得如此的重要性。也许是因为艺术是通神、娱神的最直接的手段,是人身对话的基本语言。

当时的手工制作除纺织、车驾、兵器外都直接和通神有关,因而也大多具有极强的艺术异味。这一点在青铜器制作和玉器制作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青铜器特别是忠鼎礼器由于并不直接服务于物业生产生活,其动机、造型和使用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因而实际上也是三代社会精神生产的基本部分。同事,青铜器虽然弥漫着原始宗教礼制的气息,但其造型却完全是艺术的。进一步说,当时人们的艺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青铜礼器和使用来进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青铜礼器便成了三代时期艺术经济活动的中心。青铜器并不是纯粹为艺术而艺术的产物,作为国家重器,却是当时艺匠用心所在,未商周艺术的主流。

举例说明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征

2楼:永の嗳伱

商周青铜器作为“礼器”的艺术精神特点

中国青铜器的大宗是青铜礼器。这是中国青铜器的重要特征,在世界青铜器家族中担任绝无仅有的角色。是强调青铜器在社会物质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司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晚期最重的青铜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通高133厘米,长166厘米,重875千克。为商王文丁祭祀其母“戊“制作的大型礼器,是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气魄沉雄,器形凝重,纹饰华美,是商代青铜器风格的典范。鼎腹内壁有3个字铭文“司母戊”,鼎也因此得名。青铜礼器被统治阶级用来祭天祀祖,宴飨宾客,****,死后埋葬于地下。

显然它是为奴隶制统治服务的。对于一个奴隶制国家来说,青铜礼器尤其像鼎之类的重器是社稷的象征,它的存亡就是国家的存亡,所以古书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的说法。

2、《大盂鼎》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表示康王(武王的孙子)自己要以文王为典范,告诫盂也要以祖父南公作榜样。对于一个奴隶主贵族及其家族来说,青铜礼器又是他们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据文献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必须恪守法度,而不能逾越。

生前如此,死后埋葬也是如此。所以说青铜礼器被制度化、神秘化、权力化,它就不是一般的实用器了。在形制、纹饰的铸造方面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用对待实用器的眼光去看待,这是我们在鉴定时必须注意的。

很多器物的形制纹饰都表明它不适于生活中使用,原因就在这里。在青铜礼器上,各级奴隶主贵族寄托着他们的信条与期望,反映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当这种要求用形制与纹饰表达仍嫌不足时,便诉之于文字。

这就是中国青铜器铭文很多的原因之一。青铜器是物质的,但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产品。

二、商周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特点

从造型艺术的观点看,许多青铜器又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与造型及装饰方法的密切联系,说明中国工艺美术中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传统。形成独特的体系。

从青铜器的纹饰上看,有饕餮纹、雷纹、弦纹、鱼纹、鸟纹、龟纹等。

1、青铜器造型与装饰上在口端、顶盖、边沿也多铸造有神态生动的造型,动物凌厉的角和爪、卷曲的翅和尾、圆瞪的目、尖锐的牙等又常常被有意地加以突出表现。更多的则是以棱鼻为中心,两个侧身的夔形对接,正好拼成一个正面饕餮,同样形成尖角翻卷、双目圆瞪、龇牙咧嘴、利瓜大张的状态。在众多造型中,饕餮的形象是最为恐怖的,这种造型多见,而且都刻在尊贵庄重的礼器上。

久而久之,饕餮便被提炼成一个综合的奇形怪状的兽面。可见兽面纹的确是一种神圣王权的象征。君主掌握了兽面神器,就意味着人神合一,至尊高贵,即拥有神的权力,也成了神之子及其化身。

2、商周的青铜礼器中兽面纹是最主要的器饰

主题和纹样同时也与人面纹、鸟纹、夔纹、龙纹等交替互渗,似是而非,具有演化变体的多样造型,始终占领着象征神灵的主导地位。多数器饰的造型均为兽面纹居中,鼻、口垂直的扉棱两边对称,陪衬的副题花纹则点缀在次要位置。这些冷峻的神态造型,都更多给人以威严神秘的诡异色彩。

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商周时代生产科技和艺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造就了以狰狞为美的审美文化时尚也呈现了我国奴隶制残酷本性。综上所述商周的青铜艺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它以品类丰富、造型优美、纹饰华丽、制作精巧、风格独特而著称,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商、周青铜器艺术特点以及发展演变

3楼:矢口_道

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

鼎、斝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律为扁体平底。

流甚狭而长。青铜斝除平底型的以外,还出现了袋足斝。觚、尊、瓿、罍等圈足器皆有+形大孔,相当二里冈上层的器,+字形有成为大方孔的。

有的更在圈足的边沿,留有数道缺口,郑州和黄陂盘龙城都出土过这种实例。管流斜置于顶上的半封顶袋足盉,后侧有一大鋬可执,在本期内颇具特色。罍皆狭唇高颈有肩,形体亦偏高。

商代早期壶有提梁的有长颈小口鼓腹形和小口体呈悬瓠形的两种,也有小口器颈不高不设提梁的。

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全是变形纹样,除兽目圆大,以为象征外,其余条纹并不具体表现物象的各个部位,纹饰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二里冈上层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极少有铭文,以前认为个别上的龟形是文字,实际上仍是纹饰而不是文字

周以后的

西周初(武王、成王、康王、召王时期)的**十年间的青铜器,在造型和装饰上与殷代青铜器大同小异。造型的风格特点明显类似。但铭文内容较详,记述了当时的政治活动,不仅便于确定其时代,而且提供了历史研究的资料。

武王时期的“大丰”(或名“天亡”),成王时的“献侯鼎”,康王时的“盂鼎”,都是有名的代表性作品。

河南洛阳及溶县等地出土成组的(铭文中有相同的族名和人名的)铜器群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如:“康侯、沐伯”组二十一器,“矢令”组四器(其一出土于江苏丹徒),“作册大”方鼎等四器,“卿”组六器,“”组六器,“臣辰”组四十余器,都是成王及康王时为贵族们作的铜器。

西周初年的铜器中,特别以大盂鼎(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作)重一五三·五公斤,高约一米,是古代铜器中有名的重器。上有铭文二九一字。内容是叙述康王如何赏赐他的大臣“盂”的经过。

赏赐品中有“人鬲”,被历史学者认为是古代奴隶制的证据。盂鼎的造型(鼎腹的轮廓和鼎足的样式)都已呈现西周铜鼎的流行形式。器口花纹,是殷代的题材,但处理上已是西周的方式。

从大盂鼎上明显地看出青铜器艺术由殷代向西周、春秋时代的演变。

二、西周及春秋时代的青铜工艺

西周及春秋时代(约公元前一二○○四七六年)的青铜器中,具有成熟的西周风格的作品最有代表性,这些铜器大半制作于西周晚期(约公元前九○○;八○○年),即共王至宣王时期。

东周春秋时代,地方性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不断发展。战国艺术的新风格已在逐渐酝酿中。代表着周朝文化的青铜器,西周多是王室及王臣之器,到了东周则王室王臣之器罕见,而诸侯列国之器极其盛行,反映列国在政治上走上独立发展的趋势。

西周及春秋时代青铜器的新变化,首先是器形类别减少,爵、觚、斝、卣、盉等酒器,鬲、方鼎等烹煮器,都已消失不见,这一时代最常见的鼎和壶都出现了新的样式。

鼎之形制较大者(如厉王时的大克鼎),敛口,侈腹,鼎腹的侧影扁而方,鼎足上半作兽面装饰。鼎之形制较小者(如共王时的颂鼎),鼎腹侧影轮廓接近半圆形,鼎足上下粗,中间稍细,似动物之足。整个器形轮廓呈连续的柔和曲线。

有耳的壶发展的结果,代替了卣和觯,成为此后一种主要的铜器(如共王时期的颂壶)。食器中西周时代新出现了盨(如厉王时期的克盨),和东周以后新出现的簠,都逐渐代替了。

此时代青铜器的另一特点是产生了很多大型的铜器,如大克鼎高九三厘米,重二○一·五公斤;虢季子白盘长一三七·二厘米,宽八六·五厘米,高三九·五厘米,重二一五·五公斤。往往有丰富的长篇铭文,如散氏盘(厉王时器,三五七字,)、毛公鼎(宣王时器,四九七字,最长的铜器铭文,大克鼎、颂鼎、虢季子白盘的铭文都具有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大型铜器的铸造,长篇的铭文,以及铜器器身的变薄,这都显示了冶铸技术的进步。

一九二三年出土于河南新郑的立鹤方壶,壶身遍布蟠曲龙纹,两旁有镂空的龙形双耳,壶下伏有双兽,壶口有双层莲瓣**立一鹤,展翅欲飞,工艺非常精湛,反映了春秋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

此时期的青铜器在艺术上的特点,其造型,如前所述,轮廓线多是柔和优美的曲线,并有适当的比例关系,表现了新的创造。铜器上的装饰花纹简易,纹样多窃曲纹、环带纹和双头兽纹。其他尚有重环纹、垂鳞纹等。

又有写实意味的蛟龙纹。可以看出窃曲纹和双头兽纹都是殷及周初流行的饕餮纹和夔龙纹的变化,按图案规律重新组织而成。此时期的花纹组织,更多利用简单的重复所构成的二方连续。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的装饰有哪些特点

1楼 漫阅科技 商周青铜器的装饰以动物纹常见,有兽面 龙 凤鸟 兔 蛇 龟 蟾蜍 鱼 蝉等,在主体动物纹样中,常衬以云雷纹 火纹 几何纹等。商周青铜器还雕塑成象 虎 犀牛 羊 鸟 鹿等动物形状,集浮雕 圆雕 线刻工艺于一体,将优美的造型与绮丽的装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显示了手工业匠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

商周青铜器典型代表及作用,夏商周的青铜器的主要种内,代表作品和用途

1楼 mm白素贞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是 四羊尊 和 司母戊鼎 等。 尊 是一种古代酒器,鼓腹侈口,高圈足,呈圆形或方形,形制比较多,用以盛酒。 四羊尊 四角各浮雕一大卷角羊,羊头突出器外,羊身及羊脚分布在尊的腹部及圈足上,威严挺立,栩栩如生,因此得名。 鼎 是一种古代炊器,用以烹煮和盛放肉食等。商周时...

简述商周青铜器造型和演变的规律

1楼 匿名用户 夏商周时期雕塑与青铜铸造艺术达到了高峰,商朝青铜器出现了平雕与浮雕两种技术,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商朝的玉雕水平也相当高。商朝的青铜铸造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了大型青铜铸像是其杰作。 西周青铜器是最大特色是大量青铜铭文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出土的嵌错...